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邓中夏

增加 10,45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片 =
[[File:邓中夏.jpg|缩略图|[https://p3.ssl.qhimgs1.com/bdr/_240_/t01a637f04955946ea3.jpg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1894年10月5日| 出生地點 = 湖南宜章| 逝世日期 = 1933年9月21日| 民族 = 汉| 職業 = 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育程度 = [[ 湖南高等师范学校]]<br> [[ 北京大学]]| 信仰 = 共产主义| 主要成绩 = 五四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 | 知名作品 = [[]] <br>[[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br>[[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师长]] <br>[[北伐东征 ]]<br>[[南昌起义]]<br>[[ 鄂西 《少年同学 战]]<br>[[ 湘北 改组委员 战]]<br> [[常德会战 ]]。调查表》等
}}
'''[[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字仲澥,又名邓康,湖南省宜章县人。
==人物生平== *1901年,邓中夏发蒙于族办私塾增经门学。 *1911年,入宜章县高等小学堂,后考入郴郡第七联合中学(今郴州一中)。 *1915年就学于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 。1917  ===北大学生=== *1917 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 。1920  ===工运领袖=== *1920 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3  *1923 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 。1925  *1925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  *1928 年赴莫斯科,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0  ===党务活动=== *1930 年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2军团(后改为红3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2  *1932 年到上海任全国赤色互济会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 。1933  ===被捕就义=== *1933 年5月被捕 。1933  *1933 年9月21日,他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邓中夏是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 邓中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著名著作==
[[File:邓中夏31.jpg|右|[https://p3.ssl.qhimgs1.com/bdr/_240_/t01e306ed41d7504873.jpg 邓中夏传]]]
[[File:邓中夏41.jpg|缩略图|居右|[https://p5.ssl.qhimgs1.com/bdr/_240_/t011f07ba0c8609101b.jpg 邓中夏遗作]]]
*《少年同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
 
*《省港罢工概观》
 
*《罢工与东征》
 
*《一九二六年之广州工潮》
 
*《廖仲恺先生哀思录》
 
*《邓中夏文集》
 
*《孤鸾曲》
 
*《京华英烈》
 
*《红色诗歌集》
 
*《邓中夏诗选摘》
*《工会论(上编)》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
 
==主要贡献==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为数不多的理论家之一,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邓中夏较早地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1923年到1924年间,邓中夏先后在《[[中国青年]]》、《[[平民]]》周刊、《[[中国工人]]》发表了《[[革命主力的三个群众]]》、《[[工人运动]]》、《[[中国工人状况及我们运动之方针]]》、《[[论劳动运动]]》、《[[我们的力量]]》等文章,比较集中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他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特点之后,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有伟大集中的群众,有革命到底的精神,只有它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
 
邓中夏在1927年春出版的《[[一九二六年之广州工潮]]》小册子中说:"我们可以明白指出,中国革命的政权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的民主主义的专政。这个专政是将一切被压迫阶级--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在一块,一方面要消灭一切封建残余,另一方面继续反帝国主义的奋斗,成立一个革命的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政权。这个联合政权的建立,使革命不落在资产阶级领导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在无产阶级领导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以达到中国革命之完全胜利。"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他在大革命初期就已经对中国的革命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指出了正确的未来发展道路,难能可贵。他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成立具有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的罢工委员会,团结各阶级力量,主张工农商学联合起来,发动工人下乡参与农民运动等等,都一定程度上地践行了这些理论。<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4964/145595/8967448.html 邓中夏同志生平]人民网</ref>
 
==人物评价==
 
邓中夏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注重在革命实践中学习马列理论,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邓中夏对理论学以致用,他明白要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就要用先进的理论唤起民众。
 
邓中夏对于指导和总结中国工人运动的学术研究贡献较大。其《[[工会论(上编)]]》和《[[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是最早从宏观上对中国工人运动进行系统研究的两部专著,尤其是后者,直至今日仍是该领域有价值、权威的著作。
 
同学[[许宝驹]]在发表于1957年2月17日《人民日报》的《[[南京雨花台人民革命烈士墓,追怀邓中夏烈士]]》一诗中,说他"君治朴学实谨严,朱墨灿烂蝇头字"。(前者夸他传统学问扎实,后者则夸他写得一手好字。)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赞邓中夏兼具<ref>"秀才"与"牧师"两种风格。</ref>
 
==轶事典故==
 
===工运实践===
 
在北京大学学到马克思主义后,邓中夏就决定从事工人解放运动的实践。他到街上动员洋车夫集合拦路以要求增加待遇,但仅有少数人响应,警察来后砸了车,洋车夫们就扯住他索赔。邓中夏拿出所有的钱还抵不上损失费。校内有人见面就讽刺:"工运搞得怎么样了?"父亲也因他参加"过激"活动中断了接济。邓中夏并不气馁,他总结教训后感到:拉洋车的属于比较散漫的个体劳动者,且受帮会影响,真正搞工人运动还应到有组织的产业工人中去。于是,他于1920年未到北京长辛店铁路工厂办劳动补习学校,<ref>中共开展的现代职工运动就从这里开始。</ref>
 
===教书育人===
 
1921年3月,由于在青年中的知名度和威望,邓中夏被河北保定"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聘为新文学教授,讲授了3个月的新文学课程;同年暑假,他应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的邀请,去重庆夏令营讲学会讲学,并指导重庆女子第二师范学校的"择师"运动取得成功;在此期间,他还一度成为长沙、宜章、广州等地学生运动的精神指导。
 
虽然邓中夏在保定开课第一天就声明"我没有教过课,更没有经验",但其讲课的情形,据他当时的学生[[王森然]]在《[[回忆保定"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一文中所写到的:
 
他的面貌白皙红润,眼睛光亮有神,在讲堂上讲课时声音洪亮,谈笑风生,旁征博引。讲到使人气愤的时候,他洁白的牙齿便咬住下唇,握拳怒视。他右手持粉笔,挽着袖口,左手拿板擦,边讲边写,边写边擦,一写就是一大黑板。头发、衣襟、袖筒上落满粉笔面,也不在意,时间久了,嗓音嘶哑,嘴角除了白沫,才喝一口白水,其实水里早已落下一层粉笔面,他看都不看,便咽下去了。他的这种忘我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ref>(《[[王森然研究资料]]》第1辑,34页)</ref>
 
===平民教育===
 
在开展"平民教育"的旗号下,邓中夏首先建立工人识字班。开始,有人认为干苦活学文化没用,"要是发窝头我们才来上课"。邓中夏耐心去讲解――认字才能不受愚弄欺压,终于使大批工人下班后自动来学。他在教文化的同时,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使大家团结起来成立了工人俱乐部。邓中夏作为这个俱乐部的代表,为工人们操办各种福利,同时也赢得了工人的信赖。1925年,他到广东领导管港罢工,为了让工人安心斗争,组织动员各界把多少万人的吃住都安排妥当,<ref>被人称为"工人政府的总理"。</ref>
 
由于他一口湘音,别人难懂,于是,他在北京就学北方话,在上海学上海话,到广州学粤语。那些揪人心扉的演讲,给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33年初,邓中夏在上海担负救援受难同志的工作,仍不顾过去长年曾公开活动容易暴露的危险,以化名到处奔走,甚至召集会议演讲。上海的一些老工人听后说:"您讲得真好,我们听后就想起了好多年前的邓中夏。他就是长相比您年轻一点,口音也不大一样。"
 
===接受处分===
 
1930年,邓中夏从苏联回国,马上被派到洪湖同贺龙一起工作。因他没有搞过农民运动和军事斗争,加上盲动路线指导,在指挥上犯过一些错误。翌年末,他被撤职调回上海。有"过左"思想的中央领导人竟然几个月不安排他工作,也不发生活费。邓中夏全靠妻子李夏明在纱厂当学徒一个月挣7块钱艰难生活。其间,妻子因劳累过度导致小产。曾任全国工运最高领导人的邓中夏仍对党毫无怨言,<ref>对革命矢志不移。</ref>
 
===视死如归===
[[File:邓中夏21.jpg|有框|左|[https://p5.ssl.qhimgs1.com/bdr/_240_/t016b7ac54663bed6fb.jpg 视死如归邓中夏]]]
1933年夏,邓中夏不幸被捕,后来被押往南京。国民党想挑拨他对共产党不满:"你是共产党的老前辈,现在却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欺压,连我们都为你感到不平!"邓中夏轻蔑地回答:"这是我们党内的事,你有什么权利过问?一个患深度杨梅大疮的人,有资格嘲笑偶尔伤风感冒的人吗?"狱中秘密党支部派人在放风时间:"大家想知道你的政治态度怎样?"邓中夏一听连说:"问得好!请告诉同志们,我邓中夏就是烧成灰,<ref>也是共产党人!"</ref>
 
支部领导得知这话深为感动,马上动员大家掏钱为邓中夏买饭,并说:"他是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不能让他最后的日子那么苦。"难友们一听邓中夏的大名,纷纷捐钱,有的把衣物都卖掉,托看守到狱外餐馆订饭。邓中夏每次端过碗来,都激动不已,因为这一盘炒菜凝聚着的是同志们<ref>对革命正气的崇敬。</ref>
 
==后世纪念==
 
===人物故居===
[[File:邓中夏故居1.jpg|缩略图|[https://p0.ssl.qhimgs1.com/bdr/_240_/t01ca4e954e053f00ea.jpg 图片来源360图片]]]
邓中夏故居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太平里乡邓家湾村。
 
屋前是卵石铺成的小坪,坪前有一条小溪。青石条筑成的故居大门坎,左右由两方石墩,高50cm,门额上尚有一弧形青石过梁,石上有浮雕,为"龙凤呈祥"图案。故居始建于晚清,砖木结构,青砖青瓦,为一进三间,硬门顶,中间为厅,后面是鼓壁,两边为厢房,正房的右侧有一三角形的小房,以作杂房,现有建筑为典型的湘南农居格调清砖白线的五垛二层瓦房,建筑面积121坪。前厅右厢房为中夏父母卧房,左厢房为中夏叔、婶的卧房,厅后右厢房是中夏哥、嫂的卧房,厅后左厢房便是邓中夏的卧房。房间有他睡过的雕花大床、用过的桌、凳和笼。
 
===中夏公园===
 
中夏公园是为纪念邓中夏同志诞辰100周年修建的。公园占地面积50亩,建成了公园广场,公园牌楼、陵园配房、陵园台阶、纪念广场等主要项目,公园牌楼古香古色;陵园台阶共139级,底部39级,寓意邓中夏同志享年39岁,10层100级台阶象征邓中夏诞辰100周年,邓中夏铜像屹立在纪念广场中央,底座至铜像高9.4米,铜像身高3.9米,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邓中夏同志"铜像题名,欧阳毅将军和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分别为"宜章烈士陵园"、"中夏公园"题了字。1994年10月5日在邓中夏诞晨10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和省市党政主要领导以及中央的宜章藉老一辈革命家曾志、彭儒等参加了<ref>邓中夏铜像揭幕式。</ref>
 
==影视形象==
{{#ev:youku|XMzAwMjYzNTE2OA|alignment=left}}
 
==文献参考==
{{Reflist}}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