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蔡仁厚

增加 3,27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蔡仁厚 | 图像 = File:蔡仁厚.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12/W0…”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蔡仁厚
| 图像 = [[File:蔡仁厚.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200912/W020100511619435425469.jpg 原图链接]]]|
| 出生日期 = 1930年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籍贯 =江西省雩都县
| 职业 =教授,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 母校 =
}}
'''蔡仁厚'''(1930年-)生于江西省雩都县,现居于 台湾台中市。 1970年起历任台湾文化大学、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2000年退休,2004年特聘为东海大学首届荣誉教授。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师承牟宗三,曾撰写《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并代表《牟宗三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撰写总序。 著作等身,于陆、港、台三地均有著作刊行,其中《王阳明哲学》、《孔孟荀哲学》并有韩文译本出版。
== 学术专门领域 ==
先秦儒学

宋明理学

中国哲学史

== 思想概述 ==
对先秦儒家哲学知析论:主要是对孔子、孟子、荀子三家哲学之基本纲领义理,做统括性的疏导说明。

对宋明理学之讲述:则分南、北宋到明代阳明学,体系性地加以讲述。

大体系延续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之脉络,再加阐述辨析。

对中国哲学史之阐论:对于中国哲学之源流、特质、学术史之分期、研究方法、哲学思想之介绍、阐述、系统分判、发展路向均有论列。

对儒家学术与中国现代化之提倡:阐述儒家"民本、民贵"思想、"开物成务"、"格物致知"与现代民主、科学思想之连续性与贯通性。

== 专书著作 ==
=== 六七十年代 ===
《家国时代与历史文化》,1960,香港,人生

《孔门弟子志行考述》,1967,台北,商务

《儒家哲学与文化真理》,1971,香港,人生

《王阳明哲学》,1974,台北,三民 1996,韩译版印行,译者黄甲渊

《宋明理学.北宋篇》,1977,台北,学生

《墨家哲学》,1978,台北,东大

=== 八十年代 ===
《宋明理学.南宋篇》,1980,台北,学生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1982,台北,学生

《孔孟荀哲学》,1984,台北,学生 1998,韩译版印行,译者千炳敦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1987,台北,文津

《熊十力先生学行年表》,1987,台北,明文

《中国哲学史大纲》,1988,台北,学生

=== 九十年代 ===
《儒家心性之学论要》,1990,台北,文津

《儒家的常与变》,1990,台北,东大

《中国哲学的反省与新生》,1994,台北,正中

《牟宗三先生学思年谱》,1996,台北,学生

《论语人物论》,1996,台北,商务

《孔子的生命境界》,1998,台北,学生

《牟宗三-中国历代思想家丛刊》,1999,台北,商务

《蔡仁厚教授七十寿庆集》,1999,台北,学生

=== 2000年后 ===
《哲学史与儒学评论》,2001,台北,学生

《新儒家与新世纪》,2005,台北,学生

《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2006,北京,人民

《中国哲学史》 (上下册),2009,台北,学生

词条标签: 学者 国学大师 新儒家 蔡仁厚 于都人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