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貝爾福宣言

增加 25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當時伊斯蘭教及[[巴勒斯坦基督徒|基督教]][[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佔巴勒斯坦人口90%。1917年至1920年任耶路撒冷英國軍事總督的Ronald Storrs說,當地社群看到宣言中對他們「並無用名字稱呼,不管是阿拉伯人、穆斯林或基督徒,而是將他們混合到否定形式及帶侮辱的定義『非猶太社群』之下,對他們的規定條款也貶低到附屬子句中」當地社群又注意到對他們的保障僅限於公民和宗教權利,卻隻字不提保障他們的「政治地位」或政治權利,不像宣言其後對在其他國家的猶太人的保障。貝爾福在1919年2月表示,巴勒斯坦被視為一個特例,對於當地人口,「我們故意且正當地拒絕接受[[民族自決]]的原則」,即使他認為政策給予猶太人民族自決權。歷史學家Avi Shlaim認為這是宣言中「最大的矛盾」。後來的各屆英國政府承認宣言的這項缺失,特別是1939年的一個委員會,承認當時的英國政府「無自由去處置巴勒斯坦,而不理會巴勒斯坦居民的意願和利益」,2017年4月英國外交部次官[[聖約翰安尼利女男爵喬伊思·安尼利|安尼利女男爵]]的聲明指英國政府承認「宣言本應要求保護非猶太人社群的政治權利,特別是民族自決權」。
==視頻==<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VbPF3SPBw|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48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歷史上的今天《貝爾福宣言》百年紀念&宣告 }} </div> {{-}}
== 参考文献 ==
{{Reflist|25em}}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