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彭述之

增加 3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个人简介==
'''彭述之'''(1894—1983),又名张次南,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于邵阳隆回三都转角丘(今隆回县中团乡转角丘村)。小时读私塾,后入宝庆县中求学。在校组织学生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反对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中学毕业后任教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参加了“五四”运动。民国9年(1920)秋,先后在长沙、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0年转为中国0党员。是年受派前往莫斯科,先后在红军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在莫斯科担任0旅苏支部-。参加过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工人大会,还以苏联0员资格参加莫斯科的市区代表大会。<br>
==主要事迹==
  民国13年,彭以0中央代表的资格和李大钊一同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同年8月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担任过《新青年》主编。在次年党的“四大”会议上,他被选为0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兼任中央宣传部主任(部长)和<向导》周报主编。在此期间,他给家乡寄回《0》、《向导》、《政治周刊》等刊物,宣传马列主义,鼓励亲友投身革命。民国16年,彭执行-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拒不在《向导》上刊登毛泽东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同年参与领导上海-,失败后,同-组成反对派运动,公开进行反党活动。民国18年11月15日,0中央批准江苏省委关于开除彭述之等人党籍的决定。以后,他成为托洛茨基分子,同-、刘仁静及其他托派分子一起,组成所谓“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在上海设立中央机关,出版刊物《火花》。<br>
[[File:彭述之选集.jpg|缩略图|右]]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