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雪莱

增加 7,082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内部链接,调整图片,调整视频,
=='''珀西·比希·雪莱'''==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珀西·比希·雪莱
| 圖像 = [[File: 雪莱11爱的哲学》.jpg|无框|右|缩略图|center|[https://wwwtimgsa.diyituibaidu.com/content-1531030739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776801606&di=bc79e19cc986032cdb38a181d9be62e3&imgtype=0&src=http%3A%2F%2Fs9.rr.itc.74251655cn%2Fr%2FwapChange%2F201610_26_9%2Fa26zn481275930716596.htmljpg 原图链接]  [http://pic5m.nipicsohu.com/20100111n/471339595/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mv=3&partner=olympic 原图链接来自搜狐]]]| 圖像說明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792|08|04}} <!-- 逝世用: {{Birth date|1822|07|08}} -->| 出生 逝世 日期 = 公元1792年8月4 {{Death date and age|1822|07|08|1792|08|04}} <!-- 死亡 —公元1822年7月8 期在前, 出生 期在后 -->
| 國籍 = 英国
| 外文名 =Percy Bysshe Shelley
| 職業 = 作家 </br> 学者| 知名原因 = 创作大量浪漫主义诗歌 </br> 构想了理想社会的雏形 </br> 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的独立 </br> 预言希腊的独立| 知名作品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r> 《西风颂》 </br> 《致云雀》 </br> 《云》</br> 《无神论的必然》</br> 《麦布女王》</br>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r> 《倩契》</br> 《西风颂》</br> 《扎斯特洛齐》
}}
'''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珀西·比希· 雪莱 生于 '''(''' 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 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 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 元1822年7月8 由于散发《无神论 '''),[[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 必然》,入学不足 英语诗人之 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 《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 人、第一位社会主义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 《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 政论 《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 、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 视频 ==
1792年8月4日 英国诗人雪莱诞辰
{{#ev:youku|XNzUwNTk5Mzcy|alignment=left}}
''' == 人物 生平'''简介==
1792年8月4日, [[ 佩西·比希·雪莱 ]] 生于 [[ 英国 ]] 苏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 [[ 菲尔德·普莱斯 ]] 一个世袭从男爵的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陈腐庸俗, [[ 雪莱 ]] 自幼与父母不亲,后有四妹及一弟。 [[ 雪莱 ]] 六岁时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
1800年,作讽刺诗《一只猫咪》,此为 [[ 雪莱 ]] 诗全集中所载雪莱最早的一首诗作。
1802年,入萨昂学校(SionHouseAcademy ),该校在勃兰特福德 (Brentford)附近。
1804年, [[ 雪莱 ]] 被送到伊顿贵族学校,并在此度过了六年的中学生活。伊顿公学在当时有一些在现代社会看来粗俗野蛮的规矩,比如,低年级学生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仆”或奴隶。每个“学仆”要替他的“宗主”铺床叠被,刷衣刷鞋,如不服从,均要接受处罚。但身体瘦弱的 [[ 雪莱 ]] 却以他的激烈反抗的形式表示了他的不予服从,以至得了一个“疯子”的外号。
[[ 雪莱 ]] 在该校近六年,处境极坏。他在萨昂学校时即受同学辈欺侮,至伊顿更甚。只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同学豪立戴(W.S.Halliday)同他友善,据豪立戴回忆,雪莱在伊顿确实备受贵族子弟同学辈欺凌;但雪莱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众超群。
[[ 雪莱 ]] 在伊顿除读葛德丈著作外,读卢克莱修(Lucretius),普里尼(Pliny),美国法兰克林及法国卢梭等百科全书派、孔多塞、英国潘恩等人 书,也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近人金一海尔(King—Hdle)著 [[ 《雪莱著作及思想》 ]] 一书中有一章详述雪莱对自然科学的钻研,及在这方面所受教育。
  1810 1810 年10月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 该年4月在伊顿时己出版与其妹合著之小说 [[ 《扎斯特洛齐》 ]] (Zastrozzi),9月出版 [[ 《维克多和卡齐尔诗集》 ]] ,始有特色。 入牛津后,于11月出版 [[ 《玛格雷特·尼柯尔逊遗篇》 ]] ,12月出版 [[ 《圣·伊 尔文,或罗西克洛辛》 ]] 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年3月25日因刊行 [[ 《论无神论的必然性》 ]] 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 [1] 。他在牛津仅住了数月。3月26日离校。 8月28日与 [[ 哈丽特·威斯布鲁克 ]] 结婚。11月住凯斯维克(Keswick),迂骚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与黑奇纳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件往还甚多,大部分谈哲学、政治问题,谈为理想而牺牲个人的生命等。<ref>[https://www.britishlibrary.cn/zh-cn/authors/percy-bysshe-shelly/   珀西·比希·雪莱] .大英图书馆官方中文网站“探索英国文学”</ref>
1812年1月 , [[ 雪莱 ]] 同葛德文通信。2月12日一4月4日赴 [[ 爱尔兰 ]] 进行政治活动,在都柏林刊布 [[ 《告爱尔兰人民书》 ]][[ 《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 ]] [[ 《人权宣言》 ]] 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会上公开发表演讲,谈天主教徒解放等问题。 6月—8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 [[ 《效艾棱巴罗勋爵的信》 ]] ,并刊行。写作 [[ 《麦布女王》 ]] 长诗。10月在伦敦见葛德文。
1813年2月完成《麦布女王》长诗及散文注释(同年复印成,未公开发行)。同月离特雷玛多克(Tremadoc),第二次访问爱尔兰(至克 伊拉内Kiltarney,柯克Cork 等地)。4月在伦敦。7月—10月在贝尔克夏亚的勃拉克内尔(Bracknel1,Berkshire)。10月—12月在 [[ 爱丁堡 ]] 。12月在温莎(Windsor)定居。共后往还于勃拉克内尔和伦敦之间。{{Infobox person|   1814年刊行《驳自然种论》一书。7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日—9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菜茵河一带旅行。   1815年1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月定居温莎 附近的比晓普盖特(Bishopgate)。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 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 姓名 = 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阿拉斯特》长诗一起,均于 下年出版。   1816 年3月,《阿拉斯特》等诗刊行。5月—9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月10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 画家约瑟 特举行婚礼。 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 · 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年2月5日,与诗人济慈(JohnKeats)相识。 3月居马洛(GreatMarlow)。 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 塞弗恩 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 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 发表《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小册子。 1818 年《伊斯兰的反叛》一诗出版。4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月在威尼斯遇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 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 解放 的普罗米修斯 》第一幕,11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 1819年写完《解放了 普罗米修斯 雪莱 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 '''主要作品''' | 抒情诗圖像 = [[File:雪莱.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777406110&di=579cec841e4c451d6774f64f287cb69b&imgtype=0&src=http%3A%2F%2Fi1.hexunimg.cn%2F2013-03-18%2F152170075.jpg   原图链接] 年份  [http://news.hexun.com/2013-03-18/152170071.html 名称 英文名来自和讯网]]]1809年 《爱尔兰人之歌》 The Irishman`s Song 1810年 《战争》 War 《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  1811年 《玛格丽特·尼克尔斯遗稿》 1812年 《魔鬼出行》 The Devil`s Walk 1814年 《写在布雷克耐尔》 Stanza,written at Bracknell 《无题——1814年4月》 Stanzas——April,1814 《致哈莉特》 To Harriet 《致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葛德文》 To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1815年 《无常》 Mutabilty 《死亡》 On Death 《夏日黄昏墓园》 A Summer Evening Churchyard}}
1814年刊行[[ 无题 驳自然种论 Lines]]一书。7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日—9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菜茵河]]一带旅行。
1816年 1815年1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月定居温莎 附近的比晓普盖特(Bishopgate)。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 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 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 日落 阿拉斯特 The Sunset]]长诗一起,均于 下年出版。
1816 年3月,[[ 赞智力美 阿拉斯特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等诗刊行。5月—9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月10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举行婚礼。 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年2月5日,与诗人[[济慈]](JohnKeats)相识。 3月居马洛(GreatMarlow)。 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 作[[《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 写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 发表[[ 勃朗峰 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 Mount Blanc]]小册子。
1818 年[[ 伊斯兰的反叛》]] 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 诗出版。4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月在[[威尼斯]]遇[[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 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解放了 倾覆 普罗米修斯 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第一幕,11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
1817 1819 写完[[ 玛丽安妮 解放了 普罗米修斯 Marianne's Dream]]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作政论[[《从哲学的观点看议会改革》]]未完稿,约二万言。[[曼彻斯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诗篇。名篇[[《西风颂》]]亦成于是年秋。这一年据一般传记家言,是[[雪莱]]最多产的一年。
据[[雪莱]]夫人言,“[[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边。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 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遂以隐晦的语言作[[ 致歌唱的康斯坦 西 风颂 To Constantia,Singing]]等诗预言社会的新生。
1820年1月至比萨。6月至莱航。 [[ 致大法官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 To the Lord Chancellor]]诗集出版。
写[[ 给威廉・ 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诗,此诗为雪莱诗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该年与[[ 雪莱 》 To William Shelley]]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多亲王等人。
同年,西班牙人民起义,迫使国王[[斐迪南]]实施1812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 无题 自由颂 Lines]]。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
1821年2月济慈死。作长诗[[ 死亡 阿童尼(阿多尼) Death]]吊之。[[雪莱]]夫人谓此诗实[[雪莱]]自挽。
作[[ 撒旦挣脱了锁链 为诗辩护 Fragment:Satan broken loose]],答友人[[皮柯克]]的诗论。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由的斗争。卷首题辞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年[[ 给狱中归来 希腊》]]出版。5月1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 朋友》 Fragment: To a Friend relased from Prison一住处。
6月始作长诗[[ 奥西曼迭 生命的凯旋》]],未完。6月20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月8日在回家途中, 》 Ozymandias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覆舟淹死, [[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 [[拜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火葬礼。 <ref>(法)莫洛亚.雪莱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4-119</ref>
1818年 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 致尼罗 暴风雨 To the Nile]]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717/22/699582_395147245.shtml   名扬世界的墓碑墓志铭 ],360doc个人图书馆, 360doc个人图书馆</ref>
《逝》 The Past==主要作品==
</br>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On a Faded Violet抒情诗</br>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年份 !! 名称!! 英文名!! 年份!! 英文名!! 英文名|-| 1809年 || 《爱尔兰人之歌》 || The Irishman`s Song || 1810年|| 《战争》 || War|-| 1809年 || 《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 || - || 1811年||《玛格丽特·尼克尔斯遗稿》 ||-|-| 1812年 || 《魔鬼出行》 || The Devil`s Walk|| 1814年|| 《写在布雷克耐尔》 || Stanza,written at Bracknell|-| 1814年4月 ||《无题——1814年4月》 ||Stanzas——April,1814 || 1814年4月|| 《致哈莉特》 || To Harriet|-| 1814年4月 || 《致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葛德文》 || To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 1815年|| 《无常》 || Mutabilty|-| 1815年 || 《死亡》 || On Death || 1815年|| 《夏日黄昏墓园》 || A Summer Evening Churchyard|-| 1815年 || 《无题》 || Lines || 1816年|| 《日落》 || The Sunset|-| 1816年 || 《赞智力美》 ||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1816年|| 《勃朗峰》 ||Mount Blanc|-| 1816年 ||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 ||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 || 1817年|| 《玛丽安妮的梦》 || Marianne's Dream|-|1817年 || 《致歌唱的康斯坦西亚》 || To Constantia,Singing || 1817年|| 《致大法官》 || To the Lord Chancellor|-| 1817年 || 《给威廉・雪莱》 || To William Shelley || 1817年|| 《无题》 || Lines|-| 1817年 || 《死亡》 || Death || 1817年||《撒旦挣脱了锁链》 || Fragment:Satan broken loose|-| 1817年 || 《给狱中归来的朋友》 || Fragment: To a Friend relased from Prison || 1817年|| 《奥西曼迭斯》 || Ozymandias|-| 1818年 || 《致尼罗》 || To the Nile || 1818年|| 《逝》 ||The Past|-| 1818年 ||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 On a Faded Violet || 1818年|| 《尤根尼亚山中抒情》 || Lines written among the Euganean Hills|-| 1818年 || 《召苦难》 || Invocation to Misery|| 1818年||《无 题》||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near Naples|-| 1818年 || 《十四行:无题》 || Sonnet || 1818年|| 《致玛丽》 || To Mary|-| 1819年 ||《给英格兰人的歌》|| Song to the Man of England || 1819年|| 《新国歌》 || A New National Anthem|-| 1819年 || 《颂 歌》 || An Ode || 1819年|| 《苍天颂》 || Ode to Heaven|-| 1819年 ||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 1819年|| 《告诫》 || An Exhoratation|-| 1819年 || 《印度小夜曲》 || 《印度小夜曲》 || 1819年|| 《爱的哲学》 || Love's Philosophy|-| 1819年 || 《1819年的英国》 || England in 1819 || 1819年|| 《饥饿的母亲》 || A Starving Mother|-| 1820年 || 《含羞草》 || The Sensitive Plant || 1820年|| 《云》 || The Cloud|-| 1820年 || 《致云雀》 || To a Skylark || 1820年|| 《阿波罗之歌》 || Hymn of Apollo|-| 1820年 || 《潘之歌》|| Hymn of Pan || 1820年|| 《两个精灵:一则寓言》 ||The two Spirits:An Allegory|-| 1820年 || 《秋:挽歌》 || Autumn: A Dirge || 1820年|| 《十四行》 || Sonnet|-| 1820年 || 《久远的往昔》 || Time Long Past || 1820年|| 示例 || 示例|-| 1821年 || 《年岁的挽歌》|| Dirge for the Year|| 1821年|| 《时 间》 || Time|-| 1821年 || 《无 题》 || Lines || 1821年|| 《阿拉伯歌词仿作》 || 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 1821年 || 《阿拉伯歌词仿作》 || 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 || 1821年||《歌》 || Song|-| 1821年 || 《无 常》 || Mutability || 1821年||《闻拿破仑死有感》 || Lines written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Mapoleon|-| 1821年 || 《十四行:致拜伦》 ||Sonnet:Political Greatness || 1821年||《哀济慈》 || Fragment on Keats|-| 1821年 || 《十四行:致拜伦》 || Sonnet ti Byron || 1821年|| 《音 乐》 || Music|-| 1821年 || 《致爱德华・威廉斯》 || To Edward Williams || 1821年|| 《忆》|| Remembrance|-| 1821年 || 《哀 歌》 || A Lament || 1821年||《女催眠师语病人》 || The Magnetic Lady to her Patient|-| 1821年 || 《致珍妮:回忆》 || To Jane :The Recollection || 1821年|| 《写在勒瑞奇海湾》 || Lines written in the Bay of Lerici|-| 1821年 || 《一盏破碎的明灯》 ||Lines || 1821年|| 《我们重逢和分别时不同》 || Lines:We meet not as we parted|}
《召苦难》 Invocation to Misery 《无 题》 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near Naples 《十四行:无题》 Sonnet 《致玛丽》 To Mary 1819年 《给英格兰人的歌》 Song to the Man of England 《新国歌》 A New National Anthem 《颂 歌》 An Ode 《苍天颂》 Ode to Heaven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告诫》 An Exhoratation 《印度小夜曲》 The Indian Serenade 《爱的哲学》 Love's Philosophy 《1819年的英国》 England in 1819 《饥饿的母亲》 A Starving Mother 1820年 《含羞草》 The Sensitive Plant 《云》 The Cloud 《致云雀》 To a Skylark 《阿波罗之歌》 Hymn of Apollo 《潘之歌》 Hymn of Pan 《两个精灵:一则寓言》 The two Spirits:An Allegory 《秋:挽歌》 Autumn: A Dirge 《十四行》 Sonnet 《久远的往昔》 Time Long Past 1821年 《年岁的挽歌》 Dirge for the Year 《时 间》 Time 《无 题》 Lines 《阿拉伯歌词仿作》 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 《歌》 Song 《无 常》 Mutability 《闻拿破仑死有感》 Lines written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Mapoleon 《十四行:政治的伟 Sonnet:Political Greatness 《哀济慈》 Fragment on Keats 《十四行:致拜伦》 Sonnet ti Byron 《音 乐》 Music 《致爱德华・威廉斯》 To Edward Williams 《忆》 Remembrance 《哀 歌》 A Lament 1822年 《女催眠师语病人》 The Magnetic Lady to her Patient 《致珍妮:回忆》 To Jane :The Recollection 《写在勒瑞奇海湾》 Lines written in the Bay of Lerici 《一盏破碎的明灯》 Lines 《我们重逢和分别时不同》 Lines:We meet not as we parted </br> 小说</br>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年份 !! 名称 !! 英文名!! 年份 !! 名称!! 英文名|-| 1810年 || 《扎斯特洛奇》 || Zastrozzi || 1811年|| 《术士圣欧文》 ||St. Irvyne; or, the Rosicrucian|}
1810年 </br> 《扎斯特洛奇》 Zastrozzi长诗</br>
1811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年份 !! 名称!! 英文名 !! 年份 !! 名称!! 英文名|-| 1813年 || 《麦布女王》|| Queen Mab|| 1815年 || 《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灵》) || --|-| 1817年 || 《莱昂和西丝娜》(或《黄金城的革命:预见于十九世纪的一场幻景》) || -- || 1818 || 术士圣欧 罗萨林和海伦》 ||Rosalind and Helen|-| 1818年 || 《伊斯兰的反叛》 || The Revolt of Islam || 1818年||《朱利安和马达洛》 || --|-| 1819年|| 《暴政的假面游行》 || The Mask of Anarchy || 1819年|| 《彼得·贝尔第三》 ||--|-| 1820年|| 《心之灵》 || Epipsychidion || 1820年|| 《阿特拉斯的女巫》 || --|-| 1821年|| 《阿童尼(阿多尼)》 || Adonais || 1820年|| 《致玛利亚·吉斯伯恩》 || --|-| 1820年|| 《阿特拉斯的女巫》 || 示例 || 1822年|| 《生命的凯旋》 || --|} </br>诗剧 </br>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年份 !! 名称!! 英文名 !! 年份 !! 名称!! 英 |-| 1819年||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Prometheus Unbound || 1819年|| 《倩契 St. Irvyne; || The Cenci|-|1820年|| 《暴虐的俄狄浦斯》 || Oedipus Tyrannus, or, Swellfoot the Rosicruciantyrant. A tragedy in two acts ||1821年|| 《希腊》 || Hellas|-| 1822年 || 《查理一世》 ||-- || --|| -- || --|}
长诗</br>论文散文</br>
1{|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柯利修姆遗址》 || 《刺客——一个传奇的片断》 || 《 爱》 || 《伯里克利时代——兼评佛罗伦萨画廊的雕塑》||《论生活》 || 《论来世》|-| 《论死刑》 || 《论古风俗,涉及爱的主题》 || 从哲 论文 学的 观点看议 复兴》 || 《论< 改革 饮篇>》||《道德沉思录》 || 《形而上学沉思录 未完稿,约二万言。曼彻 |-| 《评赫格的<爱历克 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 ·海玛道夫亲王回忆录>》 || 《论基督教》 || 暴政 无神论 假面游行 必然 || 《告爱尔兰人民书 及其他 ||《人权宣言》 || 《为 篇。名篇 辩护》|-| 西风颂》亦成 是年秋。这一年据一般传记 建立慈善 言,是雪莱最多产 协会 倡议》 || 《为夏洛特公主去世告世界书》 || 《驳自然神论——对话录》 || 《 年。种改革的哲学观》|| 《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 ||--|}
==文学特点=={{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圖像 = [[File:无题.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8777682917&di=09582d583f0a00a88f61805a471e7e83&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54384%2F20170206195511-1438597108.jpg%2F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historylemma?lId=64769208&cId=166413288 来自搜狗]]]}}[[ 雪莱 夫人言 ]]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 “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 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在[[《致英国 民与 之歌》]]里严厉斥责英国 统治 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 阶级,把他们叫做雄峰 指出 急切地愿望站在 们是剥削英国 人民 一边 的寄生虫 他计划写一组政治 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播种吧 ——— 因当 别让暴君搜刮 ;寻找财富吧 ———别让骗子起家;纺织吧 ———可别为懒人织棉衣;铸武器吧 ———保护你们自己。除[[《致 英国 人之歌》]]外,他的政治抒情诗还 所谓‘诽谤罪’ [[《暴政 法律压制 假面游行》]] 不可能 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 严正抗议 ”遂以隐晦 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 语言作 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 西风 ]]一首, 预言社会 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 新生 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
  1820年1月至比萨。6月至 [[雪 ]]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 ,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 雪莱熟悉大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在雪莱作品中 ,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 解放 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在艺术上,雪莱完成 一个溶于伟大 普罗米修斯 自然的自我形象。雪莱说 “: 诗人是一只夜莺 ,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 ,以安慰自己的寂寞。”他写遍“风花雪月”,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山风、流水、飞鸟 ……而月下小舟的形象更是常为读者所忆 其他 。如在《致云雀 中 ,诗人写道 :你好啊 ! 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ref>蔡雪岚.雪莱 歌创作的思想与寓意.佳木斯:佳木斯大学 出版 社,2007年:89页</ref>
  写《阿特拉斯 “[[波西]]、[[比希]]、[[雪莱]],心 女巫》一诗 心” 此诗 这是[[雪莱]]生前 自己拟定的墓碑铭文。铭文也是[[ 雪莱 ]] 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 歌的总体概括。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了的 社会 主义思 生活,他的作品的幻 。 该年 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 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 雪莱 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 抒情诗复杂 亲王等人 变 的艺术风格 <ref>邢孟达.论雪莱抒情诗及其艺术特色:白城师范学院,2004年:第45页</ref>
  同年,西班牙 ==个 民起义,迫使国王斐迪南实施1812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自由颂》。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思想==
  1821年2月济慈 在精神上对 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 作长诗《阿童尼(阿多尼)》吊之。 [[ 雪莱 夫人谓此诗 ]]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 本身。因而[[ 雪莱 自挽。   作《 ]]虽然坚持纯粹的利他主义思想、坚持纯洁博爱的观念,却被现实社会视 诗辩护》,答友 皮柯克的诗论 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 此可见,雪莱 斗争。卷首题辞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年《希腊》出版。5月1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的一住处。   6月始作长诗《生命 死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溺水而死 凯旋》,未完。6月20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 的利·亨特。7月8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 外;从精神层面看,[[ 雪莱 等数人覆舟淹 ]]的 , 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 是一种“自杀”行为,是对理想顶礼膜 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火葬礼。  墓志铭 仪式, 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 对丑陋现实 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 最深鄙视,更是对雪莱 次海水 直无法适应、却坚持反抗 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 现实社会 瑰宝 最后弃绝 。  <ref>[刘春芳. 主要作品 '''抒情诗'''雪莱精神中的自我删除研究[J].   年份 名称 英文名 1809年 《爱尔兰人之歌》 The Irishman`s Song 1810年 《战争》 War 《维克多 外语 凯齐尔诗钞》 外语教学, 2009, 10.</ref>1811年 《玛格丽特·尼克尔斯遗稿》  1812年 《魔鬼出行》 The Devil`s Walk 1814年 《写在布雷克耐尔》 Stanza,written at Bracknell 《无题——1814年4月》 Stanzas——April,1814 《致哈莉特》 To Harriet 《致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葛德文》 To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 1815年 《无常》 Mutabilty 《死亡》 On Death 《夏日黄昏墓园》 A Summer Evening Churchyard 《无题》 Lines 1816年 《日落》 The Sunset 《赞智力美》 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 《勃朗峰》 Mount Blanc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 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 1817年 《玛丽安妮的梦》 Marianne's Dream 《致歌唱的康斯坦西亚》 To Constantia,Singing 《致大法官》 To the Lord Chancellor==后世评价==
“他的天才和品德曾是这个世界光荣的冠冕——他的爱一直是幸福、和平与善的源泉。”——[[ 给威廉・ 雪莱 夫人有关1822年诗歌的题记 To William Shelley]]
[[郭沫若]] 无题 <雪莱的诗>小引 Lines
《死亡》 Death[[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之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徐志摩[[ 撒旦挣脱了锁链 读雪莱诗后 Fragment:Satan broken loose]]
《给狱中归来 我实在够不上读他,因为太浓厚伟大了。他 朋友》 Fragment: To a Friend relased from Prison 《奥西曼迭斯》 Ozymandias 1818年 《致尼罗》 To the Nile 《逝》 The Past《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On a Faded Violet 《尤根尼亚山中抒情》 Lines written among the Euganean Hills 《召苦难》 Invocation to Misery 《无 题》 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near Naples 《十四行:无题》 Sonnet 《致玛丽》 To Mary 1819年 《给英格兰人的歌》 Song to the Man of England 《新国歌》 A New National Anthem 《颂 歌》 An Ode 《苍天颂》 Ode to Heaven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告诫》 An Exhoratation 《印度 夜曲》 The Indian Serenade 《爱的哲学》 Love's Philosophy 《1819年的英国》 England in 1819 《饥饿的母亲》 A Starving Mother 1820年 《含羞草》 The Sensitive Plant 《云》 The Cloud 《致云雀》 To a Skylark 《阿波罗之歌》 Hymn of Apollo 《潘之歌》 Hymn of Pan 《两个精 诗,很轻 :一则寓言》 The two Spirits:An Allegory 《秋:挽歌》 Autumn: A Dirge 《十四行》 Sonnet 《久远 ,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 往昔》 Time Long Past 1821年 《年岁的挽歌》 Dirge for the Year 间》 Time 《无 题》 Lines 《阿拉伯歌词仿作》 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 《歌》 Song 《无 常》 Mutability 《闻拿破仑死有感》 Lines written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Mapoleon 《十四行:政治的伟 Sonnet:Political Greatness 《哀济慈》 Fragment on Keats 《十四行:致拜伦》 Sonnet ti Byron 《音 乐》 Music 《致爱德华・威廉斯》 To Edward Williams 《忆》 Remembrance 《哀 歌》 A Lament 1822年 《女催眠师语病人》 The Magnetic Lady to her Patient 《致珍妮:回忆》 To Jane :The Recollection 《写在勒瑞奇海湾》 Lines written in the Bay of Lerici 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 盏破碎 块纯洁 明灯》 Lines 《我们重逢和分别时不同》 Lines:We meet not as we parted '''小说'''   年份 名称 英文名水晶,真是内外通灵。
1810年 《扎斯特洛奇》 Zastrozzi==其他评论==
1811年 《术士圣欧文》 St. Irvyne; or, the Rosicrucian“(他)本质上是一个革命家,他会永远是革命先锋队的一员。”——[[马克思]]
参考资料“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马克思]]
1. 珀西·比希·雪莱 .大英图书馆官方中文网站“探索英国文学”"天才的预言家。"——[ 引用日期2018-03-19[恩格斯]]
2. (法)莫洛亚.雪莱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4-119"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安琪儿,枉然在空中拍着他闪烁的银色的翅膀。"——[[马修·阿诺德]]
3. 名扬世界 ”诗如其人,人们之所以对[[雪莱]]推崇备至,除了其精妙的诗歌语言,还有其人其诗中强烈的革命精神。如果有人说,[[雪莱]] 墓碑墓志铭 .360doc.2014-7-17作品在[[ 中国]]也曾 用日期2016-01-02导处在暗夜的人们向往光明而终于投身革命,如果有人说,他的作品在中国曾鼓舞被压迫的人民投入争自由争人权的运动,以致接受党的领导, 成为战士,投入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就是那得到启示、受到鼓舞的一类人中的一名。“——[[江枫]](我国著名翻译家,[[《雪莱全集》]]主编)
4. 蔡雪岚.雪莱 "在他个性特色最鲜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胜过了莎士比亚;没有一个诗人能和他相比,没有一个 歌创作 人能超越他。他在1821年和1822年写下的那些短诗,也许可以大胆地说,是英语文学最美 思想与寓意.佳木斯:佳木 精品。"——[[勃兰兑 ]][[《十九世纪文 出版社,2007年:89页主流》]]
5. 邢孟达.论 " 雪莱 抒情诗及其艺术特色:白城师范学院,2004年:第45页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别人和他相比就几乎全都成了野兽。
6. 刘春芳. 雪莱精神中的自我删除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0.==参考资料==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