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玛丽·米克尔

增加 8,26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玛丽·米克尔
| 外文名 = Mary Meeker
| 图像 =
[[File:玛丽·米克尔.jpg|缩略图|center|[http://daily.cnnb.com.cn/xqb/images/2014-06/06/A7/xqb20140606a07b005.jpg 原图链接] [http://daily.cnnb.com.cn/xqb/html/2014-06/06/content_760346.htm?div=2 来自新侨报]]]
| 图像说明 = 玛丽·米克尔 |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58|09|00}}
| 出生地点 =
| 国籍 = 美国
| 毕业院校 = 迪保尔大学心理学学士 康奈尔大学金融工商管理学硕士
| 职业 = 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
| 代表作品 = 1995年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报告”(The Internet Report)
| 主要成就 = 1998年,米克被巴伦周刊评为“网络女皇
}}
'''<big>玛丽·米克尔</big> Mary Meeker'''1958年9月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波特兰市。著名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相关领域:dot coms 和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Internet Bubble)。 1998年,米克被巴伦周刊评为“网络女皇”后,逐渐被人们熟知。
玛丽·米克尔1981年获得迪保尔大学的心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金融工商管理学硕士。曾任摩根·斯坦利公司的首席分析家,2010年11月30日跳槽至风险投资公司KPCB。
 
== 简介 ==
 
=== 成名 ===
 
玛丽·米克尔1981年获得[[迪保尔大学]]的心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金融工商管理学硕士。曾任[[摩根·斯坦利]]公司的首席分析家,2010年11月30日跳槽至风险投资公司[[KPCB]]。米克尔曾被《[[巴伦周刊]]》在1998年称为“[[网络女皇]]”(Queen of the Net),她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报告]]”(The Internet Report)的研究成果,对[[亚马逊]](AMZN)和[[美国]]在线等网络公司作出了看好的押注,并由此知名。
 
=== 互联网报告 ===
 
米克尔曾在[[旧金山]]召开的年度Web 2.0峰会上预测称,网络广告市场将会蓬勃发展,其市场总额将会达到500亿美元。在信息时代,米克尔是一个重要的名字。每年米克尔都会发布对行业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报告,米克尔当时表示:“我们正处于又一波科技创新大潮的开端,我对能有机会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领导者提供帮助感到极为激动。”1995年,习惯于每周工作80-100小时的玛丽·米克尔推出了300页的研究成果——《互联网报告》。这个充斥着大胆的预言、警句与推荐股票的报告所带来的震动,颇具[[汤姆·彼得斯]]的革命性著作《[[追求卓越]]》在80年代商界所造成的影响,被称作互联网投资圣经。[[安迪·格罗夫]],当时[[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在飞往[[夏威夷]]度假的途中读完了这份报告,下定决心要将英特尔公司带入网络时代。
 
米克尔自1991年开始供职于[[摩根斯坦利]],负责领导该行旗下[[全球]]科技研究团队,她所追踪的股票包括[[谷歌]](GOOG)、[[eBay]](EBAY)和[[雅虎]](YHOO)等。接下来,在1996年及1997年的在线广告和电子商务研究报告中,不仅勾勒出互联网上巨大的商机,还以富有见地评论和严密的数据帮助每个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这一连串的成功引发了持续5年之久的网络股热潮,也将这位消瘦与敏锐惊人的女人推向了点石成金的女巫的位置。正如思科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说:“玛丽·米克尔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早地领悟到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而且她还用商业圈易于理解的方式向他们明确地阐述了这一革命的意义。”
 
2017年6月1日,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这也是玛丽连续22年发布此类报道。<ref>[http://tech.163.com/17/0601/00/CLQAAUB100097U7R.html?baike 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 ]网易科技,2017-06-01</ref>
 
== 履历 ==
 
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乡村的玛丽·米克尔,为人直率、热情,这位从小就迷恋垒球的女学生继承了偏执狂父亲极端热爱竞争的激情。她的特长是:在混乱中了解事物。80年代后期,玛丽·米克尔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成为基金经理,但面对当时流行的垃圾债券与杠杆收购她做得并不成功,于是1991年她进入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从事PC业与网络业分析。直到1995年,成功地将网景(Netscape)推入市场才使得她名声鹊起。1996年玛丽·米克尔如愿地成为摩根·斯坦利技术股票分析部的负责人,还创造出了[[华尔街]]闪耀的新职业——互联网分析师。就像垃圾债券代表了80年代华尔街一样,玛丽·米克尔成了90年代华尔街的象征。
 
自1995年以来,米克尔的工作随着网络潮流变化而变化,她逐重于研究雅虎、美国在线及亚马孙等知名公司将如何调整结构并相互竞争。她甚至为业内的一些大人物出谋划策。米克尔相信,仍有大量空间可供好的公司开发庞大的商业服务,来支持巨大的市场资本化潜力。她认为,正在更新传统商业方式的“B to B”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例如:Chemdex公司可能会成为可将化学品买家和卖家集中在一起的一个在线市场。而另一个热门空间可能是在线音乐市场。RealNetworks,MP3,Amazon及AOL等公司者在大力挖掘这一市场。
 
整个90年代后期,资本市场似乎疯狂了。无数新生网络公司都渴望她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己的名字,渴望由玛丽·米克尔承接公司的股票上市,这意味着股价将无止境地上扬。玛丽·米克尔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向华尔街说明这一情况。她发现,对网络新兴公司的估价需要制定新的规则。这些公司不赢利,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不要用户付货款。她知道,这些公司拥有的是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以及可能会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的品牌。在网景首次公开上市后,她帮助创立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即根据网站访问者或软件用户未来价值的大小,对公司估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作出预测。是她最早指出,Pageviews比短期赢利更重要,眼球比财务状况更关键。她是Amazon、Yahoo、Priceline、Ebay的鼓吹者。从此,成百上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上市,当它们的股价狂飙时,再也没有人对此大惊小怪了。所有的追随着都深信,一个商业新时代正在开始。
 
面对2000年夏天股票市场戏剧化的涨落,玛丽·米克尔如花岗岩般坚硬的性格不允许她示弱。她承认2000年是她的倒霉年,这并不说明什么,她在1992年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2001年5月,她仍旧在评估报告上为她曾经大肆赞扬过的Amazon、Yahoo、Priceline等公司签署上“表现优良”的评价,尽管它们的市值已经跌落了80-90%。虽然她的声誉已经与dot-com的股价比肩跌落,她依旧不改论调。玛丽·米克尔强调,在1996年时所有人都不看好AOL,只有她在坚持,结果她获胜了。
 
 
[[File:玛丽·米克尔照片.jpg|缩略图|玛丽·米克尔照片]]
 
 
 
== 评论 ==
KPCB在发表的声明中称:“在过去20年时间里,米克尔是一些最大的科技投资赢家的早期支持者,企业家们已经十分乐于寻求她的建议和支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将能用更多时间来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但是批评者指责说,玛丽·米克尔从一开始她就打破了分析家与投资者之间的界线。分析家更应该是一位旁观者,一种冷静的角色,他们客观地告知投资者分析结果。
 
但从网景起,玛丽·米克尔就似乎让自己扮演起了公司执行者的角色——早在1997年网景面临微软的竞争时,玛丽·米克尔不顾其惨淡前景而依旧倾向性十足地支持它,结果只有在它被AOL收购后,股价才有所回升。只要Amazon、Ebay、Cnet出现了任何跌落,她就会立刻发表立场强硬的声明:它们的价格将很快复原。倔强地拒绝承认失败的玛丽·米克尔对于自己背离分析师本职,过分干预公司股价行为的解释是:“因为我参与创造了这些新事物,我有责任保护它们。”她也否认媒体的指责,她只承认碰巧今天她处于不利罢了。
 
如果说,玛丽·米克尔曾利用自己的天才打破常规,开创了dot-com在华尔街的时代,然后商业规则则使她被纳入流水线中,成了为新兴网络公司贴商标的人,而这样就大大玷污了作为分析师的良知。
 
 
 
 
=== 参考资料 ===
4,8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