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国基

增加 3,47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叶下珠张国基</big> '''
|-
|
[[File:123223张国基.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5b0988e595225.cdn.sogousohucs.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images/20190129/62aaaf18aa7c4031b30611892be475b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jpeg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5%BC%A0%E5%9B%BD%E5%9F%BA&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张国基'''(1894—1992),字颐生,[[湖南省益阳县]](今资阳区)人,全国侨联主席,华侨教育家。1894年4月出生于益阳县迎风桥乡一个偏僻的山村。191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加入毛泽东等创立的新民学会。1920年,为了提高海外华侨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宣传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受新民学会派遣,远渡重洋,前往新加坡道南学校教书,并兼任华侨中学及南洋女中的教学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海外教学生涯。1922年离开新加坡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任北加浪岸中华学校校长5年。
=='''基本内容'''==
 
中文名:张国基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94年4月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华侨教育家]]的典范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益阳
 
逝世日期:1992年8月30日
 
毕业院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就职院校:北加浪岸中华学校等
 
=='''人物经历'''==
 
1927年1月回国,受毛泽东之邀,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并由毛泽东、周以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任中央独立第一师师长。起义失败后,1929年再度出洋任教,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广仁学校和八华学校任校长。1939年7月,他与5位同事创办雅加达中华中学,带领全校师生披荆斩棘建校,以优异的师资和纯朴的校风驰名。
 
1958年10月回国定居,仍致力于华侨教育事业。1959年至1974年任北京华侨补习学校校长。1985年以后任北京燕京华侨大学董事长。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学生达数万人,其中,国外的学生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是著名的侨联领导人。历任第七届[[北京市侨联副主席]],第八、九届北京市侨联名誉主席,第三届全国侨联主席,第四届全国侨联名誉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
 
“视富贵如浮云,看事业如泰山。”这是海内外学子对老师风范的共同评价,也是他数十年华侨工作的精神动力。尽管随着职务的升迁,声望越来越高,客人越来越多,他一如既往地生活,坚持居住在30平方米的普通居民楼宿舍里。组织上多次要为他调整住房,他总是说:“等到全市困难户都住上新房,我再搬家。”任全国侨联主席以后,组织上按规定配给一名秘书、一名服务员、一台专车,并把旧房子修一下,他又婉言谢绝。1983年4月90大寿时,海外学生寄来10万元祝寿金,他立即全部转交故乡兴办福利事业,<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78553550446306&wfr=spider&for=pc   张国基同志简介],金台资讯, 07-22</ref>使迎风桥乡民主村400多户村民用上了电灯。1989年95岁大寿时,海外学生赠送25万元港币的寿礼,他又全部捐给“张国基文化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华侨侨眷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为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1992年4月,应海外学生的邀请,赴香港接受百龄华诞庆贺。被誉为“华侨教育家的典范”、“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
 
1992年8月3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9岁。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119 人文學]]
14,0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