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鼎铭

增加 16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81 年01月01日
逝世日期;1947 年12月11日
职业;从事教育事业、中医
|}
'''李鼎铭''',出身农家,曾从事教育事业十余年,并开办医馆, [[ 治病救人 ]] ,群众颇多赞誉。1941年夏,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先后当选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同年,在边区参议会二届会上提出"精兵简政"议案,受大多数议员尤其是毛泽东的大力支持。1941年底,他被选为陕甘宁边区 [[ 政府 ]] 副主席。举家迁住延安,与毛泽东、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7年12月11日,李鼎铭因患脑溢血症在米脂县杨家沟不幸逝世。
==人物生平==
李鼎铭(1881~1947)原名丰功。 [[ 陕西 ]] 米脂人。幼年家贫,无力延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兼习医学。二十九年(1903)赴绥德州应考,取为廪生。次年,回乡教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绥德 [[ 中学 ]] 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禁赌、破除迷信和兴办 [[ 学校 ]] 。1913年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期间,利用临水寺庙宇开办米脂县第一所国民小学,并兼任校长。1916年受聘于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担任国文、数学教员。
1918年返乡行医,并和当地群众在桃镇创办国民高等小学,担任校长。1923年,李担任榆林道尹公署顾问、科长等职。
1926年因病返故里,一面行医,一面为地方公益事业 [[ 服务 ]] 。尽管经济拮据,但多次拒绝了杨家沟大地主马醒民等要他做总管家的邀请。他为人公正,主持正义,因而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影响。在国民党反革命派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多次进行"围剿"期间,李曾一度被利用担任米脂东区"肃反"委员会主任。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由于中共政策的影响和 [[ 日本帝国主义 ]] 侵略的扩大,加上他的学生、共产党员郭洪涛、艾楚南、张汉武、曹力如等的争取,以及他早年参加革命的二儿子李力果的说服,使他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逐步接受中共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反对 [[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941年,陕甘宁边区为了加强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三三制",开展普选 [[ 运动 ]] ,李鼎铭代表开明绅士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副议长。
是年冬,在边区第二届一次参议会上,他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他在就职演说中,对自己的思想作了诚恳的自我解剖。就在这次 [[ 会议 ]] 上,他联络姬伯雄等十名参议员,提出了《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
毛泽东对这个提案十分重视,当即写了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 [[ 形式主义 ]] 的对症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经过议员们充分讨论,最后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精兵简政政策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还推广到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对战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了积极作用。
1942年至1943年,李还根据陕北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精耕细作,多种洋芋,推广养蚕,移民开荒等 [[ 发展 ]] 生产的措施。
李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 [[ 统一战线 ]] 政策。1942年7月,他在接见晋西北绅士参观团时说:"共产党是进步的政党,余今年虽六十,但已决心和共产党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从共产党此次整顿三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已切切实实在与党外人士合作,对此我更深信不疑。"
1943年1月,他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及同年7月在《七七专刊》上发表的文章,都热情赞扬中共开展的整风 [[ 运动 ]]
1943年11月,李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劳动英雄代表大会闭幕式讲话中,满腔热情地赞扬 [[ 八路军 ]] ,说:"这样的军队,我是没有见过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地拥护军队。"
1944年,看到边区部队在生产节约上取得巨大的成绩时,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几千年来, [[ 国家 ]] 养的兵,都是穿老百姓吃老百姓的,惟独我们八路军,除了打仗以外,还进行生产,自给自足,并帮助人民春耕夏耘秋收。这是天下少有的。"这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上,他作了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的专题 [[ 发言 ]] ,对边区消灭文盲、培养知识分子、普及卫生常识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意见。李对全国政局的变化十分关心。每当时局逆转或胜利,他常发表文章或谈话。当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时,他愤慨地指出:"反共就是反对三民主义","进攻边区就是破坏团结抗战"。他还发表了《驳斥关于我被"撤职"的谣言》一文,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挑拨离间、破坏抗日 [[ 民族 ]] 统一战线的伎俩。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全面内战, [[ 中国 ]] 面临两个命运、两种前途大决战的历史关头。李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一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
1946年4月,他在边区三届一次参议会上作的《关于选举工作报告》中,斥责蒋介石指友为敌、发动内战、欺骗煽动国统区人民参加反苏反共反 [[ 人民 ]] 游行的卑劣行径,号召民主人士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而斗争。这次会上,李继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
1947年春,蒋介石、胡宗南大举进犯 [[ 陕甘宁 ]] 边区,他随边区政府转战陕北。同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他极表赞同,说:"共产党发动群众彻底平分土地,审查干部和党员,这两项政策伟大极了。有了这两项政策,它将保证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必然成功。"
1947年12月11日,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县义合镇突患脑溢血病故。边区政府举行了追悼会。中共中央、 [[ 毛泽东 ]] 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都送了挽词。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李鼎铭家乡群众要求,决定将米脂县桃镇小学命名为"鼎铭学校",以资纪念。<ref>[https://www.zhzyw.com/zyxx/mymy/d/175231762F9G0EBJFAB1JBF.html 李鼎铭_当代名医] , 中医中药网 2020-12-23 </ref>
李遍览经史子集,通晓多门自然科学,曾撰写《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一书(1998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 [[ 贡献]];他的著作还有《北方民族历史教科书》。
与毛泽东的深厚友谊
1941年,李鼎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之后,便单身食宿在政府 [[ 机关 ]] ,专心致志,忙于政务。1941年年底,旧历年关到了,李鼎铭决定返里探亲搬家。毛泽东闻讯,特派出爱国华侨送给他的那辆福特牌高级轿车送李副主席荣归故里。当时在边区,能享受这等殊荣的也只有李鼎铭一人。
李鼎铭在家乡米脂停留两个月,总是 [[ 精神 ]] 焕发、热情洋溢地同当地士绅畅谈共产党实行三三制的真谛和决心,以及延安各方面的印象,解释疑虑,纵论国是,深得当地绅士们的拥护和称赞。当李鼎铭携带家眷返回延安时,毛泽东又派专车接他到杨家岭,热情地把他迎进窑洞,问他搬家情况。他告诉毛泽东,已把全部家产献给边区 [[ 政府 ]] 了。毛泽东说,留一点吧。李鼎铭口气坚决地说:一点也不留。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地说:"你真是开明人士!" 。
从此之后,毛泽东和李鼎铭交往更加密切。李鼎铭每次到 [[ 杨家岭 ]] ,毛泽东工作无论怎样忙也都要接待、交谈。毛泽东还经常到边区政府看望李鼎铭,总是恭敬地称他为"李老先生"。
==纪念==
为了纪念李鼎铭先生,中央电视台、沈阳军区曾摄制《毛泽东与李鼎铭》电视 [[ 专题片 ]] ,记述了他在陕甘宁边区出任副主席与毛泽东的密切交往、深情厚谊。米脂县委、县政府建立了李鼎铭纪念馆。
2001年,陕西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李鼎铭研究会",先后在延安、米脂、西安召开专门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先生一生的思想进行 [[ 研究 ]] ,并出版《李鼎铭与陕甘宁边区》《李鼎铭哲学思想研究》。
2004年,中央统战部、陕西省统战部、 [[ 延安 ]] 市统战部出版《延安--中国的统一战线》,有专门章节论述李鼎铭先生在统一战线中的不朽功勋。
2018年由陕西省档案局出品,西部电影集团导演何志铭历时四载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李鼎铭先生》,2018年7月16日起在西安 [[ 电视台 ]] 一套重磅播出,随后将在西安电视台多个频道反复重播。
此片采用难度极高的历史再现手法,讲述了先生从清末到民国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时代的光辉动人的 [[ 事迹 ]] ,以及在民族危亡的年代提出"精兵简政"等多方面,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特别是他的故事关乎于当代中国。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有生动鲜活地陕西人物。
==陵墓与故居==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位于米脂县城东20公里的桃镇村。陵园是 [[ 周恩来 ]] 总理批准于1959年修建,它将陕北传统的墓建和现代陵园建筑巧妙融为一体,设计工巧,修造精湛,登山瞻仰,引人肃立。庄严雄伟的塔型纪念碑上镌刻有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和西北局题赠的挽词。李鼎铭故居坐落在陵园下的黄土坡上,是5孔典型的 [[ 陕北 ]] 窑洞,辟为李鼎铭纪念馆。这里环境清新自然,天籁独具,与李鼎铭先生慎思博学的人格融通。陵园与故居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 [[ 单位 ]]
== 相关视频 ==
<center>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