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戈尔巴乔夫

移除 1,01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戈尔巴乔夫.jpg | thumb | 300px | 戈尔巴乔夫 <br>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3/7/n3817009.htm 原圖鏈接]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lang-rus|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Audio|Ru-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ogg|听}},{{bd|1931年|3月2日|catIdx=Горбачёв}}),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列表|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及唯一一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党内晋升 ==
1961年,戈尔巴乔夫参加了苏共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二十二大]]。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二十年内苏联要在人均产值上超越美国。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在地方共青团组织内迅速上升。1963年,他被提拔为斯塔夫罗波尔农业部门的党委领导。1970年,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年轻的地方党委领导人之一。在职期间,戈氏努力重组集体农场,重视农民在决策中的意见,扩大他们的自留地,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準。
 
[[File:Bundesarchiv Bild 183-1986-1126-307, LPG Golßen, Besuch durch KPdSU Delegation.jpg|thumb|left|戈尔巴乔夫前往[[東德]]巡視一座養豬場,攝於1966年6月10日。]]
很快,1971年他进入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三年后的1974年,他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一名代表和青年事务常委会的主席。紧接着,在曾支持戈尔巴乔夫的{{Link-en|費奧多爾·庫拉科夫|Fyodor Kulakov}}因心脏病去世之后,1978年戈尔巴乔夫替代他进入了中央委员会里的农业秘书处。1979年,戈成为了政治局候补委员,一年后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戈尔巴乔夫将他在党内的不断晋升归功于党内的意识形态大佬[[苏斯洛夫]]。
[[File:Gorbachev Party Document of the CPSU.gif|left|thumb|250px|戈尔巴乔夫的苏共党证 (1986-1991)]]
在[[安德罗波夫]]统治期间(1982至1984年),戈尔巴乔夫已然成为最活跃的政治局委员之一。同时,近五分之一的顶层人员,包括部长与地方大员,都被换成了年轻人。其中像[[雷日科夫]]和{{Link-en|叶戈尔·利加乔夫|Yegor Ligachev}}这些被提拔的人,都与戈尔巴乔夫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作为苏共党内大员,戈尔巴乔夫自然有许多出国访问旅行的机会。而这些出国的经历又深远地影响到了他的政治观点和对社会的看法。1972年,他率代表团前往比利时访问;三年后,他访问了[[联邦德国|西德]];1983年,戈尔巴乔夫又带团去了[[加拿大]]并会见了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和一些加拿大国会人士;1984年,戈氏赴英旅行,其间又会见了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 出任總書記和民主化改革 ==
{{main|開放政策}}
[[File:Reagan Gorbachev White House Library.jpg|thumb|[[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與[[美國總統]][[罗纳德·里根|雷根]]合攝於美國[[白宮]]圖書館。]]
 
[[契尔年科]]死后,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11日以54歲之齡,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试图通过改革和开放来阻止苏联共产主义的退化,其开始标志是1986年2月召开的第27次苏联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蘇聯解體後的政治動向==
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期间,绝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倒退,卢布大幅贬值,路邊[[乞丐]]與刑事犯罪大量增加。保守势力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应该对国家的分裂沒落和许多困难负相当大的责任;也有亲欧美人士认为这是苏共长期统治所形成的各种政治及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结果<ref name='a1' /> ,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叶利钦为了个人权力没有进行完整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结果。
据传,1999年戈尔巴乔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发表演讲,声称“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ref>{{cite web|url=http://www.cnd.org/HXWZExpress/01/04/010404-3.gb.html|title=戈氏演讲: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ref>,但后来这被证实是一则谣言。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新闻处、安卡拉大学、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等方面曾表示,戈尔巴乔夫在1999年并无到访土耳其,而安卡拉也并不存在一所“美国大学”,该演讲内容是捏造的<ref>{{cite web|author1=徐葵|title=澄清一个假材料的真相|url=http://www.docin.com/p-667243369.html|publisher=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6期}}</ref>。2001年,戈尔巴乔夫接受《光明日报》驻莫斯科特派记者、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李永全采访,面对“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一事的询问时再次表示,“我不知道关于土耳其讲话的传闻是哪来的?戈尔巴乔夫不可能讲那样的话,这是断章取义的结果,我在土耳其的讲话有录音。”该采访刊登在《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第二期<ref>{{cite web|url=http://www.ixueshu.com/document/f8ceb0d5e82bf377318947a18e7f9386.html|title=《戈尔巴乔夫访谈录》,李永全}}</ref>。
[[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对此给予积极评价,称“克里米亚公投是改正历史错误”。<ref>{{Cite news|url=http://news.sina.com.cn/w/2014-03-18/182729737020.shtml |title=戈尔巴乔夫:克里米亚公投是改正历史错误 |work=新浪 |location=CN |date=2014-03-17 |accessdate=2014-03-19 }}</ref>
[[File:Michail Gorbatschow BE1.jpg|230px|thumb|2013年的戈尔巴乔夫]]
== 评价 ==
很多人,特别是[[自由主义者]]和亲西方者<ref>{{Cite news|ur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909 |title=他的第三条道路 |work=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author=笑蜀 |date=2013-08-15 |accessdate=2014-03-19 }}</ref>,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能和[[曼德拉]]、[[昂山素季]]相提并论的伟大人物。
 
[[File:Mulroney Thatcher and Gorbachev at Reagan's funeral.jpg|280px|thumb|2004年6月11日,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共中央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左方)與前[[加拿大總理]][[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马尔罗尼]](中間)、前[[英國首相]][[撒切尔夫人]](右方)以及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左後方)共同出席了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於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的葬禮。]]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结束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引起了社会对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认识和观念的很大改变。因此,经济改革为苏联传统经济模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创造了条件。在现在的俄罗斯,尽管人们正经历着经济转型时期的各种痛苦,但是对于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的认识显然已经极大地深化了。
2011年戈尔巴乔夫过80岁生日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颁给他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3月2日,俄罗斯民间出现了自发的“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用各种形式对戈尔巴乔夫结束共产党[[一党专政]]表示感谢,一些居民区的街头大型广告牌上还贴出了“感谢戈尔巴乔夫!”。俄国反对党领袖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尊重戈尔巴乔夫,听他的意见,俄国人对种种现状的失望与日俱增,人们都知道,民主和言论自由是同戈尔巴乔夫联系在一起的。”<ref>{{cite web|title=戈尔巴乔夫获最高勋章,俄民间发起“感谢”运动|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qqgc/article_2011030631082.html|date=2011-03-06|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5103921/http://21ccom.net/articles/qqsw/qqgc/article_2011030631082.html|archivedate=2016-03-05|deadurl=yes}}</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