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基

移除 7,39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明清人物信息框| 姓名 = 劉 [[File:刘 | 原名 =| 圖片名稱= Portrait_of_Liu_Ji_by_Gu_Jianlong.jpg| 圖片大小 = 200px| 圖片說明 = 劉基像,[[顧見龍]]繪| 最高職務 = 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御史中丞缩略图| 國家 = 大明| 爵位 =诚意伯| 籍貫 = [[陕西]][[保安縣 (金朝)|保安縣]](「志丹县」)| http://www.lishiquwen.com/news/4069.html 族裔 = 漢族| 字號 = 伯温| 諡號 = 文成| 出生日期 = 元[[至大]]四年六月十五日(1311年7月1日)| 出生地點 = 元[[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文成县]原圖連結] | 逝世日期 = 明[[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death date and age|1375|5|16|1311|7|1}})| 逝世地點 = 明[[浙江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乡| 墓葬 =| 配偶 =| 親屬 = 子 [[劉璉_(洪武)|劉璉]]、[[劉璟]]| 出身 = *元 元統元年(1333年)癸酉科進士| 經歷 = | 著作 =* 《[[郁離子]]》* 《[[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 《[[百戰奇略]]》、 《[[時務十八策]]》、《[[火龙神器阵法]]》* 《[[滴天髓]]》、《[[多能鄙事]] }}{{道家}}
'''劉基'''({{bd|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catIdx=L劉}}),字'''伯温''',[[浙江]][[青田縣]]人,[[祖籍]][[陝西]][[保安縣 (金朝)|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朝|元]]末[[明朝|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並保持國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後人比作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張良|子房]]也。」授[[資政大夫|資善大夫]]、[[護軍|上護軍]],封[[誠意伯]]。[[正德]]時追贈[[太師]],[[諡]]'''文成'''。和[[宋濂]]、[[方孝儒]]合稱「明初散文三大家」,亦和宋濂、[[高啓]]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ref> {{Cite book | author = 三民書局 | title = 高中國文第二冊學習講義 | publisher = 三民書局| accessdate = 2018-03-10 | language = zh-hant }} </ref>
=== 輔佐朱元璋 ===
[[File:Hongwu1.jpg|thumb|left|200px|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攻下浙東,刘基前往辅佐。]]
[[至正]]十九年(1359年:劉伯溫48歲),朱元璋攻下浙東,闻知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声,便以钱财招聘,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决邀请,刘基始出。到了应天,刘基陈时务十八策<ref>《[[国朝献徵录]]》(卷9):“會上下金華,定栝蒼,公乃大置酒,指乾象,謂所親曰:“此天命也,豈人力能之耶?”客聞之遂?去。公決計趨金陵,眾疑未決,母夫人富氏曰:“自古衰亂之世,不輔?主,詎能獲萬全計哉?”眾乃定。或請以兵從,公曰:“天下之事,在吾與所輔者爾。奚以眾為?”乃悉以眾付其弟陞,俾家人葉性、朱佑等參掌之。且曰:“善守境土,毋?方氏所得也,勿憂我。”適總制官孫炎以上命遣來聘,公遂由間道詣金陵,陳時務一十八欵,上從之。”</ref>。朱元璋大喜,马上命人建造[[礼贤馆]]让刘基等居住,对他们宠信备至。当初,朱元璋因为[[韩林儿]]自称宋朝之后,对其遥相尊奉。每年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唯独刘基不拜,并说:“韩林儿只是一个牧童罢了,尊奉他干什么?”因此刘基去拜见朱元璋,陈天命之所在。朱元璋向他询问征取之计,刘基说道:“[[张士诚]]只顾保全自己,不值得担心。[[陈友谅]]则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又地处上游,其心无日忘我,应当先谋取陈友谅。陈氏灭亡,张氏便势孤力弱,一举即可平定。然后北伐中原,帝王大业便可成功。”朱元璋十分高兴地说:“先生有什么好的计谋,尽管说出来吧。”<ref>《[[明史]]》(卷128):“及太祖下金華,定括蒼,聞基及宋濂等名,以幣聘。基未應,總制孫炎再致書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陳時務十八策。太祖大喜,築禮賢館以處基等,寵禮甚至。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太祖問征取計,基曰:「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太祖大悅曰:「先生有至計,勿惜盡言。」”</ref>
=== 洪武年间 ===
[[File:李善长.jpg|thumb|190px|刘基与时任中书左丞相[[李善长]]有隙,在李善长攻击下,刘基被迫告老还乡。]]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明太祖说:“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ref>《[[明史]]》(卷128):“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軍衛法,初定處州稅糧,視宋制畝加五合,惟青田命毋加,曰:「令伯溫鄉里世世為美談也。」”</ref>明太祖巡幸[[汴梁]]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现在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ref>《[[明史]]》(卷128):“帝幸汴梁,基與左丞相善長居守。基謂宋、元寬縱失天下,今宜肅紀綱。令禦史糾劾無所避,宿衛宦侍有過者,皆啟皇太子置之法,人憚其嚴。中書省都事李彬坐貪縱抵罪,善長素匿之,請緩其獄。基不聽,馳奏。報可。方祈雨,即斬之。由是與善長忤。”</ref>。
=== 晚年 ===
[[File:Liu Ji.jpg|thumb|left|160px|刘基像,取自清代[[上官周]]《晚笑堂画传》]]
 
明太祖经常写信给刘基,询问天象,刘基都非常详细地逐条回答,然后将其草稿烧掉。刘基大致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现国威已立,应当稍微采用宽大政策来治理天下。刘基隐居后,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青田]]县令求见,被刘基拒绝,于是便穿着便服,装成乡野之人去见刘基,刘基当时正在洗脚,便让堂侄将他引入茅舍,以黄米饭招待。县令这时才告诉刘基:“我是青田知县。”刘基大惊起身称民,然后谢罪离去,终不相见<ref>《[[明史]]》(卷128):“帝嘗手書問天象。基條答甚悉而焚其草。大要言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剛嫉惡,與物多忤。至是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為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茆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其韜跡如此,然究為惟庸所中。”</ref>。
此外,民間亦有多部與劉伯溫有關的小說。當中,有說他經常微服出巡,體察民情。亦有說他很會占卜,並著有《[[燒餅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後所發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後數百年的事。不過,由於劉伯溫早在洪武八年就已離世,使這些故事和預言的真確性不容易辨證<ref>{{cite book|author=Charles Windridge|year=1999|title=Tong Sing The Chinese Book of Wisdom|publisher=Kyle Cathie Limited|isbn=978-0-7607-4535-9|pages=124-125}}</ref>。在民間神奇傳說中,劉伯溫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覺者、料事如神的預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說。
== 家庭 ==
[[File:Liu Bowen.png|250px|thumb|刘基像,取自明王圻、王思义撰《三才图会》]]
{{or|劉基的祖上可以追溯至七世祖[[劉延慶]],再之前的難以稽考,只知劉氏一族是聚居於[[豐沛]]一帶。
 
* [[劉延慶]],曾任[[北宋]]宣都統少保,累官至鎮海軍[[節度使]]。[[靖康之難]]發生,在於領殘部逃離時,死於敵人箭下。
* [[劉光世]],字平叔,劉延慶次子,官至[[太師]]楊國公。
* [[劉堯仁]],是一位甘於淡泊、品德清高的讀書人,不願作官,隱居不出,甚至把住家由臨安遷至竹洲,遠離塵囂,課子自讀,躬耕自食。
* [[劉集]],受父親影嚮,沒有出任官職,將劉家遷至青田的武陽,於是劉氏以青田人自稱。以實踐仁義自我要求,敦勉子孫遵行祖先與先聖先賢所訓神的仁義之道。}}
* [[劉濠]],曾在宋朝为官,任翰林掌书。宋亡之后,县城男子林融倡导义旅。事情败露,[[元朝]]派使臣将其同伙列成名册,许多人被株连。使臣中途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灌醉,然后放火烧了他的宿舍,名册全被烧毁,使臣毫无办法,只得更改名册,被株连者都得以幸免<ref>《[[明史]]》(卷128):“曾祖濠,仕宋為翰林掌書。宋亡,邑子林融倡義旅。事敗,元遣使簿錄其党,多連染。使道宿濠家,濠醉使者而焚其廬,籍悉毀。使者計無所出,乃為更其籍,連染者皆得免。”</ref>。
* [[劉庭槐]],字尚德,十分博學,曾涉獵天文、地理、陰陽、醫卜等學問,曾任[[元朝]]太學上舍的官職。
* [[劉爚]],字如晦,是一位飽學之士,官職是遂昌[[教諭]]。
 
===子女===
* [[劉璉 (洪武)|劉璉]],劉基長子,生於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洪武十年(1377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衝突,被脅迫墮井而亡<ref>《[[明史]]》(卷128):“璉,字孟藻,有文行。洪武十年授考功監丞,試監察禦史,出為江西參政。太祖常欲大用之,為惟庸黨所脅,墮井死。”</ref>。
* [[劉璟 (長史)|劉璟]],劉基次子,生於元順帝至正十年(1350年),後因對[[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獄,在獄中自縊身亡<ref>《[[明史]]》(卷128):“ 璟論說英侃,喜談兵。初,溫州賊葉丁香叛,延安侯唐勝宗討之,決策於璟。破賊還,稱璟才略。帝喜曰:「璟真伯溫兒矣。」嘗與成祖弈,成祖曰:「卿不少讓耶?」璟正色曰:「可讓處則讓,不可讓者不敢讓也。」成祖默然。靖難兵起,璟隨谷王歸京師,獻十六策,不聽。令參李景隆軍事。景隆敗,璟夜渡盧溝河,冰裂馬陷,冒雪行三十裏。子貊自大同赴難,遇之良鄉,與俱歸。上《聞見錄》,不省,遂歸裏。成祖即位,召璟,稱疾不至。逮入京,猶稱殿下。且雲:「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下獄,自經死。法官希旨,緣坐其家。成祖以基故,不許。 ”</ref>。
 
=== 後人 ===
*[[劉廌]]:劉璉之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袭誠意伯爵位,增禄至五百石。次年因罪革去爵位,[[永樂 (明朝)|永樂]]年間逝世。
*[[劉法]]:劉廌之子。
*[[劉祿]]:劉法曾孙,[[劉柜]]之孙,[[劉昙]]之子。[[景泰]]三年(1452年)世襲《五經》博士<ref>《[[明史]]》(卷128):“璉子畾,字士端,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食祿五百石。初,基爵止及身,至是帝追念基功,又憫基父子皆為惟庸所厄,命增其祿,予世襲。明年坐事貶秩歸裏。洪武末,坐事戍甘肅,尋赦還。建文帝及成祖皆欲用之,以奉親守墓力辭。永樂間卒,子法停襲。景泰三年命錄基後,授法曾孫祿世襲《五經》博士。弘治十三年以給事中吳士偉言,乃命祿孫瑜為處州衛指揮使。”</ref>。
*[[劉瑜]]:[[弘治]]十三年(1500年)任[[處州衛]]指揮使。[[嘉靖]]十一年(1532年)六月续封誠意伯爵位,年禄七百石<ref>《[[明史]]》(卷105):“瑜弘治十三年诏授处州卫指挥使。嘉靖十一年六月甲申续封诚意伯,禄七百石。十二年四月佥书中军都督府。十三年领南京前府。十五年提督操江。二十年七月卒。”</ref>。
*[[劉世延]]:劉瑜之孙。[[嘉靖]]十一年(1549年)六月袭誠意伯爵位,后因犯罪夺爵。[[隆庆]]二年(1568年)复爵。[[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犯罪被处死<ref>《[[明史]]》(卷105):“世延嘉靖二十八年二月癸丑袭,屡领南京军府,后以罪废。隆庆二年复。万历三十四年坐罪论死,卒。”</ref>。
*[[劉蓋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袭誠意伯爵位,天启元年(1621年)领南京[[右军都督府]]<ref>《[[明史]]》(卷105):“荩臣万历三十六年五月乙卯袭。天启元年甲申领南京右府。”</ref>。
*[[劉孔昭]]:[[天启 (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袭誠意伯爵位,[[崇祯]]年间官至[[少保]]。崇祯十一年(1638年)领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ref>《[[明史]]》(卷105):“孔昭天启三年七月辛亥袭。六年三月佥书右府。崇祯中累进少保。十一年领南京右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ref>。明亡后,参与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后航海不知所终<ref>《[[明史]]》(卷128):“蓋臣卒,萊臣當襲,蓋臣子孔昭複據之。崇禎時,出督南京操江,福王之立,與馬士英、阮大鋮比,後航海不知所終。”</ref>。
 
== 相關影视剧 ==
* [[劉伯溫傳奇]]
* [[神機妙算劉伯溫]](台视版)
* 神機妙算劉伯溫(2015年)
* [[朱元璋 (2006年電視劇)]]
== 参考文献 ==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