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飞白书

增加 17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飞白书'''亦称“草篆”,是一种特殊风格的 [[ 书法 ]] 。这种书法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 [[ 鸟头 ]][[ 凤尾 ]] ,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ref>[ ], , --</ref>
==来源==
飞白书”,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 <ref>[https://www.sohu.com/a/298155947_100118760 书法史上真有飞白书! 有人表示像丑书, 不仔细看, 还真像!  ],搜狐 , 2019-02-28</ref>
这种特殊的书体,是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
蔡邕,就是汉末著名 [[ 诗人 ]] 蔡琰,即 [[ 蔡文姬 ]] 的父亲。他不仅是位 [[ 文学家 ]] ,而且是当时一流的书法家。他写的隶书,结构严谨,点画有俯有仰,富于变化,素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美誉。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皇帝曾诸他与当时几个著名书法家,把儒家经典—“六经”文字写在石板上,立在当时的国家高等学府—太学门前,以供天下人学习参考。
有一次,蔡邕遵照皇帝的命令,写作《[[圣皇篇]]》一文,文章写好后,按照当时的规定,由他亲自送到当时的皇宫图书馆—鸿都门。不巧,这一天鸿都门正好修理内部,大红的宫门紧紧地关着。只见一个工匠,用笤帚蘸着石灰水刷宫墙。由于答帚太大,石灰水又很浓,所以刷完的墙一道黑一道白的,看上去很不舒服。
蔡邕此时由于进不了鸿都门,便伫立门下,观察良久。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快步朝家走去。
回到家里,他赶紧找来一些 [[ 竹子 ]] ,劈成细细的条条,仿照答帚的式样,绑在一起,做成了一支扁形的竹笔。然后饱蘸浓墨,运笔时速度又较快,经过几次刻怠练习,终于创造出这种点画中有一丝一条的露白的书体——“飞白书”。
后来,这种书体曾一度极为盛行。尤其是当时的一些宫门的匾额题字,均采用此体。时至今日,这种书体仍为许多书法名家所师法。
一、“飞白书”兴衰探源
在研究“飞白书”的发展史过程中,笔者从 [[ 典籍 ]] 中查到由汉至清,共有57人,因“飞白书”而名垂青史。其中,汉朝2人,三国3人,两晋9人,南北朝8人,隋代1人, [[ 唐14 唐]]14 人, [[ 宋12 宋]]12 人,明代1人,满清7人。
从汉到宋,飞白书家的多少也基本上与其朝代的兴衰及书法发展状况成正比。其中尤以两晋南北朝及唐宋时期人数最多,出现了上至皇室帝王、当朝卿相,下及书坛名家、僧道平民皆竞相逞能,万般喜爱“飞白书”的喜人局面。但自积贫积弱的南宋起,至蒙古入主中原的元朝和长达276年的明代却仅一人,就是满族主政的清代飞白书家也为数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不妨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以及史学中去寻找一些答案。
1、特殊的趣味性和强烈的新奇感
[[ 心理学 ]] 角度看,人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某种新鲜事物出现时,它必然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进而使人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飞白书”丝丝露白、笔道清晰、翻转明显的特点,有既不同古也不同今的强烈个性。其鲜明的趣味性让它产生了强烈的新奇感,自然就会使人们去欣赏它,进而乐于竞相在游戏中愉快地去创造它。这是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内因之一,它是“飞白书”长期盛传的主观原因。 ?
2、帝王爱好,上行下效 封建时代的帝王,在人们眼里是一国之君,万物之尊。因而,其好恶不仅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方向,就连文艺潮流也会因之而受影响。《[[新唐书]]》记载,唐太宗作了一首并不高明的宫体诗,欲叫虞世南和之,但被拒绝了。当时,忠直博学的虞世南说“圣作诚工,但体非雅正,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原因就是“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56。就是这种客观影响,加上人们邀功请赏,讨好上司的功利意识的驱动,就会有人投帝王所好,以求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飞白书”自汉发轫,三国就有魏文帝曹丕偶尔染指,隋炀帝也好此书,其后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及武后、晋阳公主都倾心飞白,时至宋代又有太宗、仁宗、仁宗皇后等游心于此。因此,在此期间“飞白书”得到空前发展,实属正常。
由于好奇心的作用和上行下效以及文人咏颂的加速催化,使得书家们的审美趣味出现趋同现象,再加上攀比心态的内在作用,因而就导致了当时的书家们竞相仿效,蔚然成风。只要留意飞白书史,从前面所例飞白书家中即可印证。因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审美观念的趋同和竞相仿效的行动,也使飞白书得到进一步发展。
飞白书因以上诸多因素的积极作用,就有了近两千年的辉煌。可是,我们发现,“飞白书”在 [[ 北宋 ]] 之前可谓代代相传、风行于世,但至南宋时却无人用心于此。元明两代只有一人爱好,清代的七人,除了两个关心和研究飞白书者,其他五人的所作所为已远远大不如前,他们的身份地位及艺术造诣实在不敢与前人相提并论。这就说明:“飞白书”实际上从南宋就已经走向衰败,而最终被逐渐消解了。为此,我们有必要弄清他的式微原因。
(二)“飞白书”的衰微原因
关于飞白用于绘画的记载,恐怕最早就是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篇]]》中顾恺之为殷仲堪画像的记载。原文是“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像。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瞳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敝日’”○70。这说明,远在两晋时代,飞白不仅专用于书,而且已经转入绘画成为一种特殊的技法。后来,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也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的诗句○71,并且,在宋人不断完善的皴擦技法中,我们更易看到飞白的迹象。比如苏轼的《[[枯木竹石图]]》即是一例,尤其是在宋、元、明、清滥觞的文人画中,飞白技法可谓俯拾皆是。
3、成了一种 [[ 民间工艺]]
如果说飞白以上二途,虽然被消解和弱化,但还保持了一定品位的话。那么,它的第三条道路却是滑落民间,走向了低俗。“飞白书”虽然品位不高,但它的杂耍性质和工艺性质,会使广大人民非常喜爱。当皇朝士宦对它嗤之以鼻之后,她就如被贬出宫的嫔妃一样,虽失宠于朝廷,但在民间却大受欢迎。而今,我们在庙会或有些民间乡场,依然可以看到那些被称为“鸟虫书”或“花鸟字”的民间艺术。而它们正是有“飞白书”的明显 [[ 胎记 ]] 的嫡系传物。
无论是书法的飞白笔法,还是绘画的飞白技法,以及胎息飞白的民间书画,都有力地说明:“飞白书”并未消亡,而只是转变成了其他的东西而残存在中国艺术史上。
晏殊提到「献之白而不飞,子云飞而不白」,这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飞白」,可以说大体符合实际。我们知道,东汉蔡邕完成「飞白」创体之后,继起而作的有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吴帝孙皓、张弘、书诞,晋代的王廙、王羲之、刘劭,齐梁的肖子云、隋炀帝杨广等等。其中张、书、王(廙)、肖的「飞白」,被唐李嗣真的《[[书后品]]》列为「妙品」。张弘之「飞白」,「绝妙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飞仙舞鹤之态有类焉。」王廙之「飞白」,「志气极古,右军(王羲之)之亚也。」(以上均见唐张怀权《[[书断]]》)但事物的发展完善总要有个过程,「飞白」书法初创时,突出的倾向是飞少白多,全用楷法。到齐梁肖子云时,似又矫枉过正,变而为飞多白少。正如之郑杓《[[衍极?卷二?书要篇]]》刘有定注所说的:「古法飞少白多,其体犹拘八分,自肖子云变而飞多白少。」唐太宗更认为,肖书(主要当指其「飞白」)「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管秋蛇。」,「虽秃千兔之翰,无聚一豪之筋。」(见《[[晋书?王羲之传论]]》)比晏氏的批评要严厉得多。晏与刘有定的意见大体一致,属传统的看法。
== 参考 来源 文献== {{reflist}} 
[[Category: ]]
247,3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