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保羅·戴密微

增加 2,09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保羅·戴密微</h4>
| 類型 =
| 圖片 =
| 圖片尺寸 = 250px
| 圖片簡介 =
| 性別 =
| 別名 =
| 外文名 = Paul Demiéville
| 國籍 = [[瑞士]]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894|09|13}}(逝世)
| 出生地點 = [[瑞士]][[洛桑]]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79|03|23|1894|09|13}}
| 逝世地點 = [[法國]][[巴黎]]
| 墓地 =
| 職業 = 漢學家
| 政黨 =
| 教育程度 = 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br>倫敦國王學院<br>哈佛大學
| 配偶 = Helène Demiéville
| 兒女 =
| 父母 =
| 親屬 =
| 代表作品 = 吐蕃僧諍記, Buddhism and healing, 明清間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
| 活躍時期 =
}}
'''保羅·戴密微'''(法語:Paul Demiéville,1894年9月13日-1979年3月23日),法國漢學家,敦煌學著名研究學者。
 
==生平==
戴密微出生於瑞士洛桑。1915年在倫敦開始學習漢語,然後到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師從沙畹繼續學習漢語,並跟隨列維學習梵語。1919年畢業。1920至1924年在越南河內法國遠東學院工作,1924至1926年在廈門大學教授梵文和文獻學。1926至1930年在日本東京法國會館工作,並擔任佛學詞典《法寶義林》的主編。1930年回到法國並加入法國國籍,1931年在國立東方現代語言學院任教。1945年成為高等實驗研究學院的博導,教授佛教文獻學,一直到1956年。在馬伯樂去世後,1946年被任命為法蘭西公學院中國語言文學講席教授,直到1964年退休為止。1951年被評為法蘭西文學院院士。
1945至1975年任《通報》主任。二戰期間葛蘭言、伯希和、馬伯樂三位著名漢學家去世後,他成為法國戰後唯一的漢學研究大師。除了中國和日本之外,他還在比利時、義大利和美國具有影響。
 
==著作==
*《中國古典詩歌文選》,巴黎,嘎利瑪出版社,1962
*《臨濟對話錄》,巴黎,法亞爾出版社,1972
*《漢學研究選集》,萊頓,1973
*《佛教研究選集》,萊頓,1973
*《拉薩僧諍記》,漢學高等研究院,1987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