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乳酸阈

增加 4,07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乳酸阈</big> '''   |-   | File:4a0e4c16e53448c2b37ae0f8dbf…”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乳酸阈</big> '''
 
|-
 
|
[[File:4a0e4c16e53448c2b37ae0f8dbfa4a50.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2/4a0e4c16e53448c2b37ae0f8dbfa4a50.jpe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4%B9%B3%E9%85%B8%E9%98%88&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

=='''个体乳酸阈'''==

乳酸阈指,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转入由无氧代谢为主供能的转折点。通常安静时血液乳酸浓度1<1mmol·L-1。最大吸氧量指,人体在运动时所能摄取、运输并利用的最大的氧量,而乳酸阈则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激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利用率%(%VO2max)。其值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反之,有氧工作能力愈低

=='''乳酸阈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试法'''

虽然乳酸阈值定义为乳酸开始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但是一些实验通过使用4 mmol / L的乳酸浓度作为起点,估算乳酸阈值。

Firstbeat专利算法

另一种测量乳酸水平的方法是使用Firstbeat算法,通过复杂的运算函数来估算乳酸阈值。其算法需要实验者稳定的最大吸氧量VO2max和足够多的高质量心率数据 [2] 。最准确测量乳酸血液浓度的方法需要在实验者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时,使用耳垂或拇指针刺法采集测试期间的血液样本。

=='''影响乳酸阈的因素'''==

训练水平的影响
最大吸氧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训练可以提高乳酸阈。戴维斯(Davis)的研究指出,经过系统训练后的受试者,最大吸氧量只能提高25%,而乳酸阈却提高44%。其原因是遗传因素限制了最大吸氧量的提高幅度,而乳酸阈值主要与外周的代谢因素的关系更密切,例如:肌肉的血流量、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酶的活性等。训练可以改善代谢能力,使乳酸阈值较大幅度的提高。

'''运动项目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长跑、游泳、自行车等项目运动员的乳酸阈值及吸氧量利用率百分比要高于短跑、短距离游泳等非耐力项目运动员。

[[肌纤维类型及酶的活性]]

慢肌纤维百分组成高的人,其乳酸阈也高。泰斯克(Tesch)等报告了乳酸阈值4mmol·L-1时的吸氧量与慢肌纤维之间的相关系数(r=0.75)。有氧耐力训练可提高氧化酶的活性。可见,乳酸阈的提高与肌纤维类型的运用、酸的活性有密切相关,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改善这些因素。

性别、年龄的影响

性别影响乳酸阈时的吸氧量水平,但不影响乳酸阈时的最大吸氧量利用率百分比。研究表明,我国男子大学生乳酸阈时的吸氧量比女子显著性增大,而增大吸氧量百分比在男女之间却没有显著性差异。我国男女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有显著性差异,乳酸阈时的吸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百分比却没有明显差异,年龄对儿童少年的乳酸阈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条件的影响]]

人在4000m的高处时,大气压的下降伴随着氧分压的减少,吸氧量也大为减少,同时也影响乳酸阈。高原条件下乳酸阈时吸氧量明显低于平原地,温度的变化也影响乳酸阈。研究表明,在高温(40℃)条件下进行渐增负荷运动与常温(25℃)相比,乳酸阈时吸氧量有明显的差异。<ref>[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5A02ZCD00   运动中乳酸的“功”与“过”(PPT)],腾讯网2021年9月5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4,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