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鹿特丹港

移除 6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港區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儲、運、銷一條龍。通過一些保税倉庫和貨物分撥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後通過公路、鐵路、河道、空運、海運等多種運輸路線將貨物送到荷蘭和歐洲的目的地。
== 历史 ==
1962年到2004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但先后被新加坡和上海超越。2011年是世界第11大集装箱港口,按照[[20呎标准集装箱]]标准计算。(2009年第10, 2008年第9, 2006年第6)。2012年第6大年度货运吨位港口。<ref>[http://www.ship-technology.com/features/feature-the-worlds-10-biggest-ports/ The world's 10 biggest ports] ,http://www.ship-technology.com。 {{Wayback|url=http://www.ship-technology.com/ |date=20161016062306 }}</ref>
鹿特丹港区是该市的主体,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冬季不冻,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风浪侵袭,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海轮码头总长56公里,河船码头总长33.6公里,实行杂货、石油、煤炭、矿砂、粮食、化工、散装、集装箱专业化装卸,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港口货物的运输干线莱茵河、高速公路、港口铁路与国内外交通网相连。进港原油除经莱匣河转运外,还铺设运输油管道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德国、比利时。大宗过境货运占货运总量的85%,其中[[原油]]和[[石油制品]]占70%,其余为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进出口主要对象国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
政策策略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110万人口的鹿特丹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自由港政策]]在起重要作用。鹿特丹货源的75%的转口,港区设"保税仓库",专供待售和转口货物整船寄存,仅收仓储费用,免征[[关税]],海关给货主很大方便,在手续上尽量适应各国商人过境、转口和分销要求,除[[毒品]]和[[军火]]外,几乎所有商品都可自由出入,不受种类和数量限制,港口的优惠政策大大促进了过境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国船只和货物过境,获取了大量运费。此外,西欧共同市场的成立,减少了国际屏障,使得西欧国家商品大多通过内河航行至鹿特丹,然后转运世界各地,促进了鹿特丹的建设和迅速发展。
==参考 来源資料==
{{Reflist}}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