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许逊

增加 2,1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道教}}
'''許遜'''({{bd|239年||374年|catIdx=X}}),字'''敬之''',[[晉代]]著名[[道士]],[[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河南[[汝南]],其父许肃于东汉末年率家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239)许逊出生于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晋代著名道士,[[道教]][[淨明道]]、[[閭山派]]尊奉的祖師,許遜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今屬[[四川]])令,人称'''許九郎'''、'''閭山祖師'''、'''许旌阳'''、'''旌陽祖師'''、'''感天大帝''',又称'''許天師'''、'''许真君'''。在道教流派中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晋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任旌阳令,后弃官东归,于西山中修道炼丹,着书立说,创[[“太上灵宝净明法”]],白日飞升。<ref name="百度许逊">{{cite news|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9%80%8A/72907| title =许逊簡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百度百科 | author= | accessdate=2019-2-19 }}</ref>
==人物生平==
據說,許遜年少時以打獵為業,一日上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舔其子而死。許遜突發感悟,折弩而返,前往棲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修學道法於[[吳猛]]。一說许逊與[[吴猛]]皆修學道法于[[谌母]](一說[[蘭公]]傳法予[[谌母]],命谌母傳法予許遜)。《墉城集仙录》称谌母“密修道法,积数十年,……吴猛、许逊自高阳南游,诣母,请传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
 
据传许逊曾仕[[晋朝]]为[[四川]][[旌阳]]令,當時就有「[[點石成金]]」的法術,每次收稅不足,他就把石子變成[[銅錢]]<ref>《列仙傳》:“許遜,南昌人。晉初為旌陽令,點石化金,以足逋賦。”</ref>。[[元康]]元年(291年)爆發[[八王之亂]],許遜棄官,在[[豫章]]地區傳播孝道。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廣]]、[[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
 
許遜教团骨干成員有十二人,稱[[西山十二真君]]——[[許遜]]、[[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勳]]、[[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
 
豫章及附近地区多有許遜以鐵柱鎮魔,殺蛟斬蛇等為民除害的傳奇故事,民間多有許遜崇拜,稱他「傳孝道之宗」,「為眾仙之長」,「每歲夏季,諸卿士庶,各各香華,鼓樂、旗幟,就寢殿迎請真君小型像幸其鄉社,隨願祈禳,以蠲除旱蝗。」
 
[[東晉]][[寧康]]二年(374年)八月十五日許遜「閤家飛昇,雞犬悉去」。《孝道吳許二真君傳》載:許遜升遐之日,「四鄉百姓聚會於觀,設黃箓大齋。邀請道流,三日三夜,升壇進表,上達玄元,作禮焚香,克意誠請,存亡獲福,方休暇焉。」
1,1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