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吐露港公路

增加 44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吐露港公路長11.3公里,共有4個交匯處。[[馬料水]]交匯處與[[2號幹線]]交匯,而[[完善路]]、[[達運道]]、[[大埔太和路]]和[[林錦公路]]的交匯處則接駁大埔區內道路。公路由[[沙田馬場]]開始,沿[[吐露港]]西岸、[[港鐵]][[東鐵綫]]旁的7公里的海堤,直達大埔元洲仔。接著的路段長4.3公里,由元洲仔起,經大埔西及南面的山坡繞過[[大埔新市鎮]]至泰亨鄉。由於重型機器難以開進途中之深谷,故此段部分橋樑須以「[[分段曳進法]]」建造。公路於[[林錦公路]]交匯處之前終止,連接[[粉嶺公路]]。
==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歷史=={|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white; margin: 0 auto; width: auto;" ! 交通 大埔、粉嶺及上水等新市鎮在70年代後期陸續發展,政府在1980年動工興建一條連接這些新市鎮的高容車量道路──新界環迴公路。環迴公路的主要部分,是在1982年施工的吐露港公 線列表|-|;[[ 香港巴士|巴士]1]{{九龍新界巴士簡單列表|43P|72X|73P|73X|74B|74C|74D|74E|74F|74P|74X|75X|263C|264R|265S|270A|270B|270C|270D|270P|270S|271|271B|271P|271S|271X|272E|272P|272X|273C|273P|274|274P|274X|277A|277E|277P|277X|278A|278P|278X|869|872X|N73|N271|T74|T277|W3}}{{ ,主要是沿介乎 埔至沙田一段吐露港海岸線,建造一條高速公路,並且利用另一條公路──沙田路,把吐露港公路和獅子 巴士簡單列表|A47X|E41|E43|N42A|N42P|NA47}}{{過海 隧道 巴士簡單列表|178R|307|307A|307P|373|673|673P|678|900|907B|907C|N307|N373}};巴士 (只限指定日子服務){{ 連接起來,使大埔往來 九龍 新界巴士簡單列表|271R|869|872X|R270|R271}}{{過海隧道巴士簡單列表|R307|R673|R678}};[[香港小巴|專線小巴]]{{新界專線小巴簡單列表|26|27|27A|27B|58S|501S|616S|806A|806B}}|}更為方便。
吐露港公路連接大埔和沙田的一段在1985年中竣工,當局在同年8月30日刊憲將全段吐露港公路命名[2],並在9月25日下午一時正式通車。[3]九巴在翌日開辦首兩條吐露港公路巴士路線72X和74X。半年後,於1986年2月28日開辦75X線,1987年4月7日再開辦73X線,這些來往大埔的特快路線一開辦便獲得上佳評價,客量不斷上升,更取代大埔公路巴士線的地位。
 
至於北區方面,九巴在1986年4月7日開辦70X線,這條線是九巴突然構思、未曾於之前任何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提及的路線。當時70X線繞經大埔,因此大埔至林村一段的吐露港公路尚未有常規巴士路線途經。後來在北區、大埔區議會與運輸署的施壓下,至1989年4月17日,70X線不再途經大埔,並增闢71X線,不過後者本身客量不高,在1991年已經停辦。
 
隨著中港兩地商貿日趨頻繁,過境交通行車量與日俱增,路政署在1999年3月開始,把元洲仔交匯處至馬料水交匯處之間一段吐露港公路,由雙程三線擴闊為四線行車,以應付需求。
 
全港首條單車徑於1981年啟用,由沿吐露港公路伸展至大埔,加上沙田區內多個屋邨和屋苑均有單車通道互相連接,單車徑網絡至今已頗具規模。
==擴闊工程==
===1999年擴闊工程===
==參考==
<references/>
吐露港公路通車初期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於2003年完成擴闊馬料水至元洲仔之間一段為四線雙程,以應付每日高達10萬架次的車流量。而元洲仔至粉嶺公路的一段亦於2014年年末完成擴建工程,現時吐露港公路已接近全面擴闊為4線雙程分隔公路,當中大埔部份的高架路段更成為香港最新落成的4線雙程高架車路,是香港3條多達8線的高架路之一(另外兩條分別位於[[東區走廊]]及[[青葵公路]])。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