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彪西

增加 4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代表作品 =《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br>,《牧神午后》</br>、《夜曲》</br>,《大海》</br>,《版画集》等</br>}}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 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 ''' ,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 [[ 法国 ]] 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 欧洲 ]] 音乐界颇具影响的 [[ 作曲家 ]] 、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 [[ 西班牙 ]] 舞曲和 [[ 爵士乐 ]] 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出生 ==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 [[ 巴黎 ]] 。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 [[ 日耳曼 ]] 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
1871年10岁的德彪西获得曾是肖邦学生的Marie Mauté de Fleurville的关照。
1872年,11岁的德彪西进入 [[ 巴黎音乐学院 ]] ,在那里学习了12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老师们,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有Ernest Guiraud、Louis-Albert Bourgault-Ducoudray、&Eacute;mile Durand、Antoine-Fran&ccedil;ois Marmontel、César Franck、Albert Lavignac。德彪西是一个看谱就能知音的学生,他的钢琴提弹奏得非常出色,可以进行专业演奏,他演奏过贝多芬、舒曼和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二叙事曲》。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 升华 ==
1880年,德彪西到 [[ 俄国 ]] 担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 扬名 ==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