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呂赫若

移除 77 位元組, 5 年前
生平
==生平==
呂赫若出身地主家庭,因此接受新式教育與新式思想,並在15歲時考上台中師範學校。在1934年[[ 台中師範學校]] (今[[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畢業後,出任[[ 新竹州]] 峨嵋公學校(今峨嵋國小)[[ 訓導]] (日本舊制教員職階)。但因語言不通,1935年轉調[[ 臺中州]] 營盤公學校(今[[ 南投縣]] 營盤國小)訓導,也在此時開始寫作生涯,發表第一篇[[ 日文]] 小說「牛車」而成為文壇矚目對象,被譽為「文學天才」。也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紹到[[ 中國大陸]] 的作家之一。1938年任臺中州潭子公學校(今[[ 臺中市]][[臺中市潭子區潭子國民小學| 潭子國小]] )訓導。
1939年,呂赫若入日本東京武藏音樂學校聲樂科,並參加東寶劇團,演出歌劇「詩人與農夫」,展開約一年多的舞台生涯,但最後因病作罷。1942年回到[[台灣]]並且加入[[張文環]]的《台灣文學》擔任編輯,後擔任興南新聞記者。呂赫若在戲劇、音樂與文學方面也頗有造詣,而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不過他還是­最鍾情於文學的創作;二戰結束之後,呂赫若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台中分團籌備處股長,但不久後便出任《[[人民導報]]》[[記者]],挖掘戰後台灣政治經濟的黑暗面。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