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傷齒龍科

移除 16 位元組, 3 年前
生理特徵
==生理特徵==
傷齒龍科恐龍是群體型小到中型的獸腳類恐龍,體重在100公斤以內;體型最大的是傷齒龍,而體型最小的是近鳥龍,同時也是體型最小的恐龍之一。相對於其他獸腳類恐龍,牠們擁有較長後肢;牠們的第二腳趾擁有可收縮的大型、彎曲趾爪,類似[[馳龍科]]的鐮刀狀趾爪。然而,傷齒龍科的趾爪並未如馳龍科的那樣大型、彎曲;在某些例子裡,這些趾爪無法收縮到同樣程度,也無法在行走時遠離地面。至少有某一種傷齒龍科恐龍,[[ 無聊龍]] ,牠們的第二趾爪筆直,行走時無法遠離地面。
傷齒龍科恐龍的獨特處在於牠們的大型腦部,可與現代的無法飛行鳥類相比。牠們的[[眼睛]]相當大,方向往前,顯示牠們擁有相當好的立體視覺。傷齒龍科恐龍的耳部在獸腳類恐龍中相當獨特,牠們擁有異常大的中耳空間,顯示牠們擁有準確的聽力。中耳空間接近[[鼓膜]],有助於偵測低頻率的聲音。傷齒龍科恐龍的耳朵位置並不對稱,頭顱骨兩側的耳朵位在不同的高度,這個特徵只有某些[[貓頭鷹]]才有。耳部的極度特化顯示傷齒龍科恐龍以類似貓頭鷹的方式來獵食,使用聽力來確定小型獵物的位置。
雖然大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傷齒龍科恐龍是[[ 肉食性]] 掠食動物,但某些物種(尤其是傷齒龍)的小型、粗糙邊緣牙齒,以及U形頜部,顯示某些物種可能是[[ 雜食性]] [[ 草食性]] 動物。傷齒龍科的大型鋸齒邊緣,令人想起現存[[鬃蜥]]的牙齒形狀。相反地,少如物種如[[拜倫龍]],擁有眾多的針狀牙齒,相當適合獵食小型動物,例如:[[鳥類]]、[[蜥蜴]]、以及小型[[哺乳類]]。牙齒的其他特徵,例如邊緣鋸齒的形狀、以及表面的溝痕,現代[[肉食性]]動物也有這些特徵。
目前還沒有傷齒龍科獵食行為的直接證據,但近年理論指出,傷齒龍科的長後肢、較小型的鐮刀狀趾爪(相對於[[馳龍科]]),顯示牠們是善於行走的動物;而牠們在獵食時,可能使用腳掌、趾爪將獵物壓在地上。根據傷齒龍科的[[蹠骨]]、[[跗骨]]、趾爪比例,顯示牠們的後腳行動敏捷、但力量較小,可能比較適合捕抓、壓制較小型的獵物。傷齒龍科、馳龍科可能分別佔據不同的生態位,馳龍科的速度較緩慢、較為強壯,可能獵捕較大型的獵物<ref name=fowleretal2011>Fowler, D.W., Freedman, E.A., Scannella, J.B., and Kambic, R.E. (201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8964 The Predatory Ecology of ''Deinonychus'' and the Origin of Flapping in Birds.] {{Wayback|url=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8964 |date=20150102175749 }}" ''PLoS ONE'', '''6'''(12): e28964. {{doi|10.1371/journal.pone.0028964}}</ref>。
72,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