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荫营镇

增加 1,53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荫营镇.jpg|thumb|right|荫营镇. [http://www.yqnews.com.cn/kxc/201901/W02019013123578736781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yqnews.com.cn/kxc/201901/t20190131_831769.html 图片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
'''荫营镇'''是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驻地,2001年初由原荫营镇、[[白泉乡]]、[[三郊乡]]三个乡镇合并而成,荫营镇地处太行山西麓刘备山下,距山西省阳泉市北6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常住人口60658人(2017年)。镇辖38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0亿元,财政收入14209万元,人均纯收入6452元,综合实力名列全市乡镇前茅,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宽裕型小康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和谐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荫营镇] </ref>
[[File:荫营镇1.jpg|thumb|right|荫营镇1. [http://www.yqnews.com.cn/kxc/201901/W020190131235787404069.jpg 原图链接] [http://www.yqnews.com.cn/kxc/201901/t20190131_831769.html 图片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
==水文气象==
荫营镇所属地区海拔高700-1000米,气温适中,光照时间长,可利用积温4279.5℃—3708℃,平均无霜期16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mm,北有温河灌区、东有娘关提水工程,水源充足。全镇现有机灌站15处,机电井配套30眼,旱井3000余眼。
[[File:荫营镇2.jpg|thumb|right|荫营镇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1/531ae60255054f02a3bc96f6b756f82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81169863_115635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地形地貌==
荫营镇地处太行山中部西麓的土石山区,西有刘备山脉,海拔1027米,南有荫营河,北有温河由西向东流经全镇。全镇耕地36000余亩,主要分部在镇东部的30个村,土壤为黄土母质淡褐土性土类型,有机质含量2.24%,氮含量0.12%,按全国分级标准衡量,大体处于3—4级之间,属中等肥力。西部山区以沙页岩,山地褐土为主,利于荒山造林和树木生长。
[[File:荫营镇4.jpg|thumb|right|荫营镇4. [http://www.yqnews.com.cn/kxc/202009/W02020091829576872337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yqnews.com.cn/kxc/202009/t20200918_1065659.html 图片来源于阳泉新闻网] ]]
==土地利用==
全镇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万亩,居住用地2.2万亩,荒山1.1万亩,林地3万亩,干果经济林0.6万亩,水果经济林0.14万亩。
[[File:荫营镇5.jpg|thumb|right|荫营镇5.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5/730c31abd8454664a702c1b508ecfa4e.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67174478_99965895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城镇建设==
近年来,城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累计投资15亿元,改建民居40多万平米,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12个,绿化镇区21038.8亩,环城绿化、通道绿化、园林村建设等造林绿化工程使镇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形成公路网络化、家居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荫营城布局。现正以“唯旗必夺、争创一流”的荫营精神为建设“荫营明珠城”发起新一轮的冲刺。
[[File:荫营镇6.jpg|thumb|right|荫营镇6.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525/f9a25ced18d74c1e95edf042869415f7.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468516422_121124399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经济收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迓鼓面临着断代危机,但是作为迓鼓艺术之乡的荫营镇,不甘丢失迓鼓艺术这一经历千年沧桑而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开始努力探索挖掘、传承和振兴迓鼓艺术的路子。2000年底撤乡并镇后,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为迓鼓艺术的传承和振兴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发展环境。2001年荫营镇召开了由100多名各界文化人士参加的先进文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全镇上下特别是文化艺术界,在迓鼓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方面形成了共识。2002年荫营镇又相继召开了创新乡土文化研讨会,专门针对迓鼓、戏剧等传统文化进行研讨,为迓鼓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指明了方向。为了引导迓鼓艺术的健康、快速、正确发展,荫营镇镇政府牵头制定了迓鼓艺术发展规划和措施,成立了迓鼓文化研究中心,三泉村相继成立锐智文化部,专门从事迓鼓艺术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创作。在短短的几年内,荫营的迓鼓艺术逐步开始振兴,全镇涌现出了下荫营村、三泉村、下白泉村等迓鼓文化村。2002年下荫营村隆重推出由100多人参演的大型广场迓鼓,为迓鼓艺术的振兴打响了第一炮。之后,下白泉村、三泉村创作的迓鼓节目相继登上镇、区、市各级文艺汇演的舞台,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现代迓鼓在一代代迓鼓艺人不断的努力改革中,在继承原有的动作和曲调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众多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素材,不断汲取本地评说、莲花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长,在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志趣与爱憎感情上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爽直泼辣,更加富有神韵,成为新时期活跃在农村文化阵地的主力军。2006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迓鼓艺术,荫营迓鼓申报了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文化艺术之乡] </ref>
[[File:荫营镇7.jpg|thumb|right|荫营镇7.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525/ec75bea0c31d4cea93e4bf161cf184fc.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468516422_121124399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8,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