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于天放

增加 7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于天放
| 圖像 = [[File:于天放.jpg|缩略图|居中|[http://a2.att.hudong.com/21/01/20300544157529149025015455565_s.jpg 原图链接]]]}}
 
于天放(1908.4.9一1967.5.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联著名将领。原名[[于树屏]]、[[于九公]],又名[[王文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三道沟屯人。
于天放,原名于九公,1908年4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入私塾,10岁入呼兰县立小学,14岁就读于呼兰县模范中学。1924年8月考入设在[[齐齐哈尔]]的[[黑龙江省]]第一工科职业学校,学习采矿专业。他在这里与后来的抗日名将张甲洲相识。
  1927 1927 年9月20日,为抗议日本出兵[[山东]],齐齐哈尔的各界人士举行大示威,于天放与其他学生领袖一起组织领导省立一中、省立师范、政法专科、农职校等8所学校的数千名学生进行示威游行,并包围了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馆。黑龙江督军吴俊升派大批军警对学生运动进行镇压,开枪打伤多人,还将于天放等8名学生代表逮捕。当局迫于社会各界舆论的压力和爱国人士的大力声援,被捕学生两日后被释放。但是,于天放等人却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1928 1928 年8月,于天放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系。他在齐齐哈尔第一工科职业学校的老同学张甲洲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他与张甲洲、冯仲云等许多优秀青年来往密切,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31年5月1日,经张甲洲介绍,于天放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他迅速发动和组织北平学生及进步教师进行游行、罢课,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吁请政府抗日。
==驰骋疆场==
1945年11月初,[[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周保中任命于天放为中国长春铁路护路总监。没过多久,他回到哈尔滨见到了东北局副书记[[陈云]]。12月,陈云委派他回[[北安]],担任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于天放又投入到建立人民军队、剿灭土匪、保卫民主政权的工作中。1949年4月12日黑龙江省和嫩江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为省会,于天放回到了他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第二故乡[[齐齐哈尔]],历任黑龙江军事部长、黑龙江军区党委副书记、副政委,负责军区的政治工作和干部工作。
1951年11月,他撰写的回忆录《[[牢门脱险记]]》由东北青年出版社出版,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读物,后经东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发行90万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畅销的红色图书。1954年8月,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于天放离开齐齐哈尔,担任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政府副主席。在那年的国庆节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于天放握手时,以诙谐幽默的湖南乡音说道:“天放,抓不到;今天,见到了。大智大勇,人民英雄!”<ref>[[ name=" 博雅人物网]]">{{cite web |url=http://ren.bytravel.cn/history/6/yutianfang.html |title=于天放| accessdate=2019- 呼兰当代人物专题02-1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