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增加 20,18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p>
|-
|<center><img src="https://mapio.net/images-p/5895572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apio.net/pic/p-58955723/ 圖片來自mapio]
</small>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三號''',簡稱'''福高'''、'''國三'''('''國道三號'''),台灣一般稱為'''第二高速公路'''(簡稱'''二高'''),是因爲這條是[[臺灣]]第二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所以形成此習慣。

由於分為不同區段興建,因此過去民眾又常稱'''北二高'''、'''中二高'''、'''南二高'''等三大路段,但實際上都是同一條高速公路。全長431.5[[公里]],為臺灣最長的高速公路,另有一條支線:[[國道三號甲線|國道三甲臺北聯絡線]]。於1987年由北二高路段開始動工,1993年開始分段通車,2004年1月11日完成全線通車。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為分擔[[中山高速公路]]趨近飽和的車流量,並且具有平衡城鄉發展的功能,因此全線穿越的地區以[[臺灣西部]]中小型[[城鎮]]與[[鄉村]]地帶為主,以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於中部轉彎進入南投縣,使該縣得以與西部其他縣市以高速公路連接,但影響是彰化僅繞過東北邊,不若其他西部縣市有兩條高速公路互相分擔車潮,使駕駛人經常使用[[彰化系統交流道]]轉換路線,因此彰化段每到逢年過節時份常是嚴重塞車路段。另外在二高並沒有設置戰備跑道。

==介紹==
===設計===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北起基金公路南至大鵬灣,主線長度431公里,幾何設計標準係以交通部於民國75年(1986年)頒布之「公路路線設計規範」為主,並參考美、日設計準則提高交通速度,除北部行經丘陵及山嶺區路段採時速90∼100公里設計速率外,其餘主線設計速率均以時速120公里為標準,整體路面以柔性路面為主,但剛性路面鋪築範圍已大幅增加,包括部分爬坡車道、收費站、部分隧道路面及服務區的重車停車場等<ref>{{Cite web |url=http://www.ceci.org.tw/book/84/web/44-61.pdf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5-01-23 |archive-date=2021-04-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6082915/http://www.ceci.org.tw/book/84/web/44-61.pdf |dead-url=no }}</ref>。

* 車道數:雙向6車道(中和至鶯歌以及霧峰至中興為雙向8車道,九如至林邊及汐止系統交流道之主線路段為雙向4車道)。
* 隧道斷面積120~160平方公尺,新店隧道則為230平方公尺。
* 構造物比例:橋梁總長約36.5%(157.5 km)、隧道3.2%(13.7 km)。
* 徵收土地共4,854公頃。

==路線==
國道三號北起[[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的[[基金交流道]],與[[基隆港西岸聯外道路]]([[臺二線|臺二己線]])直接銜接,南至[[屏東縣]][[林邊鄉]][[大鵬灣端]](近[[東港鎮 (臺灣)|東港鎮]]界),續接[[大鵬灣]]環灣道路,貫穿整個[[臺灣西部]],是總長431.5公里(主線)的封閉式[[汽車]]專用道路系統。

國道三號自北開始南行,依序經過[[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其中由於路段建設時的用地取得問題,在臺中市與彰化縣之間原本應該是南北走向的國道三號很例外地是呈現東西向的走向,自南部北上先經彰化縣芬園鄉,跨烏溪至臺中市[[霧峰區]]、[[烏日區]]之後,再向西行至彰化縣北部的[[彰化市]],沿[[烏溪]](俗稱大肚溪)西行至彰化縣[[和美鎮]],轉個接近直角的大彎,跨越大肚溪進入臺中市海線地區。相對於中山高當初規劃是以串聯臺灣西岸主要大城市為目的,考量到平衡地區發展、土地取得的成本與避免都市附近短途通勤車流造成阻塞,國道三號的選線皆刻意避開部分人口稠密的都會區並經過許多原本低度開發的鄉村地帶。

國道三號從北部開始分別在[[汐止系統交流道]]([[新北市]][[汐止區]])、[[新竹系統交流道]]([[新竹縣]][[寶山鄉 (台灣)|寶山鄉]])與[[彰化系統交流道]]([[彰化縣]][[彰化市]])與[[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交會,其中[[汐止區|汐止]]到[[新竹縣|新竹]]的路段是行走較內陸的山區鄉鎮,新竹到[[彰化縣|彰化]]則是經由濱海地區,彰化以南的路段都是沿山區行走,直到南端的[[林邊鄉|林邊]]為止都採取與中山高平行的路線;相對於原本中山高較為直線的規劃,國道三號因適應地形與避開人口已非常密集的市鎮,路線迂迴較明顯,沿途大量使用[[高架橋]]與[[隧道]]的方式穿越不平坦的地形,工程難度較國道一號提升許多,全程共有15個隧道,其中有9個是聚集在[[臺北盆地]]南邊的山區,沿線最長的隧道為1,875公尺長的木柵隧道。

除了主線外,國道三號在臺北南區設置用來連接台北市區的支線'''國道三甲'''([[臺北聯絡線]]),在[[萬芳交流道]]與[[信義快速道路]](又名臺北聯絡道信義支線,興建計畫編號:國道三乙)相接,而除了三個與中山高相交會的系統交流道外,兩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間還有新修築的十二條東西向快速公路與五條東西向高速公路互相連結,但這些東西向的高速與快速公路擁有各自的編號,並不屬於國道三號的一部份。

此外,2006年完工的[[北宜高速公路]](國道五號)與國道三號在[[南港系統交流道]]相交,2009年完工的[[水沙連高速公路]]([[水沙連高速公路|國道六號]])與國道三號在[[霧峰系統交流道]]相交。

目前已計畫將往南延伸至屏東楓港,以銜接[[南迴公路]]及連絡[[墾丁國家公園]],可紓解[[恆春半島]]地區假日嚴重的車潮,也可解決[[南橫高速公路|南橫高]]計劃擱置的問題,礙於由原本的終點林邊開始修築延伸線將會有通過人口稠密地區、用地取得較為困難的問題,因此延伸起點初步決定由[[竹田鄉|竹田]]、[[南州鄉|南州]]開始延伸,捨棄自目前的終點[[林邊鄉|林邊]]起始的腹案<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sep/2/today-life1.htm 福高南延楓港 到墾丁更近了] ,自由時報,2006年9月2日</ref>。

== 歷史 ==
自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通車後,[[臺灣]]私有車輛逐年提高,國道一號亦日漸飽和、開始[[交通堵塞]],為此,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今[[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於1983年提出「北部都會區網路系統初步研究」,1984年辦理可行性研究與[[新北市|新北]][[鶯歌區|鶯歌]]段規劃。經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臺北都會區未來會出現沿西部麓山帶發展的新市鎮(如今日[[新北市]][[汐止區]]、[[新店區]]、[[土城區]]、[[三峽區]]等等),因此北二高計畫循研究結果規劃路線,以達成改善路網、促進地區均衡發展等目標。北二高計畫路線自汐止系統交流道起,新竹系統交流道止,總長108公里(含北二高主線、[[國道二號 (中華民國)|桃園內環線]]及[[國道三號甲線 (中華民國)|臺北聯絡線]]),沿線配置15座一般[[交流道]]、5座系統交流道、2處[[收費站]]及1個[[服務區]],另計有24座[[隧道]]、226座[[橋樑]]。

1987年北二高開始動工,隔年年底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下稱二高後續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出爐,高公局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設規劃,擬定下列五個路線:

* A案(濱海線):[[中臺灣|中部]]路線經濱海鄉鎮(如[[大甲區 |大甲]]、[[清水區 (臺中市)|清水]]、[[沙鹿區|沙鹿]]、[[鹿港鎮|鹿港]]等等),於[[鹽水區|鹽水]]、[[義竹鄉|義竹]]間轉往國道一號東側,續經[[善化區|善化]]、[[大樹區|大樹]]、[[萬丹鄉|萬丹]]、[[東港鎮 (臺灣)|東港]],訖於[[林邊鄉|林邊]]。另計畫6個環支線連接[[臺中市]]北側及東側、[[南投縣]]西部、[[臺南市]]及[[高雄市]]等地。
* B案(內陸線):B案相對於A案,在[[新竹系統交流道|新竹系統]]交會後往山區而行,經[[苗栗縣|苗栗]]山區、[[臺中市|臺中]]大坑山區、[[八卦山|八卦]]台地東側後沿[[嘉南平原]]東側而行,[[白河區|白河]]以南路線與A案同。另計畫7個環支線連接竹南、[[彰濱工業區]]、[[雲林縣]]西側、臺南市及高雄市等地。
* C案(濱海內陸線):為AB兩案之綜合,以[[烏溪]]南岸連接,在[[和美鎮|和美]]以北採A案、[[霧峰區|霧峰]]以南採B案,並計畫5個環支線連接[[臺中市|臺中]]大坑山區、雲林縣西側臺南市及高雄市等地。
* D案(濱海線比較):與A案不同之處在於改由[[大肚溪]]南岸銜接[[南投縣]]西部,取消連接臺中縣(今[[台中市]])東側之[[公路]]。
* E案(內陸線比較):與B案不同之處在於[[南臺灣|南部]]路段改經[[玉井區|玉井]]、[[旗山區|旗山]]等地,屏東市以南路段與B線相同。

經專家學者評估後,認為C線於臺中都會區形成環狀系統,有助於改善周遭地區([[臺中港]]、[[彰濱工業區]]、[[豐原區|豐原]]等地)交通,列為建議路線。

1989年7月,行政院核定二高後續計畫,路線採建議之C線,起於基隆、於汐止銜接北二高計畫路線、於新竹系統交流道續往南至林邊,總長約401公里(含二高後續計畫主線333公里、環支線68公里),沿線配置40座一般交流道、8座系統交流道、9處收費站、6個服務區及10座隧道,同時修訂[[臺中]]環狀系統,暫緩臺中東側大坑山區的[[國道]]興建。

1990年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工程處、南宜快速公路工程籌備處合併為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下稱國工局),接掌興築北二高及二高後續計畫,草屯以南路線修正計畫於1991年通過,中部路線因欲整合[[臺61線|西濱快速公路]]較晚通過。

南二高屏東路段規劃線經過較為繁華的地帶,全長38公里。時任[[屏東縣縣長]][[伍澤元]]基於開發外圍尚未繁榮的地區之目的,希望路線進入屏東後能以分流的方式,從屏東的兩側外圍繞過,全線長度增為76公里。當時在兩種不同理念的衝突之下,國工局並未接受伍澤元縣長的訴求。<ref>{{Cite web |url=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421/421-1.htm |title=國道三號完工10周年回顧 |access-date=2019-02-27 |archive-date=2021-01-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4095252/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421/421-1.htm |dead-url=no }}</ref>

經過數年的興築後,北二高於1993年至1997年間陸續分段通車,二高後續計畫主線亦於1998年起陸續通車,2004年1月11日全線通車後曾公開徵求命名,最後選定以台灣的別名[[福爾摩沙]]作為國道三號的正式名稱而成為'''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各路段詳細通車時間以及大事記如下:

*1993年
**1月19日,'''[[土城交流道]]'''~'''[[三鶯交流道]]'''通車。
**7月12日,'''[[中和交流道 (國道3號、台64線)|中和交流道]]'''~'''土城交流道'''、'''三鶯交流道'''~'''[[關西交流道]]'''通車。
**8月28日,'''關西交流道'''~'''[[新竹系統交流道]]'''通車。
*1996年
**2月14日,'''新竹系統交流道'''~'''[[香山交流道]]'''通車。
**3月21日,'''[[汐止系統交流道]]'''~'''[[木柵交流道]]'''通車。
*1997年8月24日,'''木柵交流道'''~'''中和交流道'''通車,北二高計畫路段全線通車,同日,連接[[國道二號 (中華民國)|'''國道二號''']]的'''[[鶯歌系統交流道]]'''通車。
*1999年12月30日,'''[[新化系統交流道]]'''~'''[[關廟交流道]]'''、'''[[燕巢系統交流道]]'''~'''[[九如交流道]]'''通車。
*2000年
**1月27日,連接[[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五號]]的'''[[南港系統交流道]]'''通車。
**1月31日,'''[[基金交流道]]'''~'''汐止系統交流道'''南下路段通車,同日,'''中和交流道'''連接[[台64線]]快速公路之匝道通車。
**2月2日,'''關廟交流道'''~'''燕巢系統交流道'''通車。
**8月1日,'''汐止系統交流道'''~'''基金交流道'''北上路段通車。
*2001年
**11月27日,'''[[斗六交流道]]'''~'''新化系統交流道'''通車。
**12月27日,'''香山交流道'''~'''[[竹南交流道]]'''通車。
*2002年
**2月6日,連接[[台78線]]快速公路的'''[[古坑系統交流道]]'''通車。
**5月4日,'''竹南交流道'''~'''[[後龍交流道]]'''通車。
**6月7日,'''[[草屯交流道]]'''~'''斗六交流道'''通車。
**10月11日,'''[[中港系統交流道]]'''~'''[[龍井交流道]]'''通車。
*2003年
**1月17日,'''後龍交流道'''~'''中港系統交流道'''、'''[[快官交流道]]'''~'''草屯交流道'''通車。
**4月,'''中和交流道'''~'''土城交流道'''速限調高為100公里,'''土城交流道'''以南速限調高為110公里。
**7月7日,'''[[大山交流道]]'''通車
**9月30日,'''九如交流道'''~'''[[麟洛交流道]]'''通車。
*2004年
**1月10日,'''麟洛交流道'''~'''[[林邊交流道]]'''通車。
**1月11日,'''龍井交流道'''~'''快官交流道'''通車,中二高後續計畫主線全線通車。
**1月16日,'''[[寶山交流道]]'''、'''[[茄苳交流道]]'''通車。
**11月10日,連接[[台62線]]快速公路的'''[[瑪東系統交流道]]'''通車。
*2005年4月29日,連接[[台76線]]快速公路的'''[[中興系統交流道]]'''通車。
*2006年
**2月10日,實施[[臺灣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電子收費]](ETC)
**5月31日,原林邊端(現為'''林邊交流道''')延伸至[[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道路完工。
*2007年3月26日,[[林內鄉|林內]]段[[紫斑蝶屬|紫斑蝶]]生物廊道啟用,並實施為期11天(至4月5日)的[[交通管制]],每天早上9點到12點封閉林內段北上外側車道。
*2008年
**2月25日,'''林邊交流道'''~'''[[大鵬灣端]]'''延伸線通車,至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道路完工。
**12月27日,連接[[水沙連高速公路|國道六號]]的'''[[霧峰系統交流道]]'''通車。
*2010年4月25日下午2點29分左右,南下3.1公里到北上2.8公里處邊坡發生[[2010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走山意外]],連帶擠垮橫跨國道上方的大埔橋,崩落的土石掩埋了南北雙向六車道,寬約60多公尺、長約兩百多公尺的路段,造成4人死亡,並使得汐止系統─基金雙向車道全面封閉,後於6月1日恢復通車。
*2011年
**10月22日,連接[[台65線]]快速公路的'''土城交流道'''通車。
**12月31日,'''[[霧峰交流道]]'''連接[[台74線]]快速公路之匝道通車。
*2013年
**4月10日,'''[[南港交流道]]'''北向入口匝道通車。
**5月30日,'''南港交流道'''南向出口匝道通車。
**12月30日:實施國道全線電子計程收費(eTag)。
*2014年
**3月25日,'''[[南投交流道]]'''通車。
**7月19日,'''[[柳營交流道]]'''通車。
*2015年
**4月2日,'''三鶯交流道'''增設北上出口通車。
**11月8日,'''[[樹林交流道]]'''北上入口通車。
*2016年
**4月25日,'''[[古坑交流道 (國道3號)|古坑交流道]]'''通車。
**5月2日,'''[[南雲交流道]]'''往[[竹山鎮 (台灣)|竹山]]方向通車。
*2017年1月5日,'''樹林交流道'''南下出口通車。
*2018年10月31日,'''[[屏東交流道]]'''通車。
*2020年4月30日,'''[[田寮區|田寮]]3號高架橋'''及'''中寮隧道'''長期改善工程完工。
*2021年6月29日,'''[[高原交流道]]'''通車。

== 後續工程 ==
(由北至南排列)
* '''[[北土城交流道]]''':銜接[[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明德路,改善[[土城交流道]]塞車問題。
* '''[[大鶯豐德交流道]]''':改善[[大溪交流道]]交通狀況,增設聯絡道出入八德區豐德路與大溪區大鶯路。<ref>{{Cite web |url=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764186 |title=國3大鶯豐德交流道新里程碑 可行性研究報行政院核定 |access-date=2020-09-27 |archive-date=2021-04-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6083006/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764186 |dead-url=no }}</ref>
* '''[[大溪系統交流道]]''':改善[[大溪交流道]]交通狀況,新設匝道直接通往[[台66線]]。
* 目前已計畫將往南延伸至[[屏東縣|屏東]][[楓港 (臺灣)|楓港]],以銜接[[臺9線]]及提升[[恆春半島]]聯外交通。

==車道數與速限==
國道三號的道路設計為時速120公里之高速公路,而交通規範之速度限制設定以時速110公里為速限,整體比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的時速100公里的速限高。
{| border="1"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區間!![[車道]]<br />南下+北上=南北!!速限!!備註
|-
| 基金交流道-汐止系統交流道||3+3=6||rowspan="3" | 90km/h||
|-
| 汐止系統交流道主線||2+2=4||
|-
| 汐止系統交流道-中和交流道||3+3=6||
|-
| 中和交流道-土城交流道||4+4=8||100km/h||
|-
| 土城交流道-大溪交流道||4+4=8||rowspan="7" | 110km/h||
|-
| 大溪交流道-霧峰交流道||3+3=6||
|-
| 霧峰交流道-南投交流道||4+4=8||
|-
| 南投交流道-名間地磅站||3+3=6||
|-
| 名間地磅站-名間交流道||4+3=7||
|-
| 名間交流道-九如交流道||3+3=6||
|-
| 九如交流道-林邊交流道||2+2=4||
|-
| 林邊交流道-大鵬灣端||2+2=4||rowspan="1" | 90km/h||
|}

==相關資訊==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國道三號<br />沿線隧道一覽'''
!隧道名稱!!平均長度!!竣工日期
|-
|基隆隧道||1,252公尺||
|-
|七堵隧道||543公尺||
|-
|汐止隧道||655公尺||
|-
|福德隧道||1,744公尺||1995年
|-
|木柵隧道||1,862公尺||1997年
|-
|景美隧道||569公尺||1997年
|-
|新店隧道||1,204公尺||1997年
|-
|碧潭隧道||512公尺||1996年
|-
|安坑隧道||432公尺||
|-
|中和隧道||850公尺||1997年
|-
|埔頂I隧道||530公尺||
|-
|埔頂II隧道||335公尺||
|-
|大林假隧道||154公尺||2001年
|-
|蘭潭隧道||1,223公尺||2001年
|-
|中寮隧道||1,753公尺||1999年<br>2020年拆除北端部分拱頂完工
|}

*收費方式:採用計程收費方式計費,每日每車前20公里免費,20公里至200公里間採用每公里1.2元計費,200公里以後採用每公里0.9元計費,如遇特殊節日(如春節等連續假日)則採取不同費率計費。
*服務區:[[關西服務區|關西]]、[[西湖服務區|西湖]]、[[清水服務區|清水]]、[[南投服務區|南投]]、[[古坑服務區|古坑]]、[[東山服務區|東山]]、[[關廟服務區|關廟]]。
*休息站(原稱“停車場”,可停車輛數較少且僅有[[廁所]]及[[自動販賣機]]設施,並無餐廳、商店與加油等服務。):木柵(北上)、寶山(南下)、新化。
*興建單位:[[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維護單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管理單位:[[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事故==
===基隆七堵走山事件===
2010年4月25日,國道三號[[基隆市|基隆]][[七堵區|七堵]]路段,於3.25公里處邊坡的「[[師公格山]]」所發生之[[山崩]]事件。此事件共造成4人罹難。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47,9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