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聊斋志异

增加 3,6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聊齋誌異》尚有其他題材,如「勞山道士」寫好逸惡勞,「畫皮」寫惡鬼害人的伎倆;「黃九郎」寫[[斷袖]]之癖;「嬌娜」寫朋友之義;「張誠」寫兄弟之愛;「阿繡」寫男女互戀之愛;「堪輿」寫風水迷信;「仇大娘」寫仗義行為;「田七郎」寫獵人俠義;「促織」寫鬥蟋蟀的悲喜劇;「羅剎海市」寫海上奇遇記;「偷桃」「口技」寫民間藝人的絕技。「公孫九娘」寫清初鎮壓起義軍的慘烈,「於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東鬼,多葬南郊。」,堪為史筆。<ref name="前言">{{cite web |url=https://www.wattpad.com/559896274-聊齋志異-前言 | title= 聊齋志異-前言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Wattpad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1-24}}</ref>
 
==版本==
*半部手稿本(解放初发现,曾影印出版),乃作者修订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原作面貌,可惜仅存 203篇(《猪婆龙》重出文不计),约当原稿之半。稿本中有作者手录的王士祯评语。
 
*乾隆十六年(1752),历城[[张希杰]](别号练塘)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是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此本共12卷,有目488篇,但有目无文者凡14篇,实有文474篇。此本也附有王士祯评语。
 
*与铸雪斋抄本同时,另有一种《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1963年发现,已影印出版)。其底本当是作者的另一稿本,并参照其他抄本作了校对、复核。此本共有文474篇(《王桂庵》、《寄生附》合为一篇)。这是现在所见到的最完整的两个早期抄本,对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
 
*现存最早的《聊斋志异》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刻的[[青柯亭]]本。其“弁言”和“例言”,记述了底本的来源和刻者所作的工作。书共16卷,凡 431篇。篇目虽不完全,但重要的篇章都已包括在内。其文字的更定,亦有可取者。青柯亭本出后,一般通行本都据此翻印。此本也有几种内容互有歧异的本子,一种是文目不全本,即比一般赵本少文10余篇,少目40余条;一种是刊有[[鲍迁博]]《刻书纪事》和“杭油局桥陈氏”书牌的本子;还有一种本子则无“纪事”和书牌。此本亦附有王士祯评语,并在某些篇后附有有关的附录。次年,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又有[[王金范]]刻本刊行。这是一个“册繁就简,分门别类”的选辑本,共18卷,分26门,收文270余篇。此外,尚有同文书局绘图本,其特点是在赵本附录之外,又加了一些有关附录。至于别种版本,如乾隆三十二年福建[[李时宪]]刻本、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刻本以及小艺山樵精选本等,其文字大同小异。
 
*《聊斋志异》的注解本,通行的有[[吕湛恩]]、[[何垠]]两家。吕注原为单刻,有道光五年(1825)刻本。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东五云楼刻本始将吕注与《志异》原文合刻,后又有广百宋斋和同文书局绘图本。何注有道光十九年(1839)花木长荣之馆刻本,又有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评注合刊本。两种注本,指明典故,诠释字义,都给读者阅读《聊斋志异》以很大便利。但吕注较为详赡谨严,错误较少;何注则嫌芜杂,错误较多。
 
*《聊斋志异》尚有多种拾遗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由[[张友鹤]]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编定为12卷,合共491篇(其中“又”篇和附则,均属正文,不作一篇计),连同附录9篇,较通行本增补近70篇,采录宏富,是目前较为完备的一个本子。<ref name="三秋書閣">{{cite web |url=http://www.809803.com/gdwx/lzzy/001.htm | title=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简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三秋書閣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1-24}}</ref>
 
==藝術成就==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ref name="讀國學"/>
 
 
== 參考來源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