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向警予

增加 3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研究领域 =
}}
'''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 <ref>[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nation/hundred/hun332.html 土家族女革命家向警予],中国科普博览, 2019-02-01</ref> 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1-3] ,女权主义领袖 [4-5]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人物生平==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排行老九,有几个兄长曾留学日本,自幼受其影响追求新知识,6岁入私塾。1903年,八岁时,向警予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她在校品学兼优,幻想成为花木兰式的人物。15岁在常德读书时,她就与丁玲的母亲余曼贞结拜姐妹,对天起誓:“姐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如有违约,人神共弃!”
结合后,向警予给父母寄了一张印有一对十分可爱的小孩的明信片。她针对明信片上的小孩,借题发挥,写道:“和森是九儿(向警予在家排行第九,小名‘九儿’)的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这画片上的两小也合他与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产生的新人,又可叫做廿世纪的小孩子。”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也说:“我与警予有一种恋爱上的结合。”“向蔡同盟”正是具有了健康向上、率真独特和丰富多彩的内涵,才平添了其无穷的魅力。
===向蔡情变===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结合曾被称作“向上同盟/向蔡同盟”,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等原因,1926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在莫斯科分手。生活“同盟”虽已不再,革命理想同盟却犹在。得知向警予牺牲,蔡和森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ref>[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916092.html 向警予和蔡和森女儿蔡妮:父母的血色浪漫],人民网, 2011-06-16,引用日期:2019-02-01</ref>
二人的恋情发生在向蔡同盟的第六年,亦即1925年。“向蔡同盟”就感情方面而言,理想浪漫的成分居多,但结合后则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作为职业革命家的蔡和森,他当之无愧。但作为人父人夫的蔡和森,则并未尽到责任。蔡妮、蔡博出生不久就被送回老家,由祖母抚养。这样,蔡向间就缺乏通过孩子而带来的交流和欢乐。他们夫妇都忘我地工作,谁都不愿意为家庭多作点牺牲。向警予不善理家务,蔡和森无固定收入,以致于家庭有时发生断炊之事。为解决他家的生活困难,李大钊曾多次给胡适写信,说“和森很穷,专待此(蔡的《俄国社会革命史》一书的稿酬)以为糊口”。所以,向蔡的结合虽然是崇高的,但总让人感到缺少点什么。
“女权解放”是向警予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她与蔡和森自由恋爱,后来这段结合又因二人生活习惯不同,以及向与当时中央宣传部长彭述之的一段感情而宣告结束,这段感情经历已经将向警予其人区别于拘泥封建礼教和世俗之见的女子。
==参考资料==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