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鄧傳楷

增加 543 位元組, 3 年前
生平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 === 早年時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鄧傳楷於1912年9月7日(農曆7月26日)子夜,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南門外高橋石子街(今88號)老宅,其家庭為江南望族。1926年,鄧傳楷就讀於祝丹卿發起創辦的江陰征存學院;1930年江陰南菁中學高中畢業;1933年於國立[[暨南大學]]獲法學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經校長[[鄭洪年]]推薦到南京進入外交部亞洲司第一科任科員。1934年7月,鄧傳楷外派至中華民國駐美國西雅圖總領事館;駐美期間,除進行外交工作外,還進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經濟系碩士、文學士學位。1936年12月畢業後,調任駐巴拿馬公使館隨員。</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37年8月,由於[[八年抗戰]]爆發,鄧傳楷攜家兼程返回中國大陸,任第九戰區挺進縱隊中校政治指導員,駐防廣東五華縣大布鄉水寨村。1938年部隊換防出任第九戰區政治部上校組長,駐地在廣東省興甯水口。1939年,遠戍[[潮安]]峙溪,後於役長沙衡山一帶,又轉進桂林陽朔七星岩。</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5年,鄧傳楷出任安徽[[屯溪]]私立上海法學院及遷返滬市[[上海法學院]]教授,並受委派出任上海臨時大學教授,組織日偽學校的學生復課;又任教育部青年失學就業輔導委員、中央訓練團教育人員訓練班上海分班副主任,10月10日獲頒[[抗戰勝利勳章]]。1946年3月任國民政府上海市參議員。5月就任國民黨上海第十八(提籃橋)區黨部第三屆常務委員,10月卸任。同年夏季,鄧傳楷任教育部上海師資訓練所主任;1948年12月轉任教育部總務司第二任司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9年1月政府遷入廣東省後,鄧傳楷於3月卸任總務司長,並由教育部長朱家驊任命為[[國立英士大學]]校長;時政治局勢動盪,鄧任校長期間變賣家產籌措資金,致力維持校務運作。1949年5月他帶領一批教授及學生撤離金華抵達上海;25日上午8時由上海來臺。校友在臺集會,鄧傳楷以當時諸同學生活艱困,聚餐費用均由其支付,當年校友仍傳為佳話。</p>
''' </div> === 來臺初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9年底,鄧傳楷出任[[臺灣省立師範學校]]1949年度大專畢業生就業訓練班第一分班主任,協助安頓全國各校流亡來臺應屆畢業生。</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0年11月17日,於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48次會議中,蔣中正派任鄧傳楷為改造委員會第一組副主任;11月20日15時,出席中央改造委員會第51次會議就任。後又任第二組副主任。1952年10月31日兼青年救國團首任副主任。</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3年4月15日,鄧傳楷就任[[臺灣省教育廳]]第三任廳長、省政府委員並兼任臺灣省黨部主任。任職期間積極整頓臺灣省之教育工作,包括成立[[桃園]]、[[新營]]、[[鳳山]]等省立中學。5月主持籌創[[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廣植航海管理專才。還相繼成立[[屏東農專]]、[[臺灣護專]]等職業學校。此時鄧傳楷還親自擔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中等學校教師暑期講習班班主任,加強教師培訓。任內又主持分區創辦臺灣省立社會教育館,計有臺東、新竹、彰化、臺南市等館,並親自擔任臺南館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時社教館對宣揚文化、提高民眾學識頗有裨益;同年6月3日卸任。</p>
''' </div> === 中央副秘長期間'''===<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4年8月18日,鄧傳楷出任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輔佐秘書長[[張厲生]]。1955年6月任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訪問土耳其與西班牙,分別會見[[土耳其總統]][[傑拉勒•拜亞爾]]及西班牙元首[[佛朗哥]]。歸國翌日蔣中正召集中央評議委員假臺北賓館座談,坐甫定,蔣中正即點名“請鄧副秘書長傳楷同志報告土西之行”,在毫無準備下作重點報告20多分鐘,蔣中正頗滿意。散會之後,[[葉公超]]、[[鄭彥棻]]兩委員先後拍肩獎稱“要得”、“精彩”。</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6年2月20日,總統府秘書長[[張群]]爲《修訂政務軍事機關年終考績呈閱及特保最優人員晉見辦法》請總統核示,3月5日蔣中正親批“照准”、並加書一段“此可問中央鄧副秘書長”,由此可見蔣中正對鄧傳楷的信任。1957年5月,鄧傳楷當選為聯合國中國同志會1957至1958年的理事,並於1960年續任。1957年10月26日,於國民黨八屆一中全會連任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p>
''' </div> === 奧委會時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6年9月14日,鄧傳楷擔任[[墨爾本奧運]]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1957年12月接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8年3月6日,鄧傳楷擔任[[東京亞運會]]中華民國代表團籌備會主任,在5月24日至6月1日賽事期間,[[楊傳廣]]於5月29日打破亞運紀錄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0年7月21日,鄧傳楷擔任[[羅馬奧運]]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為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作賽前準備和安排在8月25日至9月11日賽事期間,楊傳廣獲十項全能銀牌,不僅是中華民國自1924年5月首次出現在法國巴黎第8屆奧運會賽場上以來獲得的第一枚奧運獎牌,也是本屆奧運會上亞洲運動員獲得的唯一一枚田徑獎牌。當奧運比賽結束,鄧傳楷率團回到臺北時,受到民眾夾道歡迎,熱情獻花,盛大的場面隆重而熱烈,媒體接連進行了報導,蔣中正夫婦特地在臺北陽明山總統官邸召見鄧傳楷、代表團高級人員與楊傳廣等選手。
在羅馬奧運後,鄧傳楷請辭體協會理事長及國家奧會主席。</p>
''' </div> === 國民教育時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6年7月為彰化縣精誠中學首屆董事長。1957年6月14日原上海私立正德技術職業學校在臺復校為私立南山工業職業學校,任復校董事會第一屆首席董事;是年在臺北縣蘆洲鄉建立道南中學(後稱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擔任校長。為了緬懷[[吳稚暉]],1958年擇定其最後養病之嘉義市彌陀寺北側為校址,和[[李石曾]]共同發起籌創私立稚暉初級中學;是年和[[革命實踐研究院]]中興山莊分院主任任覺籌辦“木柵鄉基層民生建設中心輔導委員會”,並籌辦“木柵中山小學附設托兒所”。1961年3月3日,鄧傳楷出任[[教育部]]政務次長,期間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設立五年制專科,興辦[[夜間部]],增列體育預算並從速擬出全民體育政策。因表現傑出,獲蔣中正總統親授一等(特種大綬)[[景星勳章]]。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2年4月任中華民國首席代表出席日本東京第1屆亞洲區域教育部長會議,[[昭和天皇]]及皇后特別召見,[[中華民國駐日大使]][[張厲生]]亦前往。8月行經美國[[西雅圖]],適逢舉辦以未來歲月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美國國務院]]指派司員陪同參觀,入門處萬千觀眾摩肩接踵,有鵠候已達兩小時者;鄧次長等由貴賓室進入,處處優先,禮遇甚隆。中華民國館展品以手工藝及絲茶名產為主。應美國國務院邀請,9月10日下午偕臺灣省教育廳副廳長[[賴順生]]參加中美文化基金年會、參觀[[美國教育]]設施、考察美國中等[[職業教育]],[[之鑂]]來迎。在[[紐約]]參觀[[海德公園]]美國故總統[[羅斯福]]之舊居。參觀美國[[田納西復興委員會]]。參觀[[白宮]],訪問[[國會]],拜會[[密蘇裡州]]教育廳長。在[[威斯康辛州]][[十字城]]考察教育,與中華民國留學生聚談。經[[芝加哥]]時,曾下榻於[[希爾頓酒店]]投資之[[棕樹屋旅館]]。11月11日返臺北。後大力催生[[專科]][[技職體系]]的誕生,成就了後來的“[[復興工專]]”、“[[中國海專]]”、“[[世界工商]]”以及“[[大同商專]]”四所專校。12月31日被行政院長[[陳誠]]聘為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委員,以後又被[[吳大猷]]聘為該會常務委員、科學教育委員會召集人,1969年1月22日辭。</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6年9月9日獲頒一等[[實踐獎章]]。12月9日至20日[[第五屆亞洲運動會]]在泰國曼谷國家運動場舉行,時為亞洲運動協會委員。1967年7月28日聘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首任委員。7月任中華民國首席代表出席加拿大溫哥華世界教師組織聯合會16屆代表大會。11月26日又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蔣中正聘為該會教育改革促進暨國民生活輔導委員會研究委員,12月22日再聘為該會基金委員會研究委員。1968年2月26日再聘為文化復興會學術研究出版促進委員會研究委員。6月22日下午國際大學校長協會主席薩瑪丁諾博士拜訪鄧次長。9月1日主持教育部正式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蔣中正親自提出,再次頒[[景星勳章]]。12月4日被教育部長[[閻振興]]聘為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12月5日卸([[鍾皎光]]繼)任教育部次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9年4月25日被教育部長閻振興聘為當年度公自費留學考試委員會委員。9月9日續聘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1970年1月當選為中華民國國際教育研究會第10屆理事。10月3日受聘當年度中山獎學金考試委員會委員。12月被體協會理事長楊森聘為第六屆亞洲運動會中華民國代表團籌備委員。1971年4月11日上午中華民國孔孟學會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11次會員大會並改選12屆理監事當選為常務理事。4月14日當選為中華民國國際教育研究會第11屆常務理事。4月28日受聘為中印緬文化經濟協會名譽副理事長。1972年2月當選為國際教研會12屆理事。是年兩次見[[泰國國王]],11月29日赴泰國曼谷接受國王贈勳。1973年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是年成為華僑協會總會會員、並當選監事、常務監事。1975年12月12日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秘書長[[穀鳳翔]]繼續聘為該會學術研究出版促進委員。</p>
''' </div> === 中央設考紀會時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8年11月27日被蔣中正任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12月5日上午卸任教育部繼[[黃季陸]]就任設考會主任委員。事前承蔣經國相告,略謂“總裁對傳楷以往任職副秘書長期間,非常器重,現有意派長設考會”。中央設考會所奉延攬之委員,多屬九州之宿彥,當代名家。越年蔣中正在陽明山中央全會時,明言設考會為中央智囊團者三次之多。1971年間蔣經國邀鄧傳楷同乘四人座小飛機自嘉義北返。1972年長設考會爰曆五載,5月15日設計考核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合併組成中央委員會考核紀律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敷陳讜論,嚴肅紀律,獻替群倫,謀過諸卿。1973年4月因督導增額中央公職人員及臺灣省議員縣市長輔選工作,圓滿達成任務,卓著功績,獲頒三等實踐獎章。1976年11月16日被總統特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1977年4月15日卸考核紀律委員會任。鄧傳楷分別於1957年10月10日、1963年11月21日、1969年4月8日、1976年11月17日、1981年4月3日任國民黨第8至12屆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1988年7月12日、1993年8月18日、1997年8月任國民黨13至15屆全國代表大會中央評議委員。</p>
''' </div> === 考試院時期'''===<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7年4月15日總統令特任考紀會鄧主委繼任第五屆[[銓敘部]]部長,事前自己未有所聞,嗣承[[嚴家淦]]告知,係蔣經國推薦,並力言鄧傳楷有三大優點,足以勝任。而蔣經國始終未向鄧傳楷齒及。18日9時在銓敘部禮堂舉行交接典禮,由[[考試院]]副院長[[劉季洪]]監交,院長[[楊亮功]]、考試委員[[丁淑蓉]]在場觀禮,前任部長[[韓忠謨]]親自移交。29日上午在臺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上就職宣誓,總統嚴家淦監誓,行政院長蔣經國握手致賀。乃增加進修管道,修訂任職辦法,玉尺量才,拔擢多士,蔚為國用,改革銓政,研訂有關條例規章,嘉惠退休人員及其眷屬。對於公教人員的福利與權益極度重視,如起草“公務人員眷屬保險條例”,提案修改“公務人員退休法案”,以及私立學校教職員及其眷屬參加公保,退休後可兼領月退休金及一次退休金,以及退休後再任職不必繳回退休金等法案,均在他任內完成。保險施行後,曾陸續將保險對象擴大至父母及子女,德澤永留全民。為便利各類保險被保險人就醫,廣設醫療院所及開辦夜間門診,鄧部長還在晚上親自到門診中心巡視。鄧部長對於各項銓審業務之審查,曾有原則性指示:即有關公務人員權益者,如果在可否之間,則儘量從“可”的方面去研究,融其先世仁義之心於國家管理之中,留恩澤於億萬之家。惟鄧部長對銓衡原則,往往堅持不墮。某君為省府廳長,轉任部常務次長,因其無公務員任用資格,一未經考試,二未經銓敘,一直均為聘任職務,雖位高薪優,但與事務官之要件不合,兩人均系熟友,磋商至再,由於法令明文規定,礙難破例,鄧部長堅持原則。</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8年1月20日在全國人事會報閉幕典禮演講。2月15日下午國民黨11屆2中全會任提案審查委員會第三審查(黨的建設)組第一會場召集人。9月1日連任第六屆銓敘部部長。1979年12月14日下午國民黨11屆4中全會舉行中常委選舉獲得提名。1980年2月攜眷薄雲前往美國探親,會晤胞妹鄧慧文及幼女鄧之玉,並爲內眷七秩稱觴祝壽。在國民黨11屆5中全會任決議案整理委員會委員、召集人。1981年x月1日當選為中華倫理教育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1982年7月7日被教育部長[[朱滙森]]聘為1982年7月1日至1984年6月30日年度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第15屆名譽委員。政務官原無年齡之限制,但鄧部長為提攜後進,使人事局長[[陳桂華]]有升遷機會,乃自向當局引退,並言不必為其後路費心。不計名位,不願戀棧,自求引退,在一般官場中,尚不多見。1983年7月18日前往美國陪內眷薄雲治療肺癌。1984年6月28日上午在考選部禮堂獲考試院長[[劉季洪]]頒服務獎章。8月29日再度受聘總統府國策顧問,備為諮詢國事之智囊,輔弼匡襄,獻策良多,卓著勳猷。9月1日上午卸銓敘部長(陳桂華繼)任,任《中央日報》常駐監察人。退休後,[[李煥]]以當年蔣經國親筆手書“團務請示鄧副主任”一文公佈於《中央日報》。1988年7月赴美探親及歐州觀光,蒙[[趙克明]]巴黎款待、[[滕永康]]英倫款待、[[傅維新]]伉儷陪同遊覧比、法、瑞士、西德,盛情至感。1996年5月19日後未續國策顧問。</p>
''' </div> === 故宮博物院期間'''===<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1年11月4日被行政院長陳誠聘為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第6屆理事。1964年3月7日被行政院長嚴家淦續為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第7屆理事。1967年8月26日被嚴院長續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第2屆委員。1969年被嚴院長續為故宮管委會第3屆委員。1971年10月8日被嚴院長續為故宮管委會第4屆委員。1973年10月2日被行政院長蔣經國續為故宮管委會第5屆委員。1978年11月17日被行政院長[[孫運璿]]續為故宮管委會第7屆委員。該職系無薪職位,甚至連開會時之交通工具也須自備。但鄧委員為維護國寶,不遺餘力。為避免國家歷史文物重寶古典年久風化、蟲咬腐蝕、黴爛變質、粘連黏附等等情形,鄧委員特別提議須作成紀錄、拍成照片、分門別類、裝訂成冊,始免國寶滅失、將後成為無所依據,以為後來者作一交代。使五千年文化結晶垂諸久遠。</p>
''' </div> === 童軍活動'''===<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鄧傳楷除了公務外,也熱心投入童軍活動。1947年,經[[中國童子軍]]理事會第5屆理事長朱家驊推薦,任命為中國童子軍監事會第5屆執行秘書。1953年5月17日,由教育部長[[程天放]]聘為中國童子軍全國理事會第6屆理事。1958年8月出席菲律賓碧瑤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亞太區第1屆教育國際會議。1959年7月任菲律賓[[世界童軍大露營]]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於菲律賓國家公園馬奇嶺營地舉辦,共計536名代表成員,並於21日舉行盛大宴會,以中國菜肴款待各國童軍領袖及舞龍弄獅表演。</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64年出席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亞太區第4屆領袖會議;1965年1月任中國童子軍總會第10屆常務理事。同年9月26日至10月3日任中華民國首席代表出席墨西哥城第20屆世界童軍教育領袖會議。1966年至1970年,就任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亞太區委員,是中華民國擔任亞太區委員的第一人。同年10月,於臺北市舉行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亞太區第5屆領袖會議,鄧傳楷任中華民國首席代表。1967年8月11至17日,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美國西雅圖第21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1968年10月,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韓國漢城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亞太區第6屆領袖會議,並當選亞太區委員會主席兼財務委員會主席,是中華民國擔任亞太區主席的第1人。1969年7月連任中國童子軍總會11屆常務理事。8月1日上午飛泰國曼谷,主持亞太區委員會,並偕亞太區辦事處主任菲籍巴鐸列那(Padolina)視察東南亞各國童軍業務。8月8日前往吉隆玻拜會馬來西亞童軍總會長薩通。8月21日至27日以亞太區主席身份、中華民國首席代表出席芬蘭奧它尼密(Otaniemi)第22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訪問英國及美國童軍總會。</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0年6月30日,中國童子軍總會理事長鍾皎光任命鄧傳楷為第4次全國大露營籌備委員。7月16日受聘為救國團暑期青年育樂活動三民主議研究會主任。同年8月,以亞太區主席身份赴瑞士日內瓦世界童軍局出席專案審查會議,並赴紐西蘭威靈頓主持亞太區第7屆領袖會議。在任內,每2年赴海外參加世界童軍領袖會議。為感謝10餘年先後多次率領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國際會議,1971年3月5日,[[美國童軍]]於臺北市中山堂致贈鄧傳楷最高榮譽銅豹獎一座。同年8月2日至10日,組團至日本參與第13次世界童軍大露營。8月12日至17日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行的日本第23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1972年11月,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菲律賓馬尼拉亞太區8屆領袖會議。1973年1月30日,教育部長蔣彥士聘鄧傳楷為中國童子軍第13屆常務理事。7月16日至21日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首次在非洲地區舉行的肯亞第24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對《童軍憲章》作重大修訂。</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4年6月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新加坡童軍遠東區9屆領袖會議,由世界童軍委員會榮譽主席康貝爾贈予鄧主席——<i>The Bronze Wolf</i>[[世界銅狼獎章]],是中華民國獲此殊榮的第一人。1975年8月8日至15日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攜眷薄雲出席丹麥倫透夫特(<i>Lundtofte</i>)87國25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1977年7月18日至23日出席加拿大蒙特婁81國26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1983年7月18日至22日任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出席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90國29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及陪內眷治病,會議主題:童軍運動——是促進國際彼此瞭解,增進友誼的一種教育。1984年10月以貴賓身份赴紐西蘭威靈頓出席在紐西蘭國會舉行的童軍亞太區14屆領袖會議。1985年7月15日至19日任中華民國代表團顧問出席德國慕尼黑93國30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1986年11月出席泰國曼谷童軍亞太區15屆領袖會議及訪問瑞士日內瓦世界童軍總部。1987年12月31日至1988年1月9日組團世界童軍澳洲雪梨98國第16次15000人11天“滙集世界童軍於一堂”大露營。1月11日至15日出席首次在南半球舉行的澳洲墨爾本77國31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會議主題:生活教育。1989年7月出席曼谷童軍亞太區17屆領袖會議。1990年7月23日至27日出席巴黎法國總理密特朗親臨主持的130國1120人32屆世界童軍領袖會議,會議主題:建設未來。9月出席德國法蘭克福童軍會議,東西德合併前,再度訪問西柏林,圍牆已拆,與東柏林已通,乃偕傅維新驅車前往東德一行。繞道赴美國西雅圖訪舊,么子[[之嘉]]駕車隨行。1994年11月5日改任中國童軍總會18屆監事、常務監事。</p>
''' </div> === 晚年'''===<br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4年2月鄧傳楷受世界鄧氏宗親總會創會會長鄧定遠將軍聘為世界鄧氏宗親總會名譽理事長。同時鄧傳楷也曾擔任世界社、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中馬文化經濟協會、暨南大學同學會等各組織常務理監事,還有華僑協會總會監事長、江陰縣旅臺同鄉會理事長、江蘇省長江兩岸旅臺縣市敦睦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公務員保險監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公保月刊》發行人。</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全世界各地華僑分會開會時,必定風雨無阻,準時出席。抑且週遊全球13次,單程往返尚不計在內,歐、美、澳、紐、東非、西非、東北亞、東南亞各國均有他的足跡,促進中華民國外交。</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99年1月3日,鄧傳楷病逝,並於2月6日公祭,安奉南港富德墓園。同年3月26日,由時任總統[[李登輝]]明令褒揚。</p>
</div>
 
==評論==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