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文化大學

移除 58,98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class="wikitable"|-!<p style="background: #058417;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中國文化大學</p>|-|<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5/PCCU_LOGO.svg/200px-PCCU_LOGO.svg.pn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6%96%87%E5%8C%96%E5%A4%A7%E5%AD%B8 圖片來自維百科]</small>|-!<p style="background: #058417;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基本資料</p>|-|<small>'''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br>'''老校名''' [[遠東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 [[中國文化學院]] [[ 中國文化大學]]<br>'''校訓''' 質樸堅毅<br>'''創建時間''' 1962年3月1日<br>'''學校類型''' [[私立大學]]<br>'''董事長''' 無<br>'''校長''' [[徐興慶]]<br>'''創辦人''' [[張其昀]]<br>'''教師人數''' 1,610(108學年度)<br>'''學生人數''' 25,186(109學年度)<br></small> |-!<p style="background: #058417;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float:10px 0;”>校 址</p>|-|<small><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陽明山校本部</b>[[臺北市]][[士林區]]陽明裡華岡路55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建國校區大夏館</b>[[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31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博愛校區大新館</b>[[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忠孝校區忠孝館</b>[[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41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大安中心(又稱為'''大安館''')</b>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1號3樓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right:5px;">華林實驗林場</b> [[新北市]][[新店區]]桂山路130號</li></ul></small> |-!<p style="background: #058417;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其它資料</p>|-|<small>'''總面積''' 校本部21公頃 華林實驗場92公頃<br>'''代表色''' 灰黃<br>'''吉祥物''' [[華柑]]<br>'''校刊''' 《華夏導報》<br>'''所屬法人''' 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br>'''隸屬''' [[華岡學園]] [[華文商管學院認證]] [[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優久聯盟]] 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br>'''電話號碼''' +886228610511<br>'''網站''' www.pccu.edu.tw<br><br> </small>|}</div><div style="margin-bottom:0px 1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英語: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簡稱文化大學、文大、華岡),是[[中華民國]]一所知名的[[私立大學]],創建於1962年,原擬校名為「遠東大學」,經[[蔣中正]][[總統]]親筆致函,建議改為「中國文化學院」,獲教育部核准升格改制為「中國文化大學」。其連續八年榮獲中華民國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之卓越大學,並為[[繁星計畫]]大學以及[[優久聯盟]]成員之一。中國文化大學現有13學院、61個學系組、41個碩士班、10個博士班,推廣教育部另設有21個系所組。</p>==沿革=====創辦人===<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姓名 !! 備註|-|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創辦人</b>|-|style="width:15%"|[[張其昀]] || align="left" style="width:85%"|創辦人為史地學家及教育家,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早年是南高史地學派和學衡派的重要成員;嗣後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時爲國風社的靈魂人物之一,為現代儒學和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先驅。文大因此被視為學衡、國風精神的載體,也克承了南雍辦學宏旨。|-|}</div> ===董事會成員===<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姓名 !! 備註|-|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董事長</b>|-|style="width:15%"|空缺 || align="left" style="width:85%"|原董事長[[張鏡湖]]辭世|-|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 董事</b>|-|style="width:15%"|[[李興才]]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金榮華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張海燕]]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尹衍樑]]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林國賢]]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李傳洪]]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彭誠浩]]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蔡政文]]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袁興夏]] || align="left" style="width:85%"||-|style="width:15%"|[[張冠群]] || align="left" style="width:85%"||-|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監察人</b>|-|style="width:15%"|[[李伸一]] || align="left" style="width:85%"||-|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公益監察人</b>|-|style="width:15%"|[[蔡鴻斌]] || align="left" style="width:85%"||-|}</div> ===歷任校長===<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style="width:10%"| 任次 !!style="width:10%"|姓名 !! style="width:20%"|任期 !! style="width:20%"|前職 !! style="width:20%"|後職 !!style="width:20%"|備註|-|align="left"|改制前 || [[郭榮趙]] || align="left"|約民國64年 || align="left"| || align="left"| ||align="left"| 中國文化學院時期 |-|align="left"|改制前 || [[潘維和]] ||align="left"|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學院時期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olor: #d5e2d7;"|<b>改制後-校長</b>|-|align="left"|改制前 || [[潘維和]] || align="left"|約民國64年 || align="left"| || align="left"|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學院時期 |-| align="left"|1 || [[郭榮趙]] || align="left"|約民國64年 || align="left"| || align="left"| || align="left"| 改制大學首任校長|-| align="left"|2 || [[鄭嘉武]]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3 || [[林彩梅]] || align="left"|1993/8/2~2003/4/29 || -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院長|| align="left"| 自行請辭|-| align="left"|3(代理) || [[陳純一]] || align="left"|2003/4/29~2003年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4 || [[李天任]] ||align="left"| 2003年~2006年 || align="left"| -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 align="left"| -|-| align="left"|5 || [[李天任]] || align="left"|2006年~2009年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5(代理) || [[楊泰順]] || align="left"|2009/07/31- 2010/02/01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align="left"| 曾擔任臺灣省議會第十屆議員|-| align="left"|6 || [[吳萬益]] || align="left"|2010/02/01-2013/02/01 || align="left"| 國立成功大學<br>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所長||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代理校長 || align="left"| -|-| align="left"|6(代理) || [[吳萬益]] || align="left"|2013/02/01-2013/08/01 || align="left"|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2010/02-2013/02)|| align="left"|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 align="left"| -|-| align="left"|7 || [[李天任]] ||align="left"|2013/08/01-2018/02/01 || align="left"|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2003/08-2009/07)<br>文大校友總會第三屆理事長<br>(2003/08-迄今)|| align="left"|華梵大學校長 || align="left"|參見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校長遴選事件|-|align="left"|7(代理) || [[王淑音]] ||align="left"|2018/02/06-2018/11/27 || align="left"|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align="left"|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 align="left"|參見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校長遴選事件|-|align="left"|8 || [[徐興慶]] ||align="left"|2018/11/28-迄今|| align="left"|兼任中國文化大學<br>外國語文學院院長<br>與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align="left" | || align="left"|參見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校長遴選事件|-|}</div> ===源流===<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梁啟超]]先生於1921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地理學者[[張其昀]]往任助教。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張其昀將此知遇之恩銘記於心,希望能完成梁啟超之遺志,因而在學校草創時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於1962年籌備之初,時任[[教育部]]部長的張其昀決定先辦[[研究所]],校名曰「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次年五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九月,夜間部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與商學等四學系成立並招生,乃易名為「中國文化學院」,1980年改制大學。</p></div> ===校名===<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增設大學部後創辦人張其昀原訂名「遠東大學」,後因時任總統[[蔣中正]]認為「遠東」為歐美之地理觀點,建議改以「中國文化」為校名。</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對內稱呼「華岡」(英語:Hwa Kang)。在[[陽明山]]山仔後校區原為一片橘子園,自[[四川]]籍譚淳風先生處購得建校基地後,其時仍未有名稱。迨至校舍落成,創辦人張其昀取「美哉中華,鳳鳴高岡」之意,擷「華岡」以為地名。在今日校園中的大賢館頂樓(集[[吳稚暉]]字)、曉園碑刻與大義館西面入口([[于右任]]書)均可見此字樣。學生社團也多冠以華岡二字,以表示屬於中國文化大學的社團,而在中國文化大學就學或服務的都可稱為華岡人。若有作「華崗」者,為誤用。</p></div> ===華岡與山仔後===<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據《[[臺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包括今日陽明、菁山二裡,而陽明裡舊稱草山莊、山豬湖、山仔後。山仔後地區存有多數[[美軍眷舍]],今日則轉為主題景觀餐廳、別墅、學生分租宿舍或公務館舍使用,由於棟距、街廓、建築法式深具美式風格,因而成為進入華岡前的整體視覺意象,亦為臺灣現存最完整的美式建築聚落。然近年因土地產權關係衍生拆除美軍眷區、興建新式高樓層住宅聲浪,引發居民、學者、師生以「山仔後疊疊樂」為名,主張維持現有景觀、活化建築使用與保存歷史記憶為號召。</p></div> ==學校象徵==<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校訓、校徽'''<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中國文化大學 採用「質樸堅毅」四字,作為校訓,以「木鐸」為校徽。</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質是質直,樸是樸素、堅是堅強,毅是弘毅。更簡而言之,質樸是實事求是之意,堅毅是精益求精之意。</p>'''校歌'''<br><p styleimg src="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https:30px">作詞:[[張其昀]]/作曲:[[黃友棣]]</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華岡講學,承中原之道統;陽明風光,接革命之心傳。</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必有真知,方能力行。<storage.googleapis.com/p><p style="textwww-indent: 30px; linecheers-height:30px">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有所不得,反求諸己。</p><p style="textcom-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tw/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振衣千仞岡。濯足萬裡流。振衣千仞岡。濯足萬裡流。<article/p>'''象徵'''<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華岡學園的代表色是[[灰]]、[[黃]]兩色,象徵中國文化「輝煌」之意,並且蘊含張其昀「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的辦學理念。此外,中國文化大學還有吉祥物華柑,其名即「華岡」的諧音。<202002/p>==學校環境==<div style="marginarticle-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現有陽明山校本部、建國[[大夏館]]、博愛大新館、忠孝分部等四大校區。</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校本部位於[[臺北市]][[士林區]],除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外,校舍古色古香的傳統式瓦頂建築風格亦為其特色之一,[[張其昀]]曾提及[[盧毓駿]]教授在校園建設規畫時欲將華岡學園打造為[[中國建築]]的博物館,讓每一種風格的中國建築都能在此處展現,因此今日可見許多「器」字形建築坐落在校園各處。往日多有匾額懸於其上,但隨館樓改建與空間調整,已不多見。校園總土地面積達113公頃,校總區佔21公頃,另有[[新店]]華林實驗場92公頃、碧園實習農場約30公頃以及雙溪苗圃地05e3a68e1768f7.06公頃,供[[農學院]]學生實習之用。仍持續洽購或洽租鄰近不動產,增加學校空間之發展與利用。</p><p style=jpg"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系於2018年3月17日獲頒金氏世界紀錄證書,因其上方彩虹經常高掛,最長紀錄達到九小時。這項紀錄由該校大氣系師生提出的各項資料數據及照片,加上中央氣象局提供的氣象數據而證明。</p>===校本部===<div stylewidth="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280"><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成館]]:</bcenter> 創校時首先興建的館樓,有匾額「萬裡樓」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設計,建築四面之屋頂各以正立面的[[廡殿]]頂、兩側的[[歇山]]頂、與後立面之卷棚歇山頂呈現。現為[[新聞暨傳播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所在,附有興中堂、齊園講堂、實習法庭。</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small> 大仁館:</b>主要為八角[[攢尖]]頂建築,由盧毓駿教授設計,現為[[藝術學院]]、國際暨外語學院所在。內設學生藝廊,供美術系學生展出作品,五樓及六樓為音樂系的琴房以及供學生演出的三葉廳。別稱「稚暉樓」。原有匾額「稚暉樓」一面,因大仁館曾經發生靈異事件,八角型建築匾額那面已不存,將正門改為校車等候處、校車卡販賣處,從此之後大仁館沒有正門。</li><li><b style="margin-righthttps:5px; margin-left:5px;">大義館:</b>由盧毓駿教授設計,格局方正,頂樓為天壇式造型,現為理學院、工學院及華岡印刷廠所在,一樓為全年開放之24小時K書中心(學生多暱稱為24K),以及中國信託銀行的存提款機,另館內七樓設有[[華岡測候站]]及[[氣象]]觀測坪提供氣象資料給學校作為停班停課參考及學生製播華岡氣象報導、山上即時天氣資訊之用。頂樓西面又名「觀海樓」。</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大典館:</b>由盧毓駿教授設計,亦為明堂式建築為基礎,但四個突出的角改為圓形的堡壘式建築,舊時用以突顯圖書館所在地「知識堡壘」之意涵。現為[[文學院]]、環境設計學院、語文中心、出版部所在。文化大學郵局亦設於此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春秋坊:</b>銜接大義、大典兩館四樓的連通空橋。</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賢館:</b>大現為[[法學院]]院址,1樓至2樓為普通教室,3樓則為法學院辦公室、教授研究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恩館:</b>別名華僑塔,又名「開國紀念館」,原為塔形建築,改建後僅稱為大恩館。地下樓層有社團辦公室、1樓為階梯教室、2樓及10樓至12樓為行政單位所在、3樓至7樓為一般教室。而8樓、9樓則改為[[商學院]]辦公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忠館:</b>別稱「華岡藝術館」,由王以唐建築師設計,為重簷攢尖頂,附有華風堂劇場、數位學習中心,地下設有華岡美食廣場。</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曉園:</b>為文大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之衣冠塚,也是[[臺北市]]著名觀賞夜景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孝館]]:</b>即體育館。本體為地下四層、地上十層的建築體,在教學行政大樓方面呈現L形,運動場方面呈現楕圓形。舊時別稱「華岡國術館」,改建後為[[教育學院]]樓館。</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功館:</b>為農學院所在,由該校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前任系主任徐秀夫教授設計。</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德館:</b>兩層樓建築,皆為理工學院實驗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曉峰紀念館]]:</b>為一紀念創辦人張其昀(字曉峰)的建築,主要由三棟大樓組成:[[華岡博物館]]、圖書館、資訊中心。內部尚有校史室、數位地球中心、[[歐豪年]]美術中心、[[池田大作]]研究中心。2012年11月,校方將2樓空間改建,曉峰24H正式落成啟用,提供學生不同的自修選擇與閱讀去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菲華樓]]:</b>菲華樓原為教職員宿舍,取名「菲華」緣為紀念[[菲律賓]]華僑莊萬裡先生於創校伊始首捐钜資。改建後為國際交流中心、展示中心與會議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百花池:</b>位於學校中心,又名「百花池廣場」,為學校活動舉辦之場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情人坡]]:</b>為大孝館外的一處坡道,緊鄰下東勢產業道路,可俯瞰整個[[大臺北地區]]、[[淡水河]]、[[臺北101]]等,是觀賞夜景的著名景點之一。</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荀子大道(仇人坡):</b>是一條由[[曉峰紀念館]]延伸至大義館之道路,時常風大,學生多暱稱仇人坡,為文大學生進出校園的重要幹道,因此也常見許多社團活動在此宣傳。</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大成館]]:</b>創校時首先興建的館樓,有匾額「萬裡樓」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設計,建築四面之屋頂各以正立面的[[廡殿]]頂、兩側的[[歇山]]頂、與後立面之卷棚歇山頂呈現。現為[[新聞暨傳播學院]]及社會科學院所在,附有興中堂、齊園講堂、實習法庭。</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仁館:</b>主要為八角[[攢尖]]頂建築,由盧毓駿教授設計,現為[[藝術學院]]、國際暨外語學院所在。內設學生藝廊,供美術系學生展出作品,五樓及六樓為音樂系的琴房以及供學生演出的三葉廳。別稱「稚暉樓」。原有匾額「稚暉樓」一面,因大仁館曾經發生靈異事件,八角型建築匾額那面已不存,將正門改為校車等候處、校車卡販賣處,從此之後大仁館沒有正門。</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義館:</b>由盧毓駿教授設計,格局方正,頂樓為天壇式造型,現為理學院、工學院及華岡印刷廠所在,一樓為全年開放之24小時K書中心(學生多暱稱為24K),以及中國信託銀行的存提款機,另館內七樓設有[[華岡測候站]]及[[氣象]]觀測坪提供氣象資料給學校作為停班停課參考及學生製播華岡氣象報導、山上即時天氣資訊之用。頂樓西面又名「觀海樓」。</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典館:</b>由盧毓駿教授設計,亦為明堂式建築為基礎,但四個突出的角改為圓形的堡壘式建築,舊時用以突顯圖書館所在地「知識堡壘」之意涵。現為[[文學院]]、環境設計學院、語文中心、出版部所在。文化大學郵局亦設於此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春秋坊:</b>銜接大義、大典兩館四樓的連通空橋。</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賢館:</b>現為[[法學院]]院址,1樓至2樓為普通教室,3樓則為法學院辦公室、教授研究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恩館:</b>別名華僑塔,又名「開國紀念館」,原為塔形建築,改建後僅稱為大恩館。地下樓層有社團辦公室、1樓為階梯教室、2樓及10樓至12樓為行政單位所在、3樓至7樓為一般教室。而8樓、9樓則改為[[商學院]]辦公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忠館:</b>別稱「華岡藝術館」,由王以唐建築師設計,為重簷攢尖頂,附有華風堂劇場、數位學習中心,地下設有華岡美食廣場。</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曉園:</b>為文大創辦人張其昀先生之衣冠塚,也是[[臺北市]]著名觀賞夜景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孝館]]:</b>即體育館。本體為地下四層、地上十層的建築體,在教學行政大樓方面呈現L形,運動場方面呈現楕圓形。舊時別稱「華岡國術館」,改建後為[[教育學院]]樓館。</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功館:</b>為農學院所在,由該校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前任系主任徐秀夫教授設計。</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德館:</b>兩層樓建築,皆為理工學院實驗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曉峰紀念館]]:</b>為一紀念創辦人張其昀(字曉峰)的建築,主要由三棟大樓組成:[[華岡博物館]]、圖書館、資訊中心。內部尚有校史室、數位地球中心、[[歐豪年]]美術中心、[[池田大作]]研究中心。2012年11月,校方將2樓空間改建,曉峰24H正式落成啟用,提供學生不同的自修選擇與閱讀去處。</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菲華樓]]:</b>菲華樓原為教職員宿舍,取名「菲華」緣為紀念[[菲律賓]]華僑莊萬裡先生於創校伊始首捐钜資。改建後為國際交流中心、展示中心與會議室。</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百花池:</b>位於學校中心,又名「百花池廣場」,為學校活動舉辦之場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情人坡]]:</b>為大孝館外的一處坡道,緊鄰下東勢產業道路,可俯瞰整個[[大臺北地區]]、[[淡水河]]、[[臺北101]]等,是觀賞夜景的著名景點之一。</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荀子大道(仇人坡):</b>是一條由[[曉峰紀念館]]延伸至大義館之道路,時常風大,學生多暱稱仇人坡,為文大學生進出校園的重要幹道,因此也常見許多社團活動在此宣傳。</li></ul></div> ===華岡宿舍群===<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雅館:</b>女生宿舍,主要提供外籍生及陸生、大三大四學生入住</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慈館:<www.cheers.com.tw/b>女生宿舍。主要提供予大一剛入學之新生或台中以南的大二學生入住。<career/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莊館:</b>男生宿舍,又稱「莊萬裡紀念館」,此宿舍為套房設計,大部分附有浴室,少數為雅房設計。<article/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倫館:</b>男生宿舍,由盧毓駿教授設計。主要提供予大一剛入學之新生入住,亦有著體育系校隊、海青班等學生居住。</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群館:</b>2018年中與[[又昱公司]]解約,此前由又昱公司經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雅館:</b>女生宿舍,主要提供外籍生及陸生、大三大四學生入住</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慈館:</b>女生宿舍。主要提供予大一剛入學之新生或台中以南的大二學生入住。</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莊館:</b>男生宿舍,又稱「莊萬裡紀念館」,此宿舍為套房設計,大部分附有浴室,少數為雅房設計。</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倫館:</b>男生宿舍,由盧毓駿教授設計。主要提供予大一剛入學之新生入住,亦有著體育系校隊、海青班等學生居住。</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群館:</b>2018年中與[[又昱公司]]解約,此前由又昱公司經營。</li></ul></div> ===生活機能===<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校內:</b>大忠美食廣場(照相部、便利商店、學生餐廳、藥妝店)、敦煌書局、中華郵政。</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校外:</b>華岡路與光華路商圈、格致路商圈</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校內:</b>大忠美食廣場(照相部、便利商店、學生餐廳、藥妝店)、敦煌書局、中華郵政。</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校外:</b>華岡路與光華路商圈、格致路商圈</li></ul></div> ===山下校區===<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夏館:</b>現為推廣教育部本部,教室使用率較校本部高出許多。位於[[建國高架道路]]下,附近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大專院校,鄰近[[大安森林公園]]及[[臺北市立圖書館]]。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31號。[[張其昀]]創辦人以私人之力興學,決定創辦終身教育學習機構,以利社會人士學習。有鑑於城區部之校地不足,即開始尋覓新校地。1991年,增購臺北市[[建國南路]]之校地。1994年,新建[[大夏館]]工程開工,2001年落成。同年榮獲紐約建築師協會獲選為「2001年度建築設計獎」。2002,臺北市新地標文大大夏館 5096274 唯一獲「都市變臉」金牌獎 繼獲美國建築師協會獎項後 營造都市景觀再次獲臺北市政府肯定。2002年,成立數位學習中心,全國第一家以數位元學習方式經營之 書館。</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新館:</b>延平分部,原[[臺灣新生報]]舊大樓,位於臺北市[[博愛特區]],又稱博愛校區。緊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比鄰[[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臺北地方法院]]、[[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及[[法務部]]等多個司法、法務機關。平日主要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三、四年級及法律研究所之課程使用。[[臺北捷運]][[小南門站]]及[[西門站]]即可步行到達。位於[[臺北市片來自cheers]][[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忠孝館:</b>忠孝分部,鄰近[[臺北車站]]、[[善導寺]]捷運站,現為推廣教育部忠孝分部,提供在職學生語言學習、成人進修專區。地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41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華林實驗林場:</b>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翡翠水庫]]附近,原為[[臺灣農林]]文山茶場,目前為市郊的生態系經營示範區,林場部分在2002年規劃為「中國文化大學華林植物園」,參與[[農委會]]所推動的「森林生態系經營」整合型研究計畫。</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大夏館:</b>現為推廣教育部本部,教室使用率較校本部高出許多。位於[[建國高架道路]]下,附近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大專院校,鄰近[[大安森林公園]]及[[臺北市立圖書館]]。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31號。[[張其昀]]創辦人以私人之力興學,決定創辦終身教育學習機構,以利社會人士學習。有鑑於城區部之校地不足,即開始尋覓新校地。1991年,增購臺北市[[建國南路]]之校地。1994年,新建[[大夏館]]工程開工,2001年落成。同年榮獲紐約建築師協會獲選為「2001年度建築設計獎」。2002,臺北市新地標文大大夏館 唯一獲「都市變臉」金牌獎 繼獲美國建築師協會獎項後 營造都市景觀再次獲臺北市政府肯定。2002年,成立數位學習中心,全國第一家以數位元學習方式經營之圖書館。</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small> 大新館:</b>延平分部,原[[臺灣新生報]]舊大樓,位於臺北市[[博愛特區]],又稱博愛校區。緊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比鄰[[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臺北地方法院]]、[[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及[[法務部]]等多個司法、法務機關。平日主要為[[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三、四年級及法律研究所之課程使用。[[臺北捷運]][[小南門站]]及[[西門站]]即可步行到達。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忠孝館:</b>忠孝分部,鄰近[[臺北車站]]、[[善導寺]]捷運站,現為推廣教育部忠孝分部,提供在職學生語言學習、成人進修專區。地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41號</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華林實驗林場:</b>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翡翠水庫]]附近,原為[[臺灣農林]]文山茶場,目前為市郊的生態系經營示範區,林場部分在2002年規劃為「中國文化大學華林植物園」,參與[[農委會]]所推動的「森林生態系經營」整合型研究計畫。</li></ul></div> ==教育機構==<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現有純藝術高中[[華岡藝術學校]]、幼兒教育[[文大附幼]]、與多處推廣教育校園機構,是臺灣少數臺北、臺中、高雄皆有推廣教育的綜合大學。</p>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colspan="7" style="background-color: #eaecf0;"|<b>議會席位</b>|-! 單位機構 !! 地址 !! 備註|-| align="left"| 建國大夏館 || align="left"|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231號 ||align="left"| 推廣教育部本部|-| align="left"| 博愛大新館 || align="left"|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 ||align="left"| 推廣教育部延平分部|-| align="left"| 忠孝館 || align="left"|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41號 ||align="left"| 推廣教育部忠孝分部|-| align="left"| 大安中心 || align="left"|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1號3樓 ||align="left"| 推廣教育部大安分部|-| align="left"| 華岡藝校 || align="left"|臺北市士林區建業路73巷8號 ||align="left"| 華岡藝校|-| align="left"| 文大附幼 || align="left"|臺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56巷20號 ||align="left"| 文大附幼|-| align="left"| 臺中教育中心 || align="left"|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658號3樓 ||align="left"| 臺中分部|-| align="left"| 高雄教育中心|| align="left"| 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215號3樓 ||align="left"| 高雄分部|- |}</div> ===校內媒體===<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夏導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超媒體</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文化一周]]中文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攝影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廣播電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電視新聞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氣象臺]]</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夏導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超媒體</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文化一周]]中文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攝影報</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廣播電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電視新聞台</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氣象臺]]</li></ul></div> ==研究中心==<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0px; line-height:30px">'''校本部現有1處校級與15處院級研究中心,並設置於校園各大樓之內,推廣教育部也設有多種類研發中心,以利學術發展。'''</p>{|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6" style="background:#caf5d1; width:20%;"| 研究中心|| align="left"|東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校級)|| align="left"|海洋研究發展中心|- | align="left"|化學產學合作中心|| align="left"|韓國學研究中心|-| align="left"|日本研究中心|| align="left"|韓國學研究中心|-| align="left"|和平研究中心|| align="left"|台商研究中心|-| align="left"|產業創新經濟研究中心|| align="left"|新聞暨傳播學院科普傳播研發中心|-| align="left"|視覺認知研究中心|| align="left"|環境設計學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5" style="background:#caf5d1; width:20%;"| 推廣教育部<br>研究暨發展中心|| align="left"|海外學習中心|| align="left"|-|- | align="left"|企業諮詢暨訓練中心|| align="left"|政府專案發展中心|-| align="left"|服務管理教育中心|| align="left"|數位媒體科技教育中心|-| align="left"|華語中心|| align="left"|視覺藝術中心|-| align="left"|創意產業中心|| align="left"|行銷菁英培訓中心|- 
|}
</div>
 
==圖書資源與展演==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的中西文實體藏書量達140萬冊,在全臺公私立[[大學圖書館]]中排名第五,為私立大學第一名。</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曉峰紀念館]]</p>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資源教室</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曉峯24k</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夏館數位學習中心</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資源教室</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曉峯24k</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夏館數位學習中心</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博物館]]</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曉峰紀念館]]音樂廳</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孝館]]柏英廳</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成館]]興中堂</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恩館國際會議廳</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博物館]]</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曉峰紀念館]]音樂廳</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孝館]]柏英廳</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成館]]興中堂</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大恩館國際會議廳</li>
</ul>
==出版單位==<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6" style="background:#caf5d1; width:20%;"| 華岡出版部<br>期刊列表|| align="left"|華岡工 '''中國文化大 '''(簡稱'''文化大 報|| align="left"| '''、''' 文大 商管學報|'''、'''華岡''',{{lang- en| align="left"|華岡農科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是[[臺灣]]一所知名的[[私立大 報|| align="left"|華岡藝術 ]],創建於1962年,原擬校名為「遠東大 |-| align="left"| 」,經[[蔣中正]][[總統]]親筆致函,建議改為「 中國文化 院」,獲教育部核准升格改制為「 化大 報|| align="left"|史 」。其連續八年榮獲中華民國教育部獎勵大 彙刊|-| align="left"|文化體育 刊|| align="left"|資訊傳播 卓越計畫之卓越大 |-| align="left"|俄國語文 ,並為[[繁星計畫]]大 報|| align="left"| 以及[[優久聯盟]]成員之一。 文化 論叢|-| align="left"|Hwa Kang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lign="left"|Hwa Kang English Journal|-大學現有13學院、61個學系組、41個碩士班、10個博士班,推廣教育部另設有21個系所組。
|}===學校===</div>'''学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学]]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 術首創=====首創 生可能會在小 院===<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教育和 國文化大 新聞暨傳播 教育的前後在其他 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b>(1989 為[[幼童| 創立 幼兒童]]而設 與政 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 同年。)</b></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學、[[ 中國文化大 職業學校]]、專科 環境設計 院或[[神 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bref> (1993年創立)<{{cite web |url=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b><2/li><li><b style802941.pdf |title=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ublisher=Open Digital Archive |access-date=15 May 2014 |archive-date="margin2016-04-14 |archive-righturl=https:5px;"></b>[[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b>(2000年創立,私立大學首創)</b><web.archive.org/web/20160414015817/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li>802941.pdf |dead-url=no }}</ulref>
</div>===首創單位===<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 華岡博物館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訓|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自學|在家學校]]和[[線上學習|線上學校]] (1971年 全國第一個大 使教 博物館單位 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li></ul></div>
==歷史 = 首創系所===<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系所 !! 年份 !! 備註|-| align="left"|戲劇學系<br>法國語文學系 || 1962年 || align="left"|第一所創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 戲劇、法文學門之大學|-| align="left"|美術學系<br>大眾傳播學系(夜間部) || 1963 於公元597 的[[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align="left"|首創五年制大眾傳播學系 国王学校]] 全國 可能是现存 早成立傳播科系之大專院 古老的学 校之一|-| align="left"|舞蹈學系.<brref> 地學研究所 || 1964年 |{{Cite web| alignurl="left"|首創五年制舞蹈科,全國最早成立舞蹈科系之大學|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 aligntitle="left"|新聞學系|| 1965年 || align="left"|私立大學首創|-History of the School| alignwebsite="left"|勞工關係學系|| 1966年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alignlanguage="left"|全國首創,後增設人力資源管理組更名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en|access-| align="left"|史學系博士班|| 1967年 || aligndate="left"|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同一年創立,也是唯一私大歷史博士班|2019-| align="left"|觀光事業學系|| 1968年 || align="left"|觀光學系全國首創|07-| align="left"|中國音樂學系|| 1969年 || align="left"|27|trans-| aligntitle="left"|氣象學系<br>畜牧學系|| 1970年 || align="left"|私立大學首創校史|archive-| align="left"|森林學系<br>紡織工程學系|| 1972年 || aligndate="left"|私立大學首創|2019-| align="left"|青少年兒童福利系|| 1973年 || align="left"|全國首創|07-| align="left"|印度文化研究所|| 1973年 || align="left"|全國首創,後於1988年停招27|archive-| alignurl="left"|廣告學系|| 1986年 || align="left"|全國首創|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070256/https://www.kings-| align="left"|生物科技研究所|| 1989年 || align="left"|全國首創,全國第一個生技研究所school.co.uk/about/history/|dead-| alignurl="left"|韓國語文學系no}}<br/ref> 俄國語文學系;而[[中国历史|| 1994年 || align="left"|私立大 中国]]最早的 首創|-| align="left"|國術學系|| 1997年 || align="left"|私國首創 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 改名技擊運動暨國術 逐漸出現[[太 |-| align="left"|舞蹈 ]]之類官方辦的 系研究所 || 1999年 || align="left"|全國第一個私大舞蹈研究所|-| align="left"|舞蹈學系研究所 || 1999年 || align="left"|全國首創|-| align="left"|科技藝術研究所 || 2017年 || align="left"|私立大學唯一設立|-校。
|}==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div>在[[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是[[統治階級]]培養[[貴族|下一代]][[品格教育|品格]]、[[雅乐|禮樂]]、[[閱讀|讀]][[寫作|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
===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3" style="background:#f6f3c3; width:20%;"| 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 || align="left"|海青班烹飪科|| align="left"|海青班美容SPA科|- | align="left"|海青班景觀暨室內設計科|| align="left"|海青班幼保科|-| align="left"|海青班觀光暨餐旅管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 科|| align="left"||-|}</div>念。
== 學術成就與大學排名=常見的分級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欧洲]] :依據的一些地区,[[ 西班牙文理中学|高级中学]][[世界大學網路排名]]迄2014年 ({{lang-en|Gymnasium}})是中学 「網路學術影響力」排名 一种 文大位列全臺私立大學第5, 全臺第20,世界第723 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全球大學網排名:文大在2015年大學網站排名,全台私立第五,世界第773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中國校友會網德国]] :《2015年港澳臺最佳大學排行榜》 中國文化大學榮膺2015 星級大學美譽 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 評鑑為專業型知名大學。</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URAP世界大學排名</li></ul><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土耳其 将完成高级 東科技 学学习并参加德国 學(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学入学考试(Abitur 學術機構於2010年發布以學術表現為主的大學排名(University Ranking by Academic Performance (在[[奥地利]]和[[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URAP世界大學排名涵蓋了全球約10%的高等教育機構,為綜合性的大學排名系統之一 </p>{|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年度 !! 世界排名|-| 2013 || 1487|-| 2014 || 1552|-| 2015 || 1561|-| 2016 || 1591|-|}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世界WOS自然科 在[[英国]], 研究領域全臺前20%之 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園]]和小学)和[[中学]]。而這些 門</li></ul>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高等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级别的 教育 評鑑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级中学]] 公佈國內大 ,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級中 進入WOS |高中]]、[[ 門之 院]]、[[ 大學 名單 ]]及[[研究生院]]。在[[美國]] 該報告以从幼稚園到[[WOS高級中學|高中]] 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监督的。许多早 刊統計排名 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 統計20個自然科學類學門 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 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 文大校车]] 總計有2學門列入私大前5名 运送学生 </p>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常見的分類 ==在[[英國]]及[[北美洲|-! 北美]],[[ 門 !! 校]]可以是部分或完 國排名 !! 私大排名 !! 總篇數 !! 總引用數|-| 地球科 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學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 || 10 || 02 || -- || 69|-| 材料科 校、聾啞人士 || 17 || 05 || -- || 204|-|}校等。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批评與替代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在整个20 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的[[阶级]]结构再製 構典藏系統(Rankings Web of World Repositories)排名:</li></ul>制。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世界IR !! 亞洲IR !! 臺灣排名 |-| 384 || 40 || 5 |-|}学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学。
</div>==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國家級認證評比===<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6px; 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連續6年榮獲教育部教 現代 卓越計畫大學。<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px; list-style: none; color:#535353;"><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1年:共3,083萬補助款</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2年:共3,038萬補助款</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3年:共3,000萬補助款</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4年:四度獲得教育部獎勵大 在現代, 『教學卓越計畫』 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 共獲1億2千萬餘元經費獎助。</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5年:五度獲得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3,000萬餘元經費獎助。</li></ul></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08年:</b>(97學年度)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紡工系、機工系獲得[[中華工程教育學 但因為社 ]] 價值觀的改變 工程教育認證。</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0年:</b>(99 使部分的 年度)電機系、資工系、獲得[[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工程教育認證 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1年:</b>時尚學程、兒福所、休閒管理學程榮獲教育 加上 「100年度大學校院辦理跨領域學位及學 學程補助計畫」</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102學年度)數位機電碩士、化工與材料工程碩士,獲得[[中華工程 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 會]] 生就足夠 工程 而忽略 育認證。</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 商學院倫理]] 榮獲[[ 華文商管學院認證道德]](ACCSB) 僅次及正確的[[ 政治大學價值觀]] 、是北北基地區私立第一所獲得此殊榮之大專院校。</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5年:</b>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之殊榮,是台灣唯一入選大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5年:</b>x榮獲「友善校園卓越獎」,為台灣唯一獲獎之大學。</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8年:</b>[[商學院]]13院所(含企管數位碩專班eMBa)通過ACCSB再認證,於7月17日舉行授證儀式。</li></ul></div>
===學術成就=校園設施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教室]]<ul style="line-height:36px;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禮堂]]<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81年:</b>中國文化大學主持編撰的《* [[ 中華百科全 自修室]](可能和圖 館併設)* [[图书馆]]及閱讀角* [[體育館]]及[[操場]] 》,是中華民國的第一部中文百科全書。全書共分10冊,38種類別,條目約15,000餘條。</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3年:</b>獲得 * [[電腦教室]]及語言 教育 部年度『102年度獎勵私立大學校院 * [[实验室]]* [[办公室]]([[ 长]]室、教員室、總 發展計畫』,榮獲1億3百三十二萬元獎勵。</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103年度科技 大專生研究計畫,榮獲核定達64件,居全國私立大學排名第二。</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103年度獎勵私立大學校院 校務 發展計畫,榮獲教育部9800萬獎勵</li>處)<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103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 * [[ 獎牌金牌數,居全國第六,私 議室]]* [[ 排名第一。</li>工]]([[交流生]])[[宿舍]]<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5年:</b>104年度科技部大專 * [[ 學生 研究計畫核定件數達63件 ,全國大學排名13名。</li></ul>輔導室]]* [[天台]][[花園]]* [[福利社]]
</div>== 參見 ==等級分類* [[初等教育]]* [[成人教育]]* [[課程]]* [[補習班]]* [[家庭教育]]* [[義務教育]]學校分類* [[私立學校]]* [[寄宿學校]]* [[預科學校]]* [[音樂學院]]* [[语言学校]]* [[鄉校]]學校組成* [[校園]]* [[校車]]* [[校友]]* [[校友會]]
===社會、企業評價===<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3年</b>,[[遠見雜誌]]發表全台大學聲望調查,在學術同儕互評方面,中國文化大學在觀光∕休閒∕運動領域排名為全國第6、私校第1。<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未來事件交易所]]大學評鑑,台灣最好的傳播學門評鑑方面,中國文化大學以(55.3元)成為全台最好傳播學門第三名。</li></ul></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4年</b>,Cheers雜誌發表「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21名,私校連續兩年第8位。<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遠見雜誌]]發表「企業最愛研究所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在法律/政治領域等,與[[台大]]、[[政大]]、[[臺北大學]]、等六所大學共列「金牌學校」之殊榮。</li></ul></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5年</b>,Cheers雜誌發表「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23名,北北基地區私校第5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6年</b>,[[遠見雜誌]]發表「2016 國內大學排名之五項指標排名表列」,國際化指標,全國綜合排名16名,私立第7名<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Cheers雜誌發表「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33名。</li></ul></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8年</b>,Cheers雜誌發表「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23名。<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遠見雜誌]]發表「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文法商前20強,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第8名,私立第4名。國際化程度前20強,中國文化大學全國綜合排名第16名,私立第8名。私立一般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排名第12名。</li></ul></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2019年</b>,104人力銀行統計「企業主動邀約面試熱門度」,[[國立成功大學]]與中國文化大學排名並列第3名。人力資源類職缺偏好中國文化大學以及[[淡江大學]]。</li></ul> </div> ===體壇獲獎紀錄===<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2007年'''<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華代表隊四面獎牌,中國文化大學獨獲三面金銀銅。</li></ul>'''2012年'''<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1學年度大專院校保齡球錦標賽,中國文化大學榮獲5金、6銀、6銅佳績。</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1學年度大專棒球運動聯賽(UBL),中國文化大學榮獲亞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1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UBA) 中國文化大學榮獲男子組及女子組亞軍。</li></ul>'''2013年'''<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獎牌數面,中國文化大學私校排名第一。</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第六屆天津東亞運動會,中國文化大學榮獲2金、3銅。</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保加利亞聽障奧運,本校四位聽障生代表國家 加競賽,榮獲4銀、2銅。</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國際田徑錦標賽體育系榮獲撐竿跳高女子組銀牌。</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第27屆世界大學運動會,中國文化大學榮獲網球男子雙打金牌、混合雙打銅牌,及桌球女子雙打金牌。</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體育學系學生參加2013亞洲臺北國際柔道公開賽,榮獲第1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運動教練研究所學生參加2013亞洲臺北國際柔道公開賽,榮獲第2、3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運動教練研究所學生參加2013世界田徑錦標賽,榮獲視障女子標槍B3組銅牌。</li></ul>'''2014年'''<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4香港國際柔道錦標賽,中國文化大學榮獲第2,3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排球聯賽,榮獲公開二男子組殿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國術錦標賽,榮獲3金10銀8銅。</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公開男子組第七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籃球聯賽甲一級男子組第八名。</li></ul>'''2015年'''<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2015布達佩斯柔道大獎賽,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摘下臺灣柔道史上第一面大獎賽金牌。</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UBA) 中國文化大學榮獲女子組冠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跆拳道隊-品勢組,榮獲一般女子組團體賽第二名、一般混合組混雙賽第三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跆拳道隊-對打男子組,榮獲1銀、3銅。</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跆拳道隊-對打女子組,榮獲2銀、4銅。</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103學年度大專運動會柔道隊-男子組,榮獲3金、1銀、2銅。</li></ul></div> ==華岡學園==<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中華學術院]]與[[華岡興業基金會]]四大機構總稱為華岡學園。</p><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學會:1964年設立,1990年改名為「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會總會」,為一個聯誼性、學術性、服務性、永久性的華岡人社團,負責畢業校友的服務與聯繫工作。</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中華學術院]]:成立於1966年10月29日,為學術界人士自動組織之研究機構,謀復興中華文化,從事發揚[[華學]]、人文與科技並重。</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華岡興業基金會]]:張其昀於1972年3月21日創設,旨以學術推動實業,復以興業獎助興學,以期創造財富,繁榮華岡,鞏固校基。</li></ul> ==學生社團== ===全校性社團/系學會===<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2"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全校性 || align="left"|畢業生服務委員會|| align="left"|學生會|- | align="left"|研究生幹事會|| 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學生自治團體 || align="left"|學生宿舍自治委員會|- |}</div> ===社團===<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7"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生命關懷類 || align="left" style="width:40%;"|大學原理研究社 || align="left" style="width:40%;"|中智佛學社|- |align="left"| 大慈濟青年社 || align="left"|天主教弘道社|-|align="left"|生命潛能社 || align="left"|西洋占星研究社|-|align="left"|易學研究社 || align="left"|法輪佛法研究社|-|align="left"|基督徒真善美社 || align="left"|崇德青年社|-|align="left"|聖經真理研究社 || align="left"|慧智社|-|align="left"|性別研究社(G*ours×拉友會) || 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10"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學藝類 || align="left" style="width:40%;"|影像創作社 || align="left" style="width:40%;"|中醫藥研究社|- |align="left"|AIESEC經濟商管研究社 || align="left"|華岡電腦研習社|-|align="left"|廣告設計社 || align="left"|軍事研習社|-|align="left"|消費權益社 || align="left"|大地領隊群社|-|align="left"|華岡攝影社 || align="left"|吧檯工作社|-|align="left"|國際法學社 || align="left"|彩妝研習社|-|align="left"|卡通漫畫社 || align="left"|中國文化大學華岡演辯社|-|align="left"|象棋社 || align="left"|圍棋社|-|align="left"|華岡天文社 || align="left"|科技創意社|-|align="left"|文創編輯社 || align="left"|電子競技研究社|-|}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8"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康樂類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華岡康輔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華岡嚕啦啦|- |align="left"|海天青 || align="left"|熱舞社|-|align="left"|華岡土風舞社 || align="left"|國際標準舞社|-|align="left"|華岡國樂社 || align="left"|華岡口琴社|-|align="left"|詞曲創作社 || align="left"|華岡吉他社|-|align="left"|中國文化大學管樂社 || align="left"|華岡合唱團|-|align="left"|草山劇廠 || align="left"|華岡布袋戲社|-|align="left"|魔術社 || 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9"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體能類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華岡登山社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身心合一社|- |align="left"|體操社 || align="left"|華岡桌球社|-|align="left"|華岡網球社 || align="left"|中國文化大學棒壘社|-|align="left"|羽球社 || align="left"|華岡劍道社|-|align="left"|華岡合氣道社 || align="left"|華岡空手道社|-|align="left"|跆拳道社 || align="left"|華岡國術社|-|align="left"|自由搏擊社 || align="left"|台灣武藝研究社|-|align="left"|西洋劍社 || align="left"| 柔術社|-|align="left"|飛盤社 || align="left"||-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rowspan="11" style="background:#f7e1c0; width:20%;"| 服務類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華岡同濟社 || align="left" style="width:40%;"|華岡社會服務隊|- |align="left"|華岡童軍團羅浮群 || align="left"|嘉友會|-|align="left"|台中縣市學友會 || align="left"|蘭陽學友會|-|align="left"|南投縣學友會 || align="left"|台南縣市學友會|-|align="left"|高雄學友會 || align="left"|竹苗學友會|-|align="left"|雲林縣學友會 || align="left"|花東縣市學友會|-|align="left"|金門縣學友會 || align="left"|彰化縣市學友會|-|align="left"|屏友會 || align="left"|原住民文化薪傳社|-|align="left"|僑生聯誼會 || align="left"|文化手語社|-|align="left"|文化大學轉學生聯誼社 || align="left"|陸生聯誼會|-|align="left"|桃園學友會 || align="left"||- |}  </div> ==體育校隊==<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男籃'''<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從[[UBA]]於81學年度創辦以來,隊史奪得3座冠軍,曾在[[1991年]]至[[1993年]]締造三連霸,至106學年度為止在89、100、101學年度皆拿到亞軍,98學年度則是拿到季軍,107學年度,公開男一級重返8強,文化男籃則是拿到第七名。</p>'''女籃'''<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因為[[國泰人壽]]的贊助,而成為[[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的幼隊體系,從[[UBA]]於81學年度創辦以來,隊史奪得19座冠軍,至106學年度為止歷屆皆進4強,參賽25屆,只有6次未奪冠。107學年度,公開女一級6晉4決賽,文化大學以73比81敗給[[世新大學]],無緣挑戰5連霸,同時也是隊史27年來,首度沒有晉級4強。</p>'''一般組足球隊'''<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06年度和107年度大專盃11人制足球 一般組決賽 亞軍</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07年度大專盃5人制足球全國賽決賽 亞軍</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08年度大專盃5人制足球全國賽決賽 冠軍</p>==知名校友==<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是[[台灣]]早期少數設有體育、媒體傳播、藝術領域的高教教育學府,其中也誕生了許多奧運國手、[[藝術]][[表演]]、演藝明星、[[媒體]]人等。體育界方面,不乏國手、棒球教練、選手等,也多活躍於當今體育界,[[媒體]]方面,也不乏[[記者]]、[[廣播]][[電視]]、與眾多演藝明星。</p>'''文大校友總會'''<br><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舊稱華岡學園,本會以聯繫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感情,砥礪校友學術研究,促進校友事業合作,協助母校發展,發揚質樸堅毅精神,增進社會公益為宗旨。最新消息可參見中國文化大學校友總會 華岡校友網</p>'''中華民國'''<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基隆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臺北市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新北市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桃園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新竹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苗栗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台中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彰化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雲林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嘉義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南投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台南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高雄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屏東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宜蘭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花蓮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台東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澎湖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金門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馬祖校友分會</li></ul>'''中華人民共和國'''<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上海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北京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天津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香港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香港華岡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澳門校友分會</li></ul>'''亞洲及大洋洲'''<br><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日本]]:日本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泰國]]:泰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越南]]:越南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韓國]]:韓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新加坡]]:新加坡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印尼]]:印尼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日本]]:日本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泰國]]:泰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越南]]:越南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韓國]]:韓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新加坡]]:新加坡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印尼]]:印尼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美國]]:北美校友會聯合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美東紐約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拉斯維加斯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南加州(洛杉磯)校友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大華府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休斯頓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加拿大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西雅圖校友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國]]:芝加哥校友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巴西]]:巴西校友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 [[巴拿馬]]:巴拿馬校友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北美校友會聯合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美東紐約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拉斯維加斯校友分會</li> '''歐洲地區'''<br><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荷蘭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德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芬蘭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奧地利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比利時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挪威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英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瑞士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保加利亞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法國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西班牙校友分會</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紐西蘭校友分會</li></ul> ==兩岸學術交流==<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中國文化大學目前與[[中國大陸]]超過100所高等學校簽署姊妹校協定</p>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大專院校]]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