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厉鹗

增加 1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厉鹗'''<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7/li2081864.html 杭州清代人物专题]</ref>{{BD|1692年||1752年||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fbr== 人物生平 ==
== 人物生平<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a9fd2ae38fe2.aspx 厉鹗-古诗词网]</ref> ==
'''早年生活'''<br>
无庸讳言,厉鹗的诗也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首先,他虽然出身贫苦,但大半生过的是“食客”式的生活,入世不深,结交有限,诗的内容不够丰富。诗集中很少有反映社会问题、民生疾苦的作品,主要是模山范水,吟风弄月,这多少带有一种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其次,他虽然最长于山水诗,但平生游踪不广,主要局限于江、浙,无名山大川之助,诗的格局狭小,力量薄弱,雕炼有余,雄浑不足。其三,他喜欢用生僻的典故和替代字,矜奇炫博,流于晦涩,大大影响了诗的艺术效果。袁枚就曾批评道:“吾乡诗有浙派,好用替代字,盖始于宋人,而成于厉樊榭。……樊榭在扬州马秋玉家,所见说部书多,好用僻典及零碎故事。”不过,袁枚又指出:“先生之诗,佳处全不在是。” 表明瑕不掩瑜,厉鹗的诗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 作品欣赏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26/21/11449785_436021467.shtml 清.厉鹗的诗词]</ref> ==
【灵隐寺月夜】
7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