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爱萍

增加 138 位元組, 5 年前
受命国防建设工作
[[File:张爱萍1.jpg|有框|居中|center|[http://photocdn.sohu.com/20110830/Img317779193.jpg 原图链接] [http://tv.sohu.com/20110830/n317779191.shtml 来自搜狐网]]]
| 图像说明 = 张爱萍故居 |center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爱萍同志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1955年12'''月,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自'''1959年9'''月,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的关键时刻,他深入全国各地的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并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指导性意见。'''1964年2'''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style="text-indent:2em;">“文化大革命”中,张爱萍同志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左腿致残。但他刚直不阿,正气凛然,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75年3'''月,他复出后任国防科委主任,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领导制订并组织实施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p>
 
[[File:张爱萍2.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photocdn.sohu.com/20150112/mp674344_1421037545896_7.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674344_100539 来自搜狐网]]]
<p style="text-indent:2em;">'''1977年3'''月后,张爱萍同志再次复出,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兼任中央专委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他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大力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他集中精力抓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创造性地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1980年5'''月,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委科装委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同年'''11'''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强调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走民富国强的路子。他建议并组织领导了我军机械化集团军试点工作;加强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并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潜地导弹和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他十分重视我军信息化建设,对“银河”巨型计算机、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给予极大支持。他倡导“保军转民”工作,为秦山核电站等重大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出访了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和对外国防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军与世界各国军队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他积极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国防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p>
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