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质平

增加 33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质平
| 圖像 = [[File:刘质平.jpg|缩略图|居中|[http://p5.so.qhimgs1.com/bdr/90__/t01169f7fb06054a9cb.jpg 原图链接]]]}}
[[ 刘质平 ]] (1894年—1978年), [[ 音乐艺术家 ]] ,是中国著名艺术大师 [[ 李叔同 ]] 的高足之一,中国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原名[[刘毅]],字季武,[[浙江海宁盐官]]人。民国初年就读于 [[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 ,受教师李叔同赏识,着意培养,并资助他东渡 [[ 日本 ]] ,入东京音乐学校深造。1978年10月24日病逝。
=人物生平=
1916年,刘质平在浙江一师毕业,在恩师李叔同的鼓励与资助下,为求新知,东渡日本,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理论与钢琴,同时研究艺术教育。
1919年秋,刘质平与[[吴梦非]]、[[丰子恺]]创办了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旨的、中国最早的一所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任教务主任;学制初仿日本,后效[[德国]]。分普通师范、高等师范两科,前者招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入学后音乐、图画及手工三者兼学,培养小学艺术师资;后者招收初中或师范毕业生,入学后,分图画音乐及图画手工二组,培养中学及普通师范的艺术师资,学制均为二年。
1921年7月, [[ 上海 ]] 美专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刘质平应该校校长[[刘海粟]]之聘,担任图音系音乐组主任。教师有 [[ 潘伯英 ]] [[ 张湘眉 ]] 等。当时的 [[ 上海美专 ]] ,从校舍、规模、教师阵容到学生人数等方面,都居全国同类学校之首,刘质平认为,在这里提倡音乐教育,影响会更大。因此,他建议刘海粟在校内增设音乐系,他负责筹办。当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刘质平即以其实干的精神,很快打开了上海美专音乐教学的新局面。刘质平在上海美专辛勤耕耘达10年,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因此,在上海美专校史上,刘质平被誉为该校音乐系的奠基人。
1923年,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一年后在此基础上又扩大成“私立上海艺术师范大学”,设有艺术教育系、音乐系、西洋画系、中国画系。该校在创建后的8年中丨共培养艺术师资近千名,除内蒙古外,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其中在音乐教育界影响较大的有[[钱君陶]]、[[邱望湘]]、[[沈秉廉]]、[[萧而化]]、[[唐学咏]]、[[何笑明]](铭)、[[徐希一]]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政治学院学习,结业后于1951年应聘到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任教授和音乐组主任,并被推选为首届山东省音乐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受到处分。文革期间,“刘质平再次受到冲击:抄家、降级、揪斗、挂牌游街、关押牛棚……在莫须有的罪名面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没有屈服。”1971年退休,次年回到上海。
1978年10月24日病逝。<refname="走进纪念馆">[[ {{cite web |url=http://www.phlst.cn/zoujin/liuzhiping.php |title= 刘质平简介]]| accessdate=2019-02-19}}</ref> 
=作品影响=
一、作为现代音乐教育家,刘质平不仅积极倡导、参与兴办艺术学校,而且身体力行地在十几所学校里兼任音乐课,亲自进行音乐教育活动,培育出了大量的、对后世乃至现在有用的音乐人才;
三、作为作曲家,刘质平在《[[美育]]》、《[[音乐教师的良友]]》等刊物上,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歌曲作品,尤其是儿童歌曲。如《[[读书乐]]》、《[[中国体操学校运动会歌]]》等等;
四、作为音乐理论家,刘质平针对中国当时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旗帜鲜明地发表了《[[中国音乐教授的缺点]]》和《[[致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讨论中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的意见书]]》等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他主张:“初中乐歌应改称音乐科”,“中小学音乐科课程应当衔接”、“审核中小学音乐科课程纲要宜审查中小学音乐科教材”、“初中音乐科教学目的,那教育和技能二方面,是并重的,一方面涵养美的情感和融合的精神,一方面养成识谱和歌唱的能力”等等。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refname="百度">[[ {{cite web |url=http://tieba.baidu.com/f?kz=745182759 |title= 记我国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质平]] | accessdate=2010-04-09}}</ref>
=人物故事=
==与弘一法师关系==
刘质平与恩师[[李叔同]]情同父子。李于1918年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此后24年间,质平经常接济其生活费用。[[弘一]]法师逐年将其书法精品交质平保存,计有屏条10幅、中堂10轴、对联30幅等。晚年把乃师遗墨全部捐献给国家。<refname="豆瓣">[[ {{cite web |url=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501901/ |title= 弘一大师与刘质平的因缘]] | accessdate=2009-10-31}}</ref>
一九二一年八月,李叔同应经亨颐校长之聘,辞却上海城束女学教职,转赴[[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翌年更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浙一师)担任图工科音乐图画教员。揭开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篇章。这是李叔同一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博学多能,多才多艺,因而威信超群:“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师生乃至工役没有人不起敬的。”刘质平有幸躬逢其威。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