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牛克诚

增加 1,50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牛克诚作品12.jpg|350px|缩略图|右|'''牛克诚作品'''[http://www.china-shjyx.com/uploads/allimg/140303/5-140303144629.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7%89%9B%E5%85%8B%E8%AF%9A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89%9B%E5%85%8B%E8%AF%9A%EF%BC%8C%E4%B8%AD%E5%9B%BD%E8%89%BA%E6%9C%AF%E7%A0%94%E7%A9%B6%E9%99%A2%E7%BE%8E%E6%9C%AF%E7%A0%94%E7%A9%B6%E6%89%80%E5%89%AF%E6%89%80%E9%95%BF%E3%80%81%E7%A0%94%E7%A9%B6%E5%91%98%E3%80%81%E5%8D%9A%E5%A3%AB%E7%94%9F%E5%AF%BC%E5%B8%88%EF%BC%8C%E4%B8%AD%E5%9B%BD%E5%B7%A5%E7%AC%94%E7%94%BB%E5%AD%A6%E4%BC%9A%E5%89%AF%E4%BC%9A%E9%95%BF&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新浪网 - blog.sina.com.cn/s... - 2012-7-12</ref> 、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印社理事等<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7%8E%B0%E4%BB%A3%E5%B7%A5%E7%AC%94%E7%94%BB%E9%99%A2%E5%89%AF%E9%99%A2%E9%95%BF%E3%80%81%E4%B8%AD%E5%9B%BD%E7%BE%8E%E6%9C%AF%E5%AE%B6%E5%8D%8F%E4%BC%9A%E4%B8%AD%E5%9B%BD%E9%87%8D%E5%BD%A9%E7%94%BB%E7%A0%94%E7%A9%B6%E4%BC%9A%E5%89%AF%E4%BC%9A%E9%95%BF%E3%80%81%E5%8C%97%E4%BA%AC%E5%BD%93%E4%BB%A3%E4%B8%AD%E5%9B%BD%E4%B9%A6%E7%94%BB%E7%A0%94%E7%A9%B6%E4%BC%9A%E5%89%AF%E4%BC%9A%E9%95%BF%E3%80%81%E5%8C%97%E4%BA%AC%E5%8D%B0%E7%A4%BE%E7%90%86%E4%BA%8B%E7%AD%8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印社理事等],搜狐, - 2020-7-24</ref> 。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印社理事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牛克诚
'''中文名称 : 国籍中国[[牛克诚]]'''
民族 出生地辽宁抚顺'''国 籍 : 中国'''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   : [[辽宁]]。[[抚顺]]''' ''' 出生日期 : 1961年'''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历史系'''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历史系
==个人简介==
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1994至97年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画家]])在日本学习日本画技法并从事绘画创作。
 
绘画作品入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十届全国美展”、“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重要美术展。担任全国第四、五、六、七、
 
八届工笔画大展,首届全国重彩画展,首届全国岩彩画展的评委或学术主持;策划并主持“在日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研讨
 
会”、“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等;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及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工
 
笔画学会联合颁发的“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第6届国家图书奖、全国优
 
秀艺术图书一等奖;出版《牛克诚写意山水》、《牛克诚山水画作品集》等。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选拔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
 
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色彩学”项目主持,担任文化部高级职
 
称评委,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
 
京印社理事等。
 
牛克诚的“新青绿山水”是基于当代文化而对古典青绿山水的再阐释,它用中国传统的色彩经验与技巧,表达当代人的山水情怀,具有令人
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欣喜与陶醉的视觉美感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它创造性地将古典的配色方案与现实的色彩感受融合起来 获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 精妙地演绎出 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1994至97年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 家)在日本 色彩美 习日本画技法并从事绘画创作。的写意
绘画作品入展“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及“十届全国美展”、“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重要美术展 性与音乐性 担任全国第四 它用工细的线条 五、六、七、八届工笔画大展,首届全国重 精微的色 画展 首届全国岩彩 以及透明 评委或学术主持;策划并主持“在日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研讨会”、“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 套染操作 ;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及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 构成的具有原创性 “首届中国美术奖” 技法体系 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 充分明证并诠释了 中国 工笔 学会联合颁发 的“ 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 绘画 -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第6届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出版《牛克诚写意山水》、《牛克诚山水画作品集》等。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性”。浓丽焕烂的色彩 博士生导师, 明丽宜 事部、科技部 的景境 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选拔 富丽峥嵘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精神气象 享受国务院颁发 以及具有积极性质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色彩学”项目主持,担任 文化 部高级职称评委 寓意等 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出一个阳光灿烂时 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印社理事等。的人们对于山
牛克诚的“新青绿山水”是基于当代文化而对古典青绿山水的再阐释,它用中国传统的色彩经验与技巧,表达当代人的山水情怀,具有令人欣喜与陶醉的视觉美感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它创造性地将古典的配色方案与现实的色彩感受融合起来,精妙地演绎出中国画色彩美学的写意性与音乐性。它用工细的线条、精微的色彩,以及透明画法的套染操作等构成的具有原创性的技法体系,充分明证并诠释了中国画的“绘画性”。浓丽焕烂的色彩、明丽宜人的景境、富丽峥嵘的精神气象,以及具有积极性质的文化寓意等,表现出一个阳光灿烂时代的人们对于山 水的记忆、感受与想象,为人们带来观赏时的欢愉情绪与文化亲切感。牛克诚的“新青绿山水”,穿越古典与当代,让山水画呈现出历史的   厚重与当下的鲜活。这一切使他成为当代中国工笔重彩山水画的重要代表。[1]
工作
==成绩==
牛克诚研究员多年从事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研究,主持了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传统色彩学》项目。其学术专著   《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至2003年   度科研成果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同时从事重彩画创作,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颁发的“重彩画研究与创作特别成就   奖”。 牛克诚研究员撰写的《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专著是国内外艺术史学界的第一部中国色彩绘画通史。   它以“色彩”这一全新视点审视中国绘画,用“样式与风格”的笔法描绘出色彩中国画“语言的历史”。 它用缜密的研究,剖析了中国古   代绘画中色彩语汇的内部结构,阐明了它与水墨语汇的彼此消长,并进而探寻了色彩绘画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发展演进的内在理路。 它用作   品分析与语义考证相结合的手法,梳理了有关色彩绘画诸多概念的含义及流变;在“细读原典”中,钩沉了许多久被淹没的绘画史实,为中   国色彩绘画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它用审慎的眼光重新考察中国绘画史,对画史上有关“文人”、“笔墨”、“写意”及“书法   性”等成见,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它以超越画史传统认识的胆识,重新评价了一些画家、作品及绘画现象,并提出了对整个中国古典绘画发   展史的认识体系。 它以独特而敏锐的思考,提起了许多具有进一步探究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开启了中国色彩绘画研究的未来想象空间。   因此,这部学术著作,对于中国绘画色彩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创造的价值。
==发表论文==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