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Victoria Dockside (建築)

增加 8,973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Victoria Dockside (建築)'''<br><img src="https://www.world-archi…”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Victoria Dockside (建築)'''<br><img src="https://www.world-architects.com/images/Projects/13/68/94/a7842b61f6b44f6abac9efea50294abe/a7842b61f6b44f6abac9efea50294abe.6e7b65d0.jpg?1520563185"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world-architects.com/en/ronald-lu-and-partners-hong-kong/project/victoria-dockside 圖片來自architects]</small>
|}

'''Victoria Dockside'''(維港文化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毗鄰[[梳士巴利花園]]、[[香港藝術館]]、[[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和[[香港太空館]],是位於尖沙咀核心地段的綜合型發展項目,總樓面面積達300萬平方呎,於2019年全面啟用。項目的第一期[[K11 ATELIER]]已於2018年4月底正式開幕,銳意將該區發展成國際級創意藝術設計新地標。

==介紹==
VICTORIA DOCKSIDE前身為於1978年12月建成的[[新世界中心]],是全港首個集合[[商場]]、[[酒店]]及[[服務式住宅]]為一的綜合商住區,在八、九十年代一度成為文化藝術及時尚潮人的集中地,其後於1997年建成地下商場——[[名店城]],兩者均於2009年至2011年被拆卸,於2012年年底起分階段重建,VICTORIA DOCKSIDE耗資200億港元,2019年全面落成啟用後建築面積達32萬平方米,包括藝術、設計及消閒體驗,為[[新世界發展]]目前規模最龐大的項目<ref>{{cite news|title=彤叔代表作 新世界中心200億重建 命名Victoria Dockside有原因|url=http://www.mpfinance.com/fin/instantf2.php?node=1495714821309&issue=20170525|date=2017-05-25|agency=明報財經}}</ref>,亦是全港唯一將[[變壓器房]]設於核心筒的摩天大廈。

==命名==

2017年5月25日,新世界集團公佈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將改名為「Victoria Dockside」。「Victoria」代表香港[[維多利亞港]];「Dockside」就意指地址前身為藍煙囪碼頭。

而項目在2017年正式公佈名稱時並沒有中文官方名稱,但在2019年1月首次在[[星光大道]]內向遊客展示的[[新世界發展]]官方街道圖及指示牌寫上項目的中文名稱「維港文化匯」以及該項目內各建築物的中文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港鐵尖東站J出口原本命為「Victoria Dockside」,但及後發展商向港鐵提供項目中文名稱,所以港鐵在2019年6月將J出口更名為「維港文化匯」(英文名稱不變)。不過該發展商及項目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以及媒體的報道,從來沒有提及過項目的中文名稱。

直至2019年6月下旬,於VICTORIA DOCKSIDE地庫商場內的新指示牌上亦展示項目的中文名稱--「維港文化匯」,以及項目其他建築物的中文名稱,而且場內所有官方英文指示以及港鐵站J出口的英文名稱亦已換上大寫,由「Victoria Dockside」改為「VICTORIA DOCKSIDE」。

==沿革==
發展商[[新世界發展]]於1996年計劃[[重建]][[新世界中心]],至2003年獲得[[地政總署]]批准重建一幢樓高約70層的[[大廈]]。由於地契修改(主要依據分區計劃大綱圖的許可)(暫時並無公衆諮詢制度),至2008年4月,[[城市規劃委員會]]公佈該地皮的高設限制最高達265米時,令到市場頗為鬨動。重建項目於2008年完成[[補地價]],金額約9.26億港元。

2009年至2011年,新世界發展正式將原有的新世界中心東西兩翼寫字樓、購物商場、[[九龍萬麗酒店|萬麗酒店]]和附連的服務式住宅拆卸(但不包括已出售的洲際酒店)。2012年年底起,[[新世界發展]]率先重建東翼部份為一座64層(後改為66層)高的大樓,由[[美國KPF建築師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集[[六星級]]的[[香港瑰麗酒店]]、[[酒店式公寓]]、瑰麗府邸、[[商場]]和甲級[[寫字樓]]等等於一體,總樓面面積將達130萬平方呎,預計最早於2017年竣工。其餘部份則為樓高21層的綜合商業建築,用途包括110萬平方呎[[零售]]部分及香港瑰麗酒店和酒店式公寓,各附設4層地下[[停車場]]。

2011年1月1日,開始進行清拆,名為「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New World Centre Remodeling)。

2015年10月,日本大型金融機構[[瑞穗銀行]],洽租項目10萬平方呎樓面(12-15樓),呎租料約70元。<ref>[http://ps.hket.com/content/900750 新世界中心項目 瑞穗洽租10萬呎 樓高61層後年落成 呎租料達70元] 香港經濟日報 2015年10月19日</ref>及後,瑞穗再多洽租本廈兩層。

2016年8月,美國金融機構[[State Street Corporation|道富銀行]]洽租3層樓面,合共約7萬平方呎,惟最後放棄入駐。

2017年第一季,台灣金融機構[[台北富邦銀行]]洽租16樓。

2017年5月,項目主樓已基本完工,但商埸及服務式住宅部分仍在建造。同月25日,[[新世界集團]]公佈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將改名為「Victoria Dockside」。「Victoria」代表香港[[維多利亞港]];「Dockside」就意指地址前身為[[藍煙囪碼頭]]。<ref>{{cite news|title=新世界中心改名「Victoria Dockside」|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526/s00004/1495735778838|accessdate=2017-05-26|publisher=明報|date=2017-05-26|archive-date=2017-05-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527093419/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526/s00004/1495735778838|dead-url=no}}</ref>,後來改為為全大寫。其中寫字樓部分連同新世界發展轄下其他重點項目寫字樓一併命名為「K11 ATELIER」。

2018年4月26日,第一期正式開幕。

2019年3月18日,[[香港瑰麗酒店]]開幕,同年5月K11寓館進行出租,2019年8月26日,[[K11 MUSEA]]商場對外開放。

==K11辦公大樓==
K11辦公大樓(英文名稱為'''K11 ATELIER''')為寫字樓部分,總面積達435,156平方呎,佔整座物業15層(7-21樓),直至2017年11月,已出租70%面積<ref>[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71130/194408.html 观点地产网讯]</ref>;而剩餘未租出面積,發展商原擬繼續傾向以全層租賃方式出租,主要租予金融機構,但實際上則拆細租予醫務所等各式公司。K11 ATELIER在2017年第四季開始交付使用,並於同年11月29日正式啟用。[[台北富邦銀行]]香港分行已在11月13日遷入16樓。另外,瑞穗銀行及瑞穗證券目前亦已遷入10-15樓。8樓全層設27,500平方呎的跨國共享工作間。寫字樓部分於2018年尾間悉數租出。大堂由日本室內設計公司Simplicity設計,裝修運用天然木材紋理,並設有咖啡室Ideaology。

==K11人文購物藝術館==
商場名為'''K11人文購物藝術館'''(英文名稱為'''[[K11 MUSEA]]'''),名字靈感來自古希臘神話主司文學、科學、藝術以及知識泉源的繆斯女神。商場樓高10層,在2019年8月26日開幕,室內設計由多間設計公司聯手處理包括LAAB Architects。場內將匯聚多個國際品牌,當中不少為首度進駐香港、以全新概念登場的限定店及旗艦店。場外近梳士巴利道位置設2,000平方呎的下沉圓形露天廣場,廣場設有動態水幕牆,並裝上噴霧系統。上方設有25呎高的巨型LED屏幕,可作放映電影或舉行現場音樂會。而外牆為全球最大的綠化牆之一。

場內亦揉合文化、商業、住宅、酒店及親子空間,並提供一系列藝術及設計課程。

==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位於[[K11 MUSEA]]6樓,為佔地逾10萬呎的藝術空間,展示Mary Weatherford 、Erwin Wurm 及[[草間彌生]]等多位國際頂級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外牆以超過300條玻璃圓管組成,最高的玻璃圓管達9米高。將在2020年8月末開放。

==K11寓館==
[[服務式住宅]]名為'''K11寓館'''(英文名稱為'''K11 ARTUS'''),樓高14層、設287個單位,提供開放式至3房間格,於2019年夏季開幕。其中園景則由曼谷園藝設計公司 P Landscape(PLA)負責,室內設計由香港建築師Andre Fu及其設計團隊AFSO負責。住客對象以中國富豪及外籍高級行政人員為主。設施包括10樓開放式咖啡吧,The Commune用餐空間,圖書閣;以及11樓的25米無邊際戶外泳池和健身室。

2019年5月,一個面積1,284平方呎望海的兩房單位,以14.5萬元租出,成為全港最貴租的兩房單位。<ref>{{cite news |title=K11 ARTUS兩房全包價租14.5萬 全港最貴 |url=https://ps.hket.com/article/2346458/K11%20ARTUS%E5%85%A9%E6%88%BF%E5%85%A8%E5%8C%85%E5%83%B9%E7%A7%9F14.5%E8%90%AC%20%E5%85%A8%E6%B8%AF%E6%9C%80%E8%B2%B4 |accessdate=2019-06-07 |work=香港經濟日報 |date=2019-05-08}}</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