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飞立

增加 3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edit|time=2019-09-21T01:54:11+00:00}}
'''黃飛立''' (1917年6月-2017年2月20日)大陸 [[ 廣東 ]] 番禺人。中國著名指揮家、小提琴家、 [[ 中央音樂學院 ]] 首任指揮系教授、中國指揮專業教育奠基者之一。
==生平==
1941年畢業於滬江大學生物係,後留校任教。
1943年後,任 [[ 福建 ]] 音樂專科學校副教授。
1951年畢業於 [[ 美國 ]][[ 耶魯大學 ]] 音樂學院,同年回國主持創建了 [[ 中央音樂學院 ]] 管弦系和指揮系,並擔任系主任,歷任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教授,中國音協第三、四屆理事和天津會副主席。黃飛立曾擔任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茶花女》和舞劇《天鵝湖》、《吉賽爾》、《魚美人》樂隊指揮。<ref> {{cite news | url =http://ent.dzwww.com/yy/201702/t20170222_15574760.htm | title =黄飞立去世享年百岁 曾创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 author =徐颢哲 | date =2017-02-22 | publisher =ent.dzwww.com | accessdate =2019-05-29}}</ref>
教授,中國音協第三、四屆理事和天津會副主席。黃飛立曾擔任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茶花女》和舞劇《天鵝湖》、 《吉賽爾》、《魚美人》樂隊指揮。<ref> {{cite news | url =http://ent.dzwww.com/yy/201702/t20170222_15574760.htm | title =黄飞立去世享年百岁 曾创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 author =徐颢哲 | date =2017-02-22 | publisher =ent.dzwww.com | accessdate =2019-05-29}}</ref> 2017年2月20日在 [[ 北京 ]] 家中去世。
==從醫是未竟之業==
1917年6月,黃先生出生於廣東番禺的一個知識分子 [[ 基督 ]] 信徒家庭,由於父母均為基督信徒,每週一次的禮拜教堂唱詩班演出為他提供了很好的音樂熏陶。從十歲開始,父親送給他一把小提琴,從那以後少年黃飛立便走上了正式學習音樂的道路。十一歲,隨家人移居上海。在那個年代,音樂只是一種愛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青年黃飛立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本已考上燕京大學生物系(協和醫院的預科)的黃飛立,只好留在上海本地的滬江大學生物繫念醫預科,預備停戰後再到北京念協和。但是直到1941年從滬江畢業,上海依然淪陷。在讀大學的第一年,由於父親病重失業,所以青年時期的黃飛立是一邊通過音樂掙錢養家,一邊讀完大學的。即使畢業後留校任教,黃先生也依然沒有放下靠音樂來掙錢的這份工作。恰恰就在那段依靠音樂掙錢養家的歲月裡,黃飛立開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音樂實踐:為當時最時髦的上海電影進行“音樂配音”,幾乎所有上海出品的電影都是由黃先生等人共同配音。<ref> {{cite web | url =http://zhuanti.ccom.edu.cn/2017hfl/sp/ | title =深切懷念黃飛立先生 | date =2017-02-23 | publisher =zhuanti.ccom.edu.cn | accessdate =2019-05-29}}</ref>
==重回音樂之路==
==陰錯陽差開創了中國指揮教育事業==
黃飛立的音樂人生充滿了偶然性。"我想學長笛,父親卻買來一把 [[ 小提琴 ]] 。我想當醫生,上帝卻說,不,你去搞音樂。"1956年他在中央音樂學院當管絃樂系主任,卻突然被調去創辦指揮系,由此搞起了指揮教育事業。當時,全世界只有蘇聯的音樂院校設立了指揮系,黃飛立並未專門學過指揮,他只能根據自己留學時蒐集的資料,向蘇聯專家請教,拿出一套教學方案。因為這件功績的緣故,音樂界常將黃飛立譽為中國指揮界三大泰斗之一。<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sohu.com/a/250501221_161260 | title =指挥泰斗黄飞立先生的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金帆音乐厅隆重举行 | date =2018-08-28 | publisher =www.sohu.com | accessdate =2019-05-29}}</ref>
==七旬老人帶起娃娃團==
1987年,黃飛立教授從中央音樂學院退休,隨之投身到金帆藝術團工作。“最開始,時任 [[ 北京市 ]] 教育局局長的[[陶西平]]同志有一個想法,希望通過開展課外活動,加強中學生的美育。他曾開會聽取音樂界同仁的看法,大家都很贊同,隨後便成立了金帆藝術團。”藝術團成立後,金帆藝術團接受了一個任務接待西德派來的中學生樂隊。“藝術團讓我幫學生們排練。那時,不同學校的中學生們湊到一起,借用人大附中的一個大教室,每週六下午活動。當時訓練條件很差,絶大多數學生用的是低檔樂器,坐著沒有靠背的長條板凳。”從這次指導排練開始,黃飛立教授就留在了金帆藝術團,成了“老金帆”的一員。金帆藝術團成立至今,無論辦團規模還是藝術水平,在全國都是名列前茅的。<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csmes.org/html/Edu-News/China-News/2012/1018/22335.html | title =黄飞立:执教金帆,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 author =中音教 | date =2012-10-18 | publisher =www.csmes.org | accessdate =2019-05-29}}</ref>
==著作==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