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冯·布劳恩

增加 6,42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韦纳 姓名 = 冯 · 马格努斯·马克西米利安 布劳恩| 图像 =[[File:冯 · 布劳恩1912.jpg|缩略图|center|[http://image101.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1/1514/84620750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15/14/8005386_606738506.shtml 来自个人图书馆]]]| 图像说明 = '''<big></big>'''| 出生日期 = 1912年| death_date = 1977年| 国籍 = 德国| 职业 = 科研工作者| 母校 = 柏林大学| 研究领域 = 火箭研究}} <big>''' 冯·布劳恩 男爵( '''</big><ref>[http://mil.eastday.com/a/170418143453330.html] 东方军事</ref><br> 语:Wernher Magnus Maximilian Freiher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 国工程师 普鲁士 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等方面都有光辉的成就。他先后为著名的V-1、V-2 火箭 的诞生、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br>== (出 庭背景 ==1912年,冯·布劳恩 生于德 意志帝 普鲁士 境内波森省) 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父亲精明强干,官运亨通,担任过国家农业部长。他的母亲酷爱文学和音乐,能用6门语言熟练会话 二十世纪航 还爱好天文学。 == 早年学习研究生涯 ==小布劳恩 资很好,兴趣广泛,从小就对飞行器很好奇。许多文献记载了小布劳恩的一则趣 :他在柏林大街上进行了生平第一次火箭试验。当时他从一家焰火商店买了6支大号的焰火,绑在自己的滑板车上做助推装置,试验显示他的“火箭”点火后威力惊人,滑板车在飞驰中失去控制,直到焰火火药烧完,车子才停下来,所幸没人受伤。 物理和数学成绩一直是小布劳恩的弱项。1925年,布劳恩读到了赫尔曼·奥伯特 先驱 《通向星际空间 路》 曾是著名的V2 这本划时代的火箭研究书籍使他对火箭无比痴迷,他决定研究 火箭 ,征服宇宙。据他后来回忆,初读该书,里面 总设计 各种公式让他头晕,老 告诉他:要想读懂,必须学好数学和物理。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小布劳恩全力以赴地恶补微积分、三角学等学科,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战败 中学毕业 后, 布劳恩在柏林的夏洛滕堡工学院注册入学。当时,德国的业余火箭爱好者掀起了研究火箭的热潮,年轻的布劳恩也投入其中。 1930年春,布劳恩在朋友的帮助下,幸运地会见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科学偶像奥伯特,还参加了奥伯特创建的德 将他和 空间旅行协会,并很快成为理事会成员。 还参加了当时在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 设计 内贝尔火箭 小组 带到美国 的研制活动 移居美国后任美国国家 1932年春天,布劳恩从工学院毕业,获得 航空 工程学士学位,接着他转入柏林大学学习。一 ,他与大学火箭俱乐部的成员们做新型火箭试验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他们身边,原来是3名德国军方的代表来看他们的试验。试验给军方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许诺给布劳恩提供研究经费,条件是布劳恩必须严守秘密,只能将研究成果交给军队。就这样,布劳恩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军方研究人员。 布劳恩一边在大学学习,一边利用德国陆军提供 空间 研究 开发项目 经费,建立自己 科研小组, 设计 和试制更大的火箭发动机。在短时间内 主持 年轻的布劳恩就实现了理论学习、工程 设计 与制造以及实验研究的高度结合,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使他迅速成长为当时火箭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人物。1934年,22岁的布劳恩通过 阿波罗4号 柏林大学为他专门组织的学位论文秘密答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从学士毕业到获得博士学位,他 运载 速度之快也只能用 火箭 土星5号。NASA用以下的话 来形容 冯· == V-2火箭出世 ==布劳恩团队的研究在德国军方的强力支持下进展很快。1937年4月,布劳恩选择了偏僻的波罗的海沿岸作为自己的火箭试验基地。在此期间,希特勒曾两次召见布劳恩,对 布劳恩 :“ 的研究项目如何转化为战争效能非常关心。 1942年10月,V-2火箭试射成功,它在技术上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战中,盟军的防空力量 庸置疑 法拦截V-2火箭。这种火箭 生产成本低廉 史上最伟 当时一架战斗机的1/15。德国大量发射V-2火箭,给英国和荷兰造成了巨 损失。战后 资料表明,V-2 火箭 科学家 在英国炸死2742人,6467人受伤,它造成的心理恐慌更是难以描述 布劳恩为纳粹工作的经历多年来备受苛责,这成为 人生中 最大 成就是 的一个污点。他后来也一直为自己辩解,声称他那时的研究“只为实现个人的航天梦想”。  == 研究工作转移美国 ==纳粹德国战败后,1945年5月,布劳恩的火箭班子主动向美军第44师投降,他们还巧妙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导弹计划的秘密文件。9月,他们被秘密送往美国,为美国的火箭研制提供全面协助。1947年,他迎娶了自己漂亮的姨表妹玛丽亚,并定居 担任NASA 亚拉巴 州亨茨维 太空飞行中心总指挥时 市。3个孩子接连降生。1955年,布劳恩和他的同事们宣誓入了美国国籍,次年开始担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 主持土星5号 先后完成了“红石”和“丘比特”等火箭 的研发 任务。 == 美国第一颗卫星发射 ==1957年10月 苏联抢在美国前头 成功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 在1969年7 球卫星,失望、沮丧和愤怒情绪笼罩着整个美国。美国高层启动“先锋号”计划,决定用“真正的美国人”来发射第一颗卫星,把“二等公民”布劳恩晾在了一边。但偏偏“先锋号”的团队不争气,发射接连失败。胸有成竹的布劳恩此时挺身而出,向国防部承诺在90天内将一颗美国卫星送入太空。1958年1 首次 ,布劳恩的混合运载火箭在佛罗里 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起飞。卫星发射 功了!布劳恩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也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  == 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1961年,肯尼迪上台后,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空间研究投入。布劳恩启动了雄心勃勃的土星火箭计划,争取在10年内将 人类 登陆 送上月球。1969年7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运载着“阿波罗11号”,将阿姆斯特朗等3名宇航员送上 月球 并带他们平安返回。布劳恩 个人荣誉这时也达到了顶点。  == 巨星陨落 ==1975年夏天,布劳恩和妻子在加拿大度假时发现自己身体不适。他被确诊为肠癌,但最好的医生也回天乏术。1977年6月,他在弗吉尼亚去世。2007年12月4日,英国宝龙拍卖行如期 行了336件展品的拍卖会 随着拍卖师手起槌落,冯·布劳恩的手稿以3.3万美元的价格被一位不知名的收藏者买走 == 参考资料 =={{Reflist}}== 外部链接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15/14/8005386_606738506.shtml 个人图书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93300 知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42450.html SME的博客]*[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R0LQR170522T3UC.html 网易订阅]
7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