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参

移除 17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元参.jpg|缩略图|右|'''元参'''
</br>中文学名:玄参
</br>拉丁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br>界:植物界
</br>门:被子植物门
</br>纲:双子叶植物纲
</br>亚 纲:合瓣花亚纲
</br>目:管状花目
</br>科:玄参科
</br>属:玄参属
</br>种:玄参
</br>图片来源网址:[https://baike.sogou.com/historylemma?lId=22817&cId=158727217]]]
== '''简介''' ==
''' 元参 '''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 、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中文学名玄参 拉丁学名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玄参科 玄参属 玄参 == ''' 形态特征''' == 编辑 元参结构图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 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File: 元参(2张) 图片.jpg|缩略图|右|'''元参图片'''https://baike.sogou.com/historylemma?lId=22817&cId=158727217]]
== '''功效应用''' ==
。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 齿 (1)清热凉血:本品味咸性寒 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 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 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 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 果期8~9月 如营血汤 主要价值编辑
(2)养阴清热: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3)泻火解毒:本品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同用,如消瘰丸。
药材概述 【功效、应用】1.清热凉血: 此外, 本品 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 用于 温热病热入营 脱疽(如 栓闭塞性脉管炎) ,常配 生地 银花 丹皮 当归、甘草 等同用,如 营血 四妙勇安 2.养阴清热:本品质润多液 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3.泻火解毒: 亦取 本品 味兼苦而性寒,并 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 药同 ,如消瘰丸
'''通用'''
功效应用具有清热 凉血 滋阴 泻火 解毒, 散结利 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 喉炎 滋阴的功效 肺结核 。用于 :温热病热入营血, 热病伤阴 之证。有清热凉血,解 、舌绛烦渴、温 滋阴的功效。治温热病热入营血, 发斑、津 阴劫液所致的身热烦渴,夜寐不安,舌绛者,可与生地 便秘 犀角 骨蒸劳嗽 丹参等药合用,如清营汤;治温热病热陷心包之壮热,神昏谵语者,可与犀角 目赤 连翘心 咽痛 麦冬等药合用,如清宫汤;治温热病高热发斑者,可与石膏 瘰疬 犀角 白喉 知母等药合 痈肿疮毒, ,如化斑汤 量9~15克 。 '''主治'''
此外,本品有用于脱疽(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配银花、当归、甘草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亦取本品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
【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克。
主治
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使用注意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 ''' 参考资料1.''' ==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版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3. (3)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5月 == ''' 学术论文 ''' ==  内容来自 谢小艳,夏春森.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 《 亚太传统医药 》 ]] , 2010 谢丽华,刘洪宇,徐秉玖等. 中药玄参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中国药学(英文版) 》 , 2001 张雯洁,刘玉青,李兴从等.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 [[ 《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 , 1994 李静,赖道万,孙文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玄参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 [[ 《 药物分析杂志 》 ]] , 2005 马登峰,周浓,白志川等.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用于鉴别中药玄参产地的研究. [[ 《 时珍国医国药 》 ]] , 2009
1,6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