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琬

增加 4,99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黄琬| 图像 =[[File:黄琬.jpg|缩略图|center|[http://p0.so.qhmsg.com/bdr/450__/t0193f2c1041cbdfd65.jpg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big></big>'''| 出生日期 = | 国籍 = | 籍贯 = | 职业 =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 黄琬 '''(141年-192年), 字子琰 ,出生 江夏郡安陆县 ( 今湖北安陆北 ),是 )人。 东汉 末年的大 中后期名 ,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 他自小 早年时即 聪慧善辩 。后任五官中郎将,因公平选举而得罪权贵 出仕后 被诬陷为朋党, 禁锢二十 余年。直到光和(178年-184年)末 年, 之后被 才为太尉 杨赐举荐 而复职 担任 解锢拜为议郎。迁 青州刺史 ,转任侍中。中平(184年-189年)初年,出任右扶风,征拜为 将作大匠 ,历任少府 、太仆 。后出任 豫州牧 ,讨平寇贼,安定一州,政绩为天下表率,封关内侯。 董卓秉政之时,征召黄琬入朝为 司徒 ,又迁 太尉 ,进封阳泉乡侯。因与杨彪一同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而被免职。不久拜光禄大夫,转任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等共同谋划诛杀董卓。李傕 郭汜攻入长安,收黄琬下狱,不久即遇害,时年五十二岁。==人物生平==黄琬字子琰,籍贯江夏郡安陆县(今湖北安陆北)。少年时丧父,自幼聪慧善辩。 永兴元年(153年),其祖父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为是三公的子孙而被任命为童子郎,但黄琬托病不到任。 当时司空盛允身患疾病,黄琼命黄琬前往问候,正好江夏郡上奏当地蛮人反叛的副本送达司空府,盛允因此随便逗弄黄琬说:"江夏这个地方,蛮人太多而士人太少了。"盛允本意也只是逗一逗黄琬,但没想到黄琬却因此拱手回答道:"蛮夷扰乱华夏,责任都在司空身上。"说完就拂袖而去,盛允因此大感惊奇。 黄琬后来逐渐升迁为五官中郎将,受到光禄勋陈蕃的敬待。当时的旧制, 光禄 勋府负责举荐三府的郎,要以一定的成绩、任期,并且才德优异为选举茂才的四科。但当时权贵子弟 多因人情而被举荐为郎,而贫困守节的人却被遗弃。京师特地为这个现象做了谚语说:"欲得不能,光禄茂才。" 针对这个现象,黄琬和陈蕃同心协力,共同选举贤才。平原人刘醇、河东人朱山、蜀郡人殷参 人都因才德品行被选举。但此举却侵害了权贵子弟郎官的利益 封爵阳泉乡侯 于是他们联合中伤陈蕃、黄琬,二人的案件交由御史中丞王畅及侍御史刁韪处理。王畅及刁韪素来敬重陈蕃和黄琬,就不弹劾此事,但宠臣因此诬陷黄琬、王畅等为朋党。陈蕃被免职,黄琬及刁韪则遭禁锢。 黄琬遭到禁锢近二十年 直到灵帝光和(178年-184年)末年,太尉杨赐举荐 黄琬 乱之才,因此朝廷才征召其为议郎,出任青州刺史,迁任侍中。中平初年,出任右扶风,又入朝为将作大匠、少府、太仆等职。 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恢复州牧制度,以黄琬为豫州牧,当时 豫州 境内盗贼猖獗,使得州境凋残,黄琬率军平定盗贼 威名大震。任内 政绩为天下表率, 反对 功被赐爵关内侯。 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掌权时,因为黄琬是重臣且掌有兵权,于是征召他入朝为司徒,不久迁任太尉,进封阳泉乡侯。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商议迁都长安,司徒杨彪力劝 董卓 而被免职 后又与王允等定 董卓对杨彪怒道:"您要阻挠国家大 吗?"黄琬上前说道:"这是国家大事,杨公所说的,恐怕是可以考虑的。" 董卓 不回答 退朝后驳议说:"从前周 元192 营建洛邑使姬氏安定,光武帝占卜东都以兴隆汉室,这是上天给予的启发,使神明能够安定的事情。大业既未安定,怎么能随便有所迁动,而亏失四海的民望呢?" 初平三 (192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攻破长安 收捕 黄琬 下狱 ,不久即遇 害,时 年52 年五十二 岁。 ==人物评价==范晔:①早而辩慧。 ②琬亦早秀,位及志差。 李繁:天慧生成幼不群,八龄喻祖对君前。于今传说三朝瑞,不减当年玉笋铨。 秦观:其大臣如陈蕃黄琬辈,皆捐躯覆族,以急国家之难。 郝经:①黄琬以识量登朝,嶷然鼎辅,克壮其猷,诛除元恶,以死报国,不负汉矣。 ②钜臣宗儒,四杨八荀。……琬克徇义,不愧于天。珪璋无玷,死生两全。 ==个人作品==《全后汉文》收录有黄琬文两篇:《奏论樊陵许相》、《驳迁都长安议》。 ==轶事典故==黄琬祖父黄琼最初任魏郡太守,当时发生了日食现象,黄琼上言陈说此事,太后下诏询问日所食有多少。黄琼正在考虑如何回答,黄琬时年七岁,回答道:"您为什么不称日食之余,如月之初?"黄琼因此大吃一惊,就用黄琬的话回答,从此更加喜爱黄琬。 唐李翰亦有"黄琬对日,秦宓论天"之语。 ==家庭成员==曾祖父:黄香,字文强,官至尚书令,为中国古代著名孝子。 祖父:黄琼,字世英,官至太尉。封邟乡侯。 父亲:不详,早卒。 妻子:来氏,司空来艳之女,董卓之乱后带着弟弟来敏投奔荆州、益州。 儿子:黄奎(正史并无记载,只在《三国演义》中出现) ==史料记载==《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续后汉书·卷十二·列传第九》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