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苏格拉底

移除 1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sup>上标文字</sup>[[File:苏格拉底.jpg|缩略图|右|[http://www.sohu.com/a/191790997_372505 原圖連結]]]
'''苏格拉底'''(希臘文:{{lang|el|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lang|la|Socrates}},{{bd|前470年||前399年||S}}),[[古希臘哲学家列表|古希臘哲学家]],和其學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记述于后来的学者(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柏拉图的《对话》一书记载了苏格拉底在伦理学领域的贡献。
身為[[古雅典|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原因是不相信神)判處死刑。儘管他曾獲得逃亡離開雅典的機會,但蘇格拉底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古雅典|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File:David - The Death of Socrates.jpg|left|thumb|300px|[[蘇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卫]]所繪(1787年)。]] 蘇格拉底的一生開始於[[伯里克利]]统治的[[古雅典|雅典]]黄金时期,結束於雅典的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倒台后的时期)。當時雅典正試圖穩定局面並消除戰敗的羞恥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勸誘下,雅典的法庭以不虔誠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審判蘇格拉底。當時希臘人的文化把天神和女神視為是保衛城邦的重要角色(舉例而言,雅典便是以其保護神[[雅典娜]]為名)。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戰敗被人解釋為是雅典娜對雅典市不敬神的懲罰,而補救的辦法就是懲罰那些質疑雅典娜或其他天神的人。在《[[苏格拉底的申辩|申辯篇]]》裡蘇格拉底堅持這次審判是完全錯誤的。
依據柏拉圖《申辯篇》裡所記載的審判記載,蘇格拉底的「罪行」開始於他的朋友{{en-link|凱勒豐|Chaerephon}}在[[德尔斐]]的神諭處詢問是否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神諭處的回答則是否定的。蘇格拉底解釋這個答案是另一個謎題—要他開始尋找比他更聰明的人。他質問雅典的人們有關他們對於至善、美麗、和美德的看法,發現他們虽然自以為知道很多,实则根本一無所知。蘇格拉底於是總結道:他比其他人聰明的地方僅只在於他承認到他什麼也不知道。蘇格拉底的智慧使得當時那些被他質疑愚蠢的雅典政治人物轉而對付他,導致了這場不敬神的審判。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