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思勉

移除 10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吕思勉已刊、未刊论著,80年代末计画汇编成《吕思勉论学集》。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各种断代史、通史、专史等,已汇编成《吕思勉史学论著》。另有《诚之诗稿》问世。
吕思勉著作目录及出版情况一览表
{| class="wikitablesortable"|- !stylewidth="background:pink; color:black" align="center"20%|书名!stylewidth="background:pink; color:black" align="center"20%|出版时间!style="background:pink; color:black" alignwidth="center"60%|出版社版本
|-
|rowspan="3| 白话本国史 ||1923年 || 商务印书馆初版
| 200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
|rowspan="5 || 吕著中国通史 || 1940年|| 上册开明书店初版
|-
| 1944年 || 下册开明书店初版
| 2011年5月 || 江苏凤凰出版社第一版
|-
|rowspan="3 || 先秦史 || 1941年 || 开明书店初版
|-
|1982年9月 ||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 2005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
| rowspan="3 || 秦汉史 || 1947年 || 开明书店初版
|-
|1983年2月 ||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2005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
| rowspan="3 || 两晋南北朝史 || 1948年 || 开明书店初版
|-
|1983年8月 ||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2005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
| rowspan="3 || 隋唐五代史 || 1959年9月 || 上海中华书局初版
|-
| 1984年1月 || 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增加未刊的总论
| 2005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
| rowspan="3 || 先秦学术概论 || 1933年 || 上海世界书局初版
|-
|1985年6月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版重印
|2005年 || 云南人民出版社新印
|-
| rowspan="3 || 理学纲要 || 1931年 || 商务印书馆初版
|-
|1988年3月 || 上海书店影印初版
|1996年3月 || 北京东方出版社新版重印
|-
|rowspan="2 || 中国民族史 || 1934年 || 上海世界书局初版
|-
|1987年11月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版重印
|-
|rowspan="2 || 中国制度史 || 1985年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5年 || 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文库"新印本
|-
|rowspan="2 || 吕思勉读史札记 || 1982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
|2005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本
|论学集林 || 1987年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包括1949年前出版的 || 《经子题解》 || 《现代文学》、《三国史话》《史籍与史学》《蒿庐论学丛稿》《三国史话之余》《蒿庐札记》等
|-
|史学四种 || 1981年 || 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
|-
|包括1949年前出版的 || 《历史研究法》 || 《史通评》、《中国史籍校读法》《文史通义评》
|-
|文字学四种 || 1985年6月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包括1949年前出版的 || 《中国文字变迁考》 || 《章句记》、《字例略说》《说文解字文考》的未刊稿
|-
|rowspan="2 || 经子题解 || 1927年 ||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
|1996年3月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世纪国学丛书"新版重印
|吕著史学与史籍 || 2005年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
|-
|包括史学四种 || 《史学研究法》 || 《史籍选文述评》(后两者曾收入《吕思勉遗文集》)
|-
|三国史话 || 2009年 || 中华书局版
|吕思勉说史 || 2000年 ||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吕思勉读史札记》 || 中的一小部分.
|-
|吕著三国史话 || 2006年 || 中华书局简体横排本
|-
|}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