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宝

增加 1,07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刘宝(?~301年)西晋军事将领,文学家。字道真。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人。
[[File:40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80926162216-579348323_jpeg_529_501_164876.jpg/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4468480&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0%2F20180926162216-579348323_jpeg_529_501_164876.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360网]]][http://sd.ifeng.com/zt/zc/wenhua/detail_2014_01/02/1678680_0.shtmll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2014年01月02日 13:46== 目录 =={| class="wikitable"|-| 中文名 || 刘宝|| 民族 || 汉族|-| 国籍 || 中国|| 出生地 || 中国|}'''1人物生平''' '''2墓地''' '''1人物生平编辑''' 
自幼聪颖,能歌善箫,并善于以优美的乐歌表达自己的感情,闻者无不留连。曾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任从事中郎,后任吏部郎。他善于骑射,精于武功,作战英勇,又先后任侍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等职,后因戍卫北境有功,赐爵关内侯。刘宝不但能武,而且善文,尤通经史。著有《刘宝文集》3卷及《历代史书考异》,流传于世。
志文记刘宝,字道真,生年不详,卒于西晋永康二年(301年),西晋山阳郡高平人(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一带)。其祖先刘奥,曾任太祝令。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曾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任从事中郎,后任吏部郎。善于骑射,精于武功,作战英勇,又先后任侍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等职,后因戍守边境有功,赐爵关内侯。他不但能武,而且善文,尤通经史。著有《刘宝文集》三卷及《历代史书考异》两书流传于世。《世说新语》、《汉书叙例》中有其生平事迹。今人谭正璧著《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将刘宝列入文学家之列,是邹城市籍文武兼备的历史名人之一。
'''2墓地编辑''' 
西晋刘宝墓位于邹城市西南,距城区30公里的郭里镇独山村西北1.53公里处。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邹县志》记载“双王墓,在城西南五十里,在黄山以北。有古墓二冢,周围大二亩,高二丈。世称为双王孤堆,或曰伏羲帝后之墓。”2墓呈西北、东南斜向分列。东南方墓冢稍大(列为1号墓),高12米,南北经35米,东西径40米,有夯层,较松软,每隔1米有平铺石板1层;西北方墓冢稍小一些(列为2号墓)。
刘宝墓志的出土,为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境内的两晋考古提供了十分可靠的断代依据。它的出土同时也证明了山阳郡高平即在此附近。关于山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国置山阳县,汉武帝建元年间改为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汉置槖县,后汉更置高平侯国。南朝宋时移高平郡来治。北齐郡县俱废。故城在今山东邹城西南。”关于高平县,《水经注》载:“泗水南经高平县故城西是也”。按顾颉刚《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部分载,古高平的地理位置,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刘宝墓志的发现,以确凿的实物资料证明了山阳郡高平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一带,从而为寻找古高平和确立古高平的地望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1]
 
'''参考资料'''
1.
山东邹城:名家辈出
 
'''词条标签'''
 
政治人物 将领 古代史 历史 人物
'''合作编辑者'''
 
上杉景虎 , ××。××× , 百科用户 , 百科用户 , 进化之书
 
'''免责声明'''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3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