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子介

增加 4,71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安子介.JPG | thumb | right |450px |圖為鄧小平與 安子介'''{{GBM}}親切握手 <span style="font-size:smaller;"br> [[不列顛帝國勳章|CBE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39/787/100126.html 原圖鏈接]],[[不列顛帝國勳章|OBE]]來自新華社</spanref name="人民網">{{JP}} cite news|url=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39/787/100126.html | title = 1990年2月17日 <span style鄧小平和江澤民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的全體委員。圖為鄧小平與安子介親切握手|language=zh|date="font2000-6-size:smaller;">[[:en:Ordre national du Mérite13|ONM]],[[:en: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spublisher=人民網|OST]]accessdate=2019-02-03}}</spanref>  '''Ann Tse Kai安子介''', 先生是浙江定海人,{{bd|1912年|6月26日||2000年6月3日}}出生在[[上海]]。早年就學于上海[[聖芳濟學院]]經濟系。1938年就職香港一家進出口商行 [[1912年]]—[[2000年]]),[[香港]]著名 实业 實業 家、[[政治家]]、文字学家,[[全 國政協]]副主席。 ==生平==香港淪陷后,于1941年離港輾轉到[[重慶]],1942年后曾在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工作。1949年返港定居,并于1950年后相繼參與創建[[華南染廠]]、[[中南紡織廠]]、[[永南紡織廠]]。1965年至1968年,任[[香港棉紡業同業公會]]主席。1965年至1975年,任[[香港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副主席。1969年后,任香港[[南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上海商業銀行]]、[[邵氏兄弟影業有限公司]]董事,并歷任[[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海南發展有限公司]]、[[恆隆有限公司]]、[[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董事。1970年至1975年,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1970年至1974年,任[[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74年至1978年,任[[香港行 局]]非官守議員。1973年至1975年,任[[香港訓練局]]主席。1975年至1979年,任[[香港貿易發展局]] 主席。1976年后,榮獲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并被聘為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清華大學、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江西師范大學等院校名譽教授。1981年后,聘任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名譽會長、北京漢字現代化研究會名譽會長。1988年后,聘任深圳市人民政府高級顧問。1990年后,任香港一國兩制經濟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名譽主席。安子介先生歷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在香港回歸祖國的歷程中,先后擔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香港事務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子介先生是香港知名實業家,為建立香港戰后支柱產業--紡織業,為香港的工業發展和國際貿易作出了卓越貢獻。安子介先生的青年時期,正值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三省,面對列強欺侮,國家衰敗,他痛下決心,立志振興民族經濟,以實業拯救中國。他不僅在校讀書時熟練掌握了英語,而且在工作中刻苦自學了日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為他日后國際貿易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礎。雖歷經戰爭磨難,生活顛沛流離,但他仍不屈不撓,自強自力,一面從事商貿業務艱難謀生,一面鑽研商貿理論勤奮寫作。1937年,他翻譯出版了日文版《間接成本之研究》。1947年,他在生活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不畏艱難,用三年時間撰寫了60萬字的《國際貿易實務》專著,著名學者馬寅初先生為此書作序。學朮界評論該書流傳不衰,影響久遠,是中國國際貿易實務研究中一部自成體系的代表作,至今在研究國際貿易中仍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1950年后,他全身心地致力于發展香港紡織業。經過數年奮斗,不僅企業有了長足發展,而且推動香港紡織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1969年,他與友人合作創立南聯實業有限公司并任董事會 主席 ,1995年改任名譽董事長。南聯集紡織、漂染、針織、毛紡、制衣為一體,屬下公司七十余家,產品遠銷各國,是六、七十年代香港蜚聲中外的紡織集團。他為南聯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在加強企業宏觀管理的同時,注重企業技朮創新,他和董事們研究設計的“三經一緯”斜紋布,打開了南非、歐美及東南亞市場。七十年代中期,南聯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積極改變經營策略,業務又擴展至地產、航運、電子等方面,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安子介先生為香港的工業發展和市場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ref>{{cite web |url=http://www.people.com.cn/BIG5/channel1/14/20000612/99740.html | title= 安子介先生生平 | language=zh | date=2000-06-12| publisher=人民網 > 主頁 > 中 國 > 港澳台|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3}}</ref>  ==參考來源==
6,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