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乔治.华盛顿

增加 11,05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乔治·华盛顿 ( 政治家,军事家,总统)
| 圖像 = [[File:T01cd6f3b2499cfc77a.jpg|缩略图|华盛顿|center|[https://p0.ssl.qhimgs1.com/bdr/_240_/t01cd6f3b2499cfc77a.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政治家,军事家,总统
| 職業 = 政治家,军事家,总统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带领美国赢得 [[ 独立战争 ]] ,获得独立 </br> 主持制定了 [[ 美国宪法 ]] ,领导创立了 [[ 民主政体 ]] </br> 担任美国 [[ 首任总统]]
}}
''' [[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年,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年,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国父、首任总统。 1789年,当选为美国 [[ 第一任总统 ]] ,他组织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他在许多问题上倾向于联邦党人的主张,但力求在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民主党)之间保持平衡。他支 持A持[[A.汉密尔顿 ]] 关于成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国家信用。批 准T准[[T.杰斐逊 ]] 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础。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 [[ 亚伯拉罕·林肯 ]] [[ 富兰克林·罗斯福 ]] 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 [[ 大西洋月刊 ]] 》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名。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
1732年,乔治·华盛顿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 [[ 威克弗尔德庄园 ]] 。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 <ref>[http://www.shijielishi.com/meiguo/renwu/223.html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事迹简介], 世界历史网, 2015-01-13</ref> 父亲 [[ 奥古斯丁·华盛顿 ]] 于他11岁时去世,给乔治·华盛顿等七个孩子和妻子 [[ 玛丽·鲍尔·华盛顿 ]] 留下了一笔遗产。 幼年的华盛顿接受了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他未能学习古典课程。 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他掌握了土地测量、牲畜饲养等技术,学会用自己的技能去挣钱。
1751年,19岁的他进行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出国旅行,不幸感染了天花,却也由此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 次年,华盛顿继承了另一笔可观的财产,包括哥哥的维农山庄。
'''法印战争'''
1753年,华盛顿在22岁的时候,无意间成为了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的导火线之一。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8tn0779r8rkpstt.html 乔治·华盛顿], 名人简历, </ref> 这一年,法国人开始在当时属于弗吉尼亚州领土的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建立许多堡垒,这是法国人的战略之一。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们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维吉尼亚州的总督是 [[ 罗伯特·丁威迪 ]] (Robert Dinwiddie),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华盛顿将过程透露给当地的报纸,而他也因此成为传奇人物。但法国人拒绝撤离,因此英国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1754年,刚升迁中校的华盛顿受 [[ 丁威迪 ]] 派遣率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队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查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印第安人盟友Tanacharison族人杀害了法国指挥官Ensign Jumonville,接着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为Fort Necessity的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第安人部队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华盛顿签下一份承认他“刺杀”了法军指挥官Jumonville的文书(因为这份文书用法文写成,华盛顿根本看不懂),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这场战争也是七年战争的一部分。华盛顿稍后被法国人假释,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被释放。
1755年,一直渴望加入英国军队(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的华盛顿终于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着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灾难性结果。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他冷静的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在维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
1758年,他随着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地将法军驱离了Duquesne堡垒。参与英法七年战争对华盛顿有重要意义。华盛顿日后统率大陆军队,正是缘于他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曾在英军服役取得了一些军事经验和威望。
1759年,华盛顿辞去了军职。因为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随后他与 [[ 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 ]] 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扶养这两个小孩:约翰·帕克·卡斯蒂斯和马莎·帕克·卡斯蒂斯,稍后他还扶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着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并当选了维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任职长达15年。华盛顿曾主张在英国统治下北美自治。希望破灭后极力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主张实现民族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 在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由于[[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马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于列克星顿和康科特与英军开战后,1776年,华盛顿穿着军服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带领弗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马萨诸塞州的代表[[约翰·亚当斯]]推荐他担任所有殖民地的总指挥官,并称他拥有“担任军官的才能...极大的天份和普遍的特质”。 因为亚当斯了解到,确保南方的殖民地能与北部殖民地合作顺利组成大陆军团的最好方法,便是推荐一个南方殖民地人士担任总指挥官,华盛顿在1776年6月15日经由大会选举无异议支持成为了总指挥官,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维吉尼亚家园,华盛顿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宣称“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 华盛顿并宣称除了必要的开支外,不须付给他任何额外报酬,就这样,华盛顿于7月3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担任了全殖民地军队的总指挥官。 华盛顿在1776年进攻波士顿,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威廉·何奥]](William Howe)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华盛顿接着率领军队前往纽约市,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于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覆没。 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长岛战役(Battle of Long Island),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卒混乱的撤离了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在1776年12月25日的晚上,华盛顿杰出的指挥重整旗鼓,在这场特伦顿战役(Battle of Trenton)中,他在严寒的圣诞之夜借助渔民的帮助领导不足三千人的美军偷渡浮冰的特拉华河,突袭黑森雇佣军(Hessian)的兵营,并接着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约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费城,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布兰迪万河战役(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日耳曼敦战役(Battle of Germantown)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Valley Forge)艰难的渡过冬天。 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是大陆军(和政治上的革命运动也是)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大陆军遭受了极大的战损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但华盛顿依然坚定着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恢复士气。 2月时一名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能和英军相较量,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大幅增进了殖民地军的战力,成为了殖民地军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状态的分水岭,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于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于是失败了,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1777年于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 1780年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的试着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于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扎位于纽约的西点(West Point)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5分之1的大陆军展开沙利文远征(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并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 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敦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于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 接着在1783年,随着巴黎条约(1783年)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解散了他的军队,并在新泽西州的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的士兵们发表了精采的告别演说,几天后,英国人从纽约市撤退,华盛顿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于同一年的12月4日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并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常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 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费比乌斯·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华盛顿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着士兵们
'''交出军权'''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他并于1793年连任。他根据宪法和助手汉密尓顿的建议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组织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他在许多问题上倾向于联邦党人的主张,但力求在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民主党)之间保持平衡。他既支持汉密尔顿关于成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国家信用;又批准T.杰斐逊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础。
1794年11月4日,华盛顿派出首席法 官J官[[J.杰伊 ]] 与英国谈判,签订《 [[ 杰伊条约 ]] 》,这是出于缓和同英国的矛盾的目的,但因在某些方面有损于美国利益,遭到麦迪逊等共和党人的反对。 华盛顿未曾加入任何党派,也不赞赏政党政治,但他后期的政治立场明显转到了联邦党一边,要求扩大联邦权威,这更引起了 [[ 麦迪逊 ]] [[ 杰弗逊 ]] 等人的反对。
'''退休离世'''
1797年3月,在两届任期结束后,华盛顿自愿地放弃权力不再续任。之后他便第三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
1798年,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 [[ 约翰·亚当斯 ]] 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军衔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1799年,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去世。遗体葬在 [[ 弗农山 ]] 当地。
== 为政举措 ==
[[File:1-1501132252153L.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www.shijielishi.com/uploads/allimg/1501/1-1501132252153L.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hijielishi.com/meiguo/renwu/223.html 來自世界历史网]]]
'''建立美国'''
1775年至1781年,华盛顿领导大陆军与强大的英国军队作战。在这场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 [[ 费比乌斯·马克西姆斯 ]] (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略(费边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
与此同时,华盛顿伺机出击。1776年他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波士顿,尽管在随后的纽约战役和长岛战役中他战败了,但他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在1776年末和1777年初先后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均获全胜。1777年10月,他麾下的 [[ 霍雷肖·盖茨 ]] [[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 ]] 等率领北美大陆军在萨拉托加将柏高英率领的5000英军包围并俘虏,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转折。最后在1781年,华盛顿亲自率领大陆军将 [[ 康华利 ]] (又译查尔斯·康沃利斯)将军所率的英军围在约克镇。在美法联军的进攻下,1781年10月,康华利将军和7000名英军向美军投降。这次胜利是华盛顿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也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北美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战场上的胜利加速了美国的独立,例如收复波士顿促使大陆会议通过了《 [[ 独立宣言 ]] 》。然而华盛顿并非只知战争的赳赳武夫。他正确地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着士兵们。 约克镇大捷后又过来了两年,经过外交谈判,英国终于承认美国独立,居功至伟的华盛顿选择退隐。
然而,新生的美国面临重重困难。作为一个邦联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只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1786年的谢司起义终于震动了统治集团,他们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就这样,1787年华盛顿再次出山,作为制宪会议主席主持制定了《 [[ 联邦宪法 ]] 》,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此前《邦联条例》下的松散联盟终于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
'''创立政体'''
''' 组建内阁'''
1789年,华盛顿的卓越功勋使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月30日,华盛顿在美国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宣誓就职。经过八年战争和八年政治动乱的美国,问题成山,困难重重,联邦政府必须创建它自己的机构。华盛顿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使全国各地区、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政府中都能得到均衡反映。
在内阁中,华盛顿特别依靠才智超群、精明能干的 [[ 汉密尔顿 ]] 。汉密尔顿积极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华盛顿的支持和干预下付诸实施的有:偿债基金法,由联邦政府偿还战时公私债务;银行法,依照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为样板,在美国建立全国性的合众国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还有国产税法、铸帛法及吨船税法等等。他还在第一任期内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
华盛顿第一任期比较平静且功绩显著。他使美利坚合众国的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华盛顿进入第二任期时,内阁意见分歧,党争加剧,作为内阁主要成员的 [[ 杰斐逊 ]] [[ 汉密尔顿 ]] 都提出了辞呈。
''' 完善司法'''
在华盛顿第一任期内,以人权法案闻名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被批准生效。根据1789年的司法法,美国政府的第三个部门——最高法院建立起来,纽约州的保守派 [[ 约翰·杰伊 ]] 被华盛顿任命为首席法官。
身为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任命了几乎全数的最高法院法官,同样的数量只有被任期长达4任(1933年—1945年)的 [[ 罗斯福 ]] 达到过。这样,最高法院形成,再加上第一届国会的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真正确立起来。
''' 巩固联邦'''
在华盛顿任内,一些州加入了联邦,从而使联邦制得到推广。这些州及加入时间为:北卡罗莱那州(1789);罗德岛州(1790);佛蒙特州(1791);肯塔基州(1792);田纳西州(1796)。
'''外交政策'''
1793年4月,英法开启战端,华盛顿采取了 [[ 中立政策 ]] ,从而受到亲法派的攻击,亲法的首领杰斐逊辞去了国务卿职务。华盛顿的中立政策在国际上,不仅为法国所愤愤不满,而且受到英国的挑战。美英关系急剧恶化,国会已作战争准备,而华盛顿的目标则是避免同英国的一场战争。1794年4月,华盛顿派亲英派主要成员,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 约翰·杰伊 ]] 为特使,赴英交涉。同年11月,签订了《杰伊条约》。《杰伊条约》缓和了美英关系,保全了和平,保证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完整,并为美国向西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签署宣言,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从而避免美国介入欧洲战事之中。
'''签署法案'''
'''和平交接'''
华盛顿在其第二任期将满时,决意不再接受要他担任第三届总统的要求。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告别辞》,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向他的同胞提出了明智的谆谆忠告。他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反对以一个党派的意志来代替国家所代表的意志,他警告说,党争将导致国家的分裂。他告诫他的同胞们,要与一切国家自由友好和睦相处,以正直、公正的感情来对待一切国家。他坚定地指出,我们的“真正的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只能信托暂时的结盟以应付特别紧急的情况。” 华盛顿的这些告诫,后来也成为美国历代统治者在对外政策上所奉行的圭臬,对美国后来的政治生活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 [[ 约翰·亚当斯 ]] 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在这个新国度里,创立了有条不紊地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 [11] 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 [[ 约翰·亚当斯 ]] 。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十分重要的影响。
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名人评价'''
前国会议员 [[ 亨利·李 ]] (Harry Lee):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美国著名学者,作家 [[ 麦克·哈特 ]] (Michael H. Hart):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 [[ 托马斯·杰弗逊 ]] [[ 詹姆斯·麦迪逊 ]]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 [[ 麦迪逊 ]] 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帝国的 [[ 奥古斯都·凯撒 ]] 相媲美。如果说把华盛顿排得略低了一点儿(乔治·华盛顿在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名27名),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 [[ 本杰明·富兰克林 ]] [[ 托马斯·杰弗逊 ]] [[ 詹姆斯·麦迪逊 ]] 对美国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12]
晚清名臣、学者 [[ 徐继畲 ]]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美国画家 [[ 吉尔伯特·斯图尔特 ]] :假如他出生在森林里,他会是部落里最凶猛的那一个。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 保罗·约翰逊 ]] :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 [[ 亚伯拉罕·林肯 ]] 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华盛顿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四位。
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的专家 [[ 约瑟夫·J·埃利斯 ]] :在我看来,与华盛顿相比, [[ 本杰明·富兰克林 ]] 更聪明;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更有才华; [[ 托马斯·杰弗逊 ]] 的学识更为精深; [[ 詹姆斯·麦迪逊 ]] 在政治上更为精明。但这些杰出人物却一直肯定华盛顿是他们中最为杰出的。在伟人的纪念馆中,建国之父们经常被神化、被利用,而华盛顿却被公认为国父之父,即所有这些人的先驱者。这是为何?......我试着寻找答案——它就隐藏在那个杰出竞争者辈出的年代里最具雄心、最坚定、最强有力的那位人物的性格当中。
== 个人生活 ==
[[File:79052858829458412.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icweiliimg1.pstatp.com/weili/bl/79052858829458412.jpg 原图链接]
[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creative?imageId=79052858829458412&source=360tusou 來自图虫创意]]]
'''与父母'''
在大量的通信中,华盛顿只有三次明确提到父亲,此后只是隐约涉及。至于他的 [[ 玛丽·鲍尔·华盛顿 ]] ,我们知道她是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妇女,高寿,一直活到华盛顿当选总统,但她从未对儿子的公共成就表示过赞扬或欣慰。他们的关系在华盛顿的后半生是疏远的,在其童年和青春期则仍是一个谜。
'''婚姻生活'''
''' 与寡妇结婚'''  1759年1月6日,26岁的华盛顿与27岁的寡妇[[玛莎·丹德里奇]](又名玛莎·华盛顿)在女方的家中——位于威廉斯堡西北部的帕门基河上的怀特庄园——结婚。 当时的玛莎已有两个孩子。1731年6月21日,玛莎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新肯特县,是种植园主约翰·丹德里奇和弗朗西丝·琼斯·丹德里奇的女儿。玛莎是一个身材矮小、面容可人的女性,虽然称不上具有聪慧的头脑,但是务实、脚踏实地。18岁的时候,她与丹尼尔·帕克·卡斯蒂斯——一位拥有17000英亩土地的知名种植园主——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两个夭折。1757年,她的丈夫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因此,玛莎成为弗吉尼亚州富有的理想的结婚对象。 华盛顿与[[玛莎]]和她的丈夫以前可能相识。1758年3月,他两次造访了怀特庄园。当他第二次离开的时候,可能已经与玛莎订婚,至少她已经答应考虑他的求婚。他们的婚礼极为隆重,新郎身穿缀有红色镶边和金质带扣的蓝、银双色礼服。牧师[[彼得·莫索姆]]宣布两人结为夫妇,二人在怀特庄园度过了几周的蜜月时间之后,在华盛顿的弗农山庄开始生活。
1759年1月6日,26岁的华盛顿与27岁的寡妇玛莎·丹德里奇(又名玛莎·华盛顿)在女方的家中——位于威廉斯堡西北部的帕门基河上的怀特庄园——结 ''' 。 当时的玛莎已有两个孩子。1731年6月21日,玛莎 于弗吉尼亚州的新肯特县,是种植园主约翰·丹德里奇和弗朗西丝·琼斯·丹德里奇的女儿。玛莎是一个身材矮小、面容可人的女性,虽然称不上具有聪慧的头脑,但是务实、脚踏实地。18岁的时候,她与丹尼尔·帕克·卡斯蒂斯——一位拥有17000英亩土地的知名种植园主——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两个夭折。1757年,她的丈夫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因此,玛莎成为弗吉尼亚州富有的理想的结婚对象。活'''
华盛顿与玛莎和她的丈夫以前可能相识。1758年3月,他两次造访了怀特庄园。当他第二次离开的时候,可能已经与玛莎订婚,至少她已经答应考虑他的求婚。他们的婚礼极为隆重,新郎身穿缀有红色镶边和金质带扣的蓝、银双色礼服。牧师彼得·莫索姆宣布两人结为夫妇,二人在怀特庄园度过了几周的蜜月时间之后,在华盛顿的弗农山庄开始生活。
婚后生活
他们的婚姻比较稳定。美国独立革命期间,玛莎到丈夫的战地指挥部看望丈夫,吃了不少的苦头。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华盛顿夫妇回到了弗农山庄。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赶赴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玛莎也不得不再次别离家乡。作为第一夫人,玛莎在纽约和费城(1800年约翰·亚当斯执政时,首都迁往华盛顿)主持了许多国家事务的社交活动。生性纯朴的玛莎不喜欢都市的新生活,然而,她也无可奈何地梳起了复杂的发式,更换新款的服装,宴请宾客。玛莎无法回避社交活动,但她从不参政,她依然生活简朴、举止含蓄,保持一个受人爱戴的“国母”形象。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去世后,玛莎心情抑郁,于1802年5月22日去世。
'''统帅能力'''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并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 而且他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这引发了一些争议。
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同时,他不止拥有勇敢这一种美德。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在必要的时候,华盛顿会采取强力措施以维系军队,例如1781年新泽西的一支部队哗变后,他出动六百人的部队将其包围,并处死了两位兵变首领,;但在其他的时候,他则靠着战斗的的胜利来振奋军心、民心,例如他所指挥的特伦敦-普林斯顿联合战役。这次战役对北美广大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原本似乎是一项失败的事业,现在却绝处逢生。
诚然,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 [[ 亚历山大 ]] [[ 凯撒 ]] 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看似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人们也许记得,当美军将领遭遇惨败时,华盛顿虽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坚持作战,终于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尽管有争议,但华盛顿无愧于六星上将的军衔和军事家的称号。
'''奴隶主人'''
华盛顿是独立、民主、自由的象征,他同时又是奴隶主。这两面都是真实的,甚至可以说密不可分。
'''早年蓄奴'''
早年蓄奴 华盛顿11岁那年便从父亲的遗产中继承了10名奴隶。此后,他继续购买奴隶——其中有直接从奴隶市场购买的,也有在旁系亲属死亡后收购过来的。1759年,在富有的寡妇 [[ 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 ]] 嫁给华盛顿之后,他们豢养奴役的人数达到了顶峰。华盛顿的新妻子为弗农山庄带来了80多名奴隶。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夕,有将近150个灵魂被算作华盛顿夫妇的私有财产。
''' 坚持蓄奴 '''
在随后的岁月中,他成为了奴隶制度的捍卫者。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两天之后,乔治·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城镇登出一则广告,悬赏捉拿10个逃亡奴隶。包括两名黑人奴隶;和八名白人奴隶。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首任总统,这名成为总统的种植园主不但准许黑奴制度的存在,自己也使用了大量的奴隶。为了维持自己的财富、生活方式和名声,华盛顿需要奴隶们为他劳动。
''' 反省悔改'''
需要指出的是,华盛顿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进行过认真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曾尝试过脱离吃人的奴隶制。最终,1799年,他在遗嘱中说:“假如我妻子死去,我希望我自己全权拥有的奴隶均获得自由......因此,我反对以任何理由将我所拥有的奴隶出售或运送到外国。并且我严肃而强烈地要求我的遗嘱执行人......明白,有关奴隶的这些条款,以及以后他就这些条款做出的任何严肃修改,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毫无借口地、及时地得到执行。”所有年老体弱的奴隶“生前都应该由我的继承人供养,过上舒适的生活。”幼年的奴隶也应该被抚养直至成年(25岁),并被教会读写和“掌握某种有用的技能”。
这样,经历了30多年,华盛顿终于明确了废除奴隶制的观点。实际上,他是“弗吉尼亚王朝”中唯一一位将 [[ 杰弗逊 ]] 在《 [[ 独立宣言 ]] 》中提出的解放奴隶的名句付诸实践的杰出政治家  '''死因争议''' '''•情景''' 1799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32.2-1799.12.14)在临终前最后一篇日记上写道:晨起降雪,厚3英寸,东北风,气温华氏30度。上午10时雪止。下午4时天睛。夜间气温华氏28度。 12月12日上午,华盛顿骑马巡视庄园,偶染微恙,两天后便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在极度痛苦中溘然逝世,年仅67岁。究竟是什么病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夺去了华盛顿的生命呢? 据史料记载,1799年12月14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 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 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 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 Cullen 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0点29分,乔治·华盛顿停止了呼吸,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推测'''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致死。假如当时采纳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则有可能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医师们就要沦为千古罪人了
== 后世纪念 ==
 
[[File:57463784800916074.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icweiliimg1.pstatp.com/weili/bl/57463784800916074.jpg 原图链接]
[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creative?imageId=57463784800916074&source=360tusou 來自图虫创意]]]
'''肖像纪念'''
在今天,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征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钞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 [[ 吉尔伯特·斯图尔特 ]] (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
·华盛顿和 [[ 西奥多·罗斯福 ]] [[ 托马斯·杰斐逊 ]] [[ 亚伯拉罕·林 肯4 肯]]4 位总统一起被 [[ 卡尔文·柯立芝 ]] 所选上,他们的脸庞被刻在拉什莫尔山的巨大石壁上,成为美国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也是美国的象征。其中,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半身雕像列在第一位。他目光锐利,凝视前方,若有所思。
'''命名纪念'''
''' ·地名'''  美国的首都以华盛顿为名(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对于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的建立有极大关联,也是他挑选了白宫的位置。此后,根据[[杰弗逊]]的提议,新都建设的“大小事宜均由华盛顿全权办理”。因此后来又建立了华盛顿纪念碑以纪念他,纪念碑也成了华盛顿特区最著名而醒目的地标之一。
美国的首都以华盛顿为名(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对于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的建立有极大关联,也是他挑选了白宫的位置。此后,根据杰弗逊的提议,新都建设的“大小事宜均由华盛顿全权办理”。 因此后来又建立了华盛顿纪念碑以纪念他,纪念碑也成了华盛顿特区最著名而醒目的地标之一。 连接新泽西州和纽约市的桥梁(于纽约市曼哈顿与纽泽西州李堡之间)也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大桥。紧邻太平洋的华盛顿州则成为美国唯一一个以总统为名的州。 ·军舰名
'''·军舰名'''
 
美国海军历年来的军舰也有三艘陆续以华盛顿为名,包括属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二号即华盛顿号战列舰以及仍在服役的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华盛顿号航空母舰。
''' ·其他''' 华盛顿也在遗嘱中捐赠了一部分资金,以在 [[ 波托马克河 ]] 边的首都建立一所大学,而这所大学后来便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来纪念他。   ·一种棕榈科属的树木学名被取名为华盛顿葵(Washingtonia)。 == 参考资料 ==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