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烈鈞

增加 9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李烈鈞.jpg | thumb | 300px | 李烈鈞 <br> [http://www.luanlishi.com/a/201805/67077.html 原圖鏈接] ]]
 
'''李烈钧'''({{bd|1882年||1946年|catIdx=L李}})字协和,号侠黄,[[江西]][[武宁]][[武宁罗溪]]人。[[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中国近代著名将领。
[[File:li_lie_jun李烈鈞書法.jpg|thumb|200px300px|李烈 鈞書法<br> [https://m.sohu.com/n/471089033/ 原圖鏈接] ]]
==革命生涯==
1917年后任孙中山在广州所组大元师府的总参谋长。辅佐孙中山打败背叛孙中山的[[广东]][[军阀]][[陈炯明]]。1922年任北伐军中路总司令。李烈钧曾竭力向孙中山推荐蒋介石擔任黃埔校校长,并说:“校长一席,非蒋莫属”。国民党“一大”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底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逝世后,参与主办丧事。
 
1946年2月20日,李烈钧病故于重庆,终年64岁。李烈钧的灵柩在运回武宁后,初葬于箬溪镇“读书台”。1962年因修建柘林水库迁葬于武宁县城近郊飞凤山。1975年,李烈钧夫人华世琦病故上海,两人于1980年11月迁墓合葬于武宁县烈士陵园左侧半山腰。<ref name=“亂歷史">{{cite web |url=http://www.luanlishi.com/a/201805/67077.html | title= 李烈钧墓 孙中山对李烈钧的评价 | language=zh | date=2018-05-03 | publisher=亂歷史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8}}</ref>
 
==評價==
孙中山称赞云:“协和先生上马能武,下马能文,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ref name=“亂歷史"/>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