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健挺

增加 4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刘健挺
| 图像 =
[[File:T01186174d7e56cd2df.jpg|缩略图|刘健挺]] [http://p0.so.qhmsg.com/bdr/130__/t01186174d7e56cd2df.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5%88%98%E5%81%A5%E6%8C%BA&src=srp&correct=%E5%88%98%E5%81%A5%E6%8C%BA&cmsid=bde8ca34b36b146a0b253401c3fc48ad&cmran=0&cmras=0&cn=0&gn=0&kn=0#id=683343a095dac0f616faf591a45cdc54&itemindex=0&currsn=0&jdx=3&gsrc=1&fsn=60&multiple=0&dataindex=3&prevsn=0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09年
== 内战时期 ==
抗战胜利后,伊洛军分区奉命南下中原到达桐柏山区,豫西支队改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刘健挺任第二旅政治委员。蒋介石蓄谋已久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内战,从这里爆发了。蒋介石调动11个军、26个师,共30万正规部队,构筑6000余座碉堡,将中原部队重重包围起来,密令“限四十八小时全歼”。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部队决定采取秘密突围,由皮定均率一纵一旅向东佯攻,掩护大部队向西突围,而后转入华东解放区;中原军区领导机关率二纵主力、王震副司令员率三五九旅等部为北路,向西突围,直下陕南;王树声副司令员率一纵二、三旅等部为南路,西越平汉路入鄂西北。这么大的行动,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完全蒙在鼓里,发觉后,中原大部队已突出重围。刘健挺率二旅随王树声副司令员突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装奔发,于深夜穿过深山峡谷,越过京汉铁路,抢渡襄河,到达鄂西北武当山。在武当山区,刘健挺担任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民国36年2月,奉命率4个连队兵力东进,组织江北游击支队。部队越过礼山县东大山时,遭到国民党军1个团的伏击,加上保安队,兵力超过己方数倍。刘健挺镇定自若,主动提出带1个连加侦察队作掩护,让其余部队冲出险境。当刘健挺完成掩护任务,率余部冲出火网时,部队已经失散,行至斑竹园时,复遭国民党军包围,所剩1个连又冲散。侦察队的人大多负伤,难以行走。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说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东进。他找到地下党组织,安置好伤员,自己化装成一般商人,沿大别山东走,找大部队。经过3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临淮关,找到中共津浦路西区党委。年底随六合工委游击队到达中共皖西区党委和皖西军区所在地舒城晓天。刘健挺将鄂西北突围部队失散自己化装至津浦路西的经过,向区党委书记 [[ 彭涛 ]] 、司令员曾绍山作了汇报,要求组织审查他的这段历史。皖西区党委将刘健挺的情况转报中共中央中原局。经中原局批准,于同年12月电示恢复刘健挺党籍,任命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筹措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
民国38年3月,被任命为皖北军区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参加了渡江作战。
== 建国后期 ==
1,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