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园冶

增加 4,99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园冶'''》,中国传统文人园造园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国最早的造园艺术专著。计成著。明崇祯甲戌年 (1634)刊行。1931年…”
《'''园冶'''》,[[中国]]传统文人园造园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国最早的造园艺术专著。计成著。明崇祯甲戌年 (1634)刊行。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内容简介==

本书[[城市]]建设出版社版为一册,包括3卷10章,文前有陈植重印园冶序、朱启钤重刊园冶序、阚铎的园冶识语、阮大铖的冶叙、作者的自序、郑元勋的题词等。书末有作者写的跋。全书约4.6万字,插图233幅。每一章前都有一段总括的文字,概述基本原则。

第1卷前有兴造论和园说2篇,是本书之理论精华。指出了造园师在造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对选地及诸园林要素的布局、景观联系等必须贯穿诗情画意原则,达到闲情逸致的情趣。第1章相地,分别对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阐述了其环境特征及布局要点,如指出山林地最宜造园,有高凹曲深,“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优点。第2章立基,阐述了园林建筑点及体布置的[[艺术]]原则,指出首先确定厅堂位置,然后配其他建筑的方法,并分别对厅堂基,楼阁基、门楼基、书房基以及亭榭、廊房、假山的方向位置的经营,提出了布局的原则。第3章屋宇,在概述了园林建筑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后,分别阐述了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广、廊等不同建筑形式的涵义、功能及艺术处理的方法。此章并附有常用的木构架形式的图式。第4章装折,首先指出了建筑装修的艺术处理应在 “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还定端方” 的原则,然后分别阐述了屏门、仰尘 (天花)、&14783;槅、风窗的处理方法,并附有各种门窗图式。

第2卷专论了适用于[[园林]]中的栏干形式,提出了 “简便为雅”的原则,分类列图,归纳成笔管式、环式、套方式等14种。

第3卷,总第5章门窗,列出了各种门窗图式31种。第6章墙垣,概述了可用的不同材料,指出形式上以“从雅遵时,令人欣赏”的原则,并列出了不同墙垣的图式。第7章铺地,概述了不同环境的适用铺地材料和形式,并分述了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的适用场所和基本形式。第8章掇山,概述了堆叠假山的施工方法、构造技巧、构图、意境表现等要点,如指出 “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 构土成岗,不在石形之巧拙”的原则。并分别概述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的筑造方法。第9章选石,指出了选石之原则为 “识石之来由,询山之远近,石无山价,费只人工” 的道理,分别简述了太湖石、昆山石等16种石材的产地、质地、色泽、采集方法、造园应用等。第10章借景,以文学体裁对构成园林景观的各种要素,如[[季节]]、林泽、竹树、花木、飞鸟、轻风、落叶、虫鸣、青天、明月、夕阳……等进行了描写,指出了 “因借无由、触情俱是”的主观特征,并归纳为远借、隣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类型,本篇为全书的精华之一。

本书采用骈四骊六的文体,引用的典故较多,用词也较艰涩,致使读者较难读懂。198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植撰写的校注并译成白话文的 《园冶注释》。

==作者简介==

计成 (1582—?),字无否,号否道人,[[明代]]江南造园家,自幼擅长绘画,工诗,绘事之外从事造园,传食于朱门间,曾为常州吴玄造东第园、为仪征汪士衡造寤园、为扬州郑元勋造影园等。

==工具书的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ref>[http://www.rmsznet.com/video/d187756.html 工具书,绝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人民数字联播网,2020-05-13</ref>。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ref>[https://www.docin.com/p-1459297077.html 工具书的特征],豆丁网,2016-02-17</ref>。

==视频==
===<center> 园冶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好消息!《园冶注释》和《茶典》获奖“世界最美的书”</center>
<center>{{#iDisplay:r0824iv22h4|560|390|qq}}</center>

<center>作品《园冶》</center>
<center>{{#iDisplay:u08493lxds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716,2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