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桂世民

增加 1,43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由于金陵派源自于[[明代]]皇家乐官,故而特具端庄肃穆,儒雅超然之风又不失严谨规范,尽显皇家风范。桂世民先生秉承了金陵派古琴之清婉绵延技法,左手不仅造型舒朗美观,并且变化丰富,吟、揉、绰、注等多种细微的变化尽现指尖。在琴曲表现中,指法之间的衔接动则如行云流水,静则如渊停岳峙,起止一气呵成,绵绵不断,能给观者以极大的美感享受。右手控弦时根据琴曲表现的需要则可重可轻,重若高山坠石,轻若春风拂面。左右两手配合无间,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加以近四十年深湛功力,更使得演奏效果具有了非凡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使人听之观之难忘。
 
==与古琴的相遇,是一场宿命==
桂世民和古琴结缘的50年里,他用时光浸润出琴音中的内敛与厚重。苦练11年出师,他只学了 5 首琴曲。桂世民与古琴的相遇,是一场宿命。
 
上世纪 70 年代,十七八岁的桂世民对画画非常着迷,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老师,名叫梅曰强。" 去拜访老师的时候,我还没进门,就听到了美妙的琴声。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古琴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桂世民当下就改变了主意,还是要拜梅曰强为师,但不是学画,而是学琴。
 
" 那时候,全南京连我在内只有 3 个年轻人在学古琴,却有十几位老师,甚至好几位都是划时代的古琴大师。老师都是抢着教的,有两代人教过我。" 桂世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良宵引》是他学会的第一首琴曲,也是金陵琴派的入门曲<ref>{{Cite web |url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a547791bc8e0d135000139| title =11年出师,8年再现古曲《离骚》,他用时光浸润金陵琴音| author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date =2020-05-02| accessdate =2021-09-02 }}</ref>。
 
跟老师学了 11 年,桂世民才出师,只学了 5 首琴曲。" 都是时间磨出来的,一个音,老师延续了六个循环,我只延续了三个循环,就要继续练,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纠,一天做不到,就不继续教。"
 
==視頻==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