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布里顿

增加 2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战争安魂曲》</br>《布里奇主题变奏曲》</br><《威尼斯之死》/br>《春天交响曲》等</br>}}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enjamin Britten ''' ,1913.11.22年11月22日-1976.12.4年12月4日) [[英国]][[作曲家]]、[[指挥]]和[[钢琴家]],也唯一一位授勋(布里顿勋爵)的作曲家,20世纪英国[[古典音乐]]代表人物之一。1913年11月22日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罗斯托夫特]],1976年12月4日在萨福克郡的[[奥尔德堡]]去世。
自幼从母学习 [[ 钢琴 ]] ,十七岁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钢琴,四年后辍学,为剧院和制片厂创作戏剧和电影音乐。1939年旅居[[美国]],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他在创作中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现代派]]的风格、技巧。<ref>[https://baike.so.com/doc/6181296-6394542.html]</ref>
== 人物经历 ==
1918年:25岁的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一周之前的战事中被杀死。四十多年之后,布里顿用欧文的诗歌,谱写出《战争安魂曲》。
1922年:维廉·沃尔顿创作的《正面》在 [[ 伦敦 ]] 作非公开演出,在音乐演奏中,伊迪思·希特韦尔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诗歌。
1923年:布里顿创作出一些歌曲,还演奏中提琴。弗朗克·布里奇的《大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自1927年起,他成为布里奇的唯一学生,他永远都要感激布里奇的指教。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