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裕德龄

增加 5,81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裕德龄| 图像 =[[File:裕德龄.jpg|缩略图|center|[http://pic.makepolo.net/news/allimg/20161230/1483083713122038.jpg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big></big>'''| 出生日期 = | 国籍 = | 籍贯 = | 职业 =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裕德龄'''(1886 ~1944~1944),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精通多国语言。17岁时随父回京,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因父病重离宫。 后 " 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 " ,用英文写下了她在宫廷内两年生活的所见所闻 —— -- 《清宫二年记》。她的众多回忆性质的作品,因其亲历亲见的特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宫生活珍贵的史料,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佐证和参考。1944年在加拿大死于车祸。[1] ==人物生平== 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旅美作家,满州汉军正白旗人,被封郡主,又称德龄公主或德龄郡主。因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并用英 写作了这段经历而闻名。她的亲人有:大哥( 号不详),二哥 勋龄,四弟馨龄,五妹容龄(山寿郡主)。满族,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上世纪初,精通八国外语的漂亮、聪慧的德龄公主,走进了充满神秘、诡异又异常险恶的皇宫,作为御前女官为慈禧太后做翻译工作。1895年起,先后随父亲 庚出使日本和法国。1903年春,17岁的 德龄随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龄一起被慈禧太后诏进宫中充作"御前女官"。1905年3月,因父病出宫赴沪。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德龄以"百日孝"为由从此没再回宫。1907年,德龄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后改做报馆记者)撒迪厄斯·怀特结婚,后随夫去美国。1911年德龄的第一部英文著作《紫禁城两年》出版,署 德龄公主 ,在 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辜鸿铭欣然为之撰写英文书评,大为赞赏。1927-1928年间,德龄回 逗留,并亲自扮演慈禧,演出英语清宫戏。同时找到小德张等人,进一步回忆收集清宫资料。此后,德龄先后用英文写作 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反映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 活的作品,一时间风靡海内外。德龄的清廷题材英文作品,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肇兴时 1886的特定产物,其最大的特色,是作者以亲历亲见的特定身份,向西方人士介绍了中国高层统治者现实生活的实情,部分地澄清了帝国主义分子强加给西方读者的传闻和谎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宫生活珍贵的史料,为后 日期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佐证和参考。正基于此,这些作品至今仍拥有广大的读者。1944年11月22日职业==文学地位==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以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的身份活跃于上海社交界的中年女子,受到了当时传媒的密切关注。她在人们的簇拥下,身穿宫廷旗袍,脚蹬花盆底儿鞋,携李时敏、伍爱莲等联袂到兰心大戏院,用英语演出了一场场清宫戏。而她用英文写 的《清宫二年记》、《清末政局回忆录》等作品,在西方火了一把之后,又被顾秋心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这位首次用英文写作的华人女作家,就是一向视湖北为第二故乡的正白旗人德龄,当时大 都称她为"德龄公主"。主要成就《清宫二年记》 等回忆作 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详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其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女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 格。书中的许多章节,足以和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相互印证,因而以其无以辩驳的充分可信性,显示出了其应有的历史价值。 代表 ==主要著 ==
《清宫二年记》
 
《清末政局回忆录》
 
《御苑兰馨记》
 
《瀛台泣血记》
 
《御香缥缈录》
 
《德龄公主回忆录》
 
==后世纪念==
位于天津市鼓楼南街30号的格格府作为本市首家私人投资的博物馆,于2009年6月20日对外开放。据了解,全国范围内的私人博物馆有上百家,但对天津而言,格格府是本市首家经文化部门批准的私人博物馆。格格府是在天津鼓楼改造时与广东会馆、老城博物馆共同保留下来的三大晚清建筑,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格格府是清光绪时期裕德龄格格在津居住的府第,由两进四合院组成。该博物馆总投资3.3亿元,分为瓷器、字画、杂项、珍宝、青铜器、格格起居室六个展区。第一期将展出258件古董,其中国宝级文物17件。
 
格格府私人博物馆由香港籍天津商人臧秀云女士投资,臧秀云长期从事竞拍、代购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工作,在首次展出的古董中就有多件是从海外回拍的,其中青铜器馆的春秋蟠龙纹圆鼎就是臧秀云出资1600万元从海外竞拍回来的国宝级文物 。格格府是裕德龄1904年底1905年在津住过的府邸。原因是1904年秋裕德龄偶然听到慈禧与荣禄的谈话,得知太后欲将她许配荣禄之子巴龙,裕德龄满心的不愿意但她深知慈禧的脾气,于是就求到了光绪皇帝(由于光绪皇帝喜欢钢琴等西洋乐器和艺术经常向精通西洋文化的裕德龄求教,两人感情甚好)。于是,光绪就以春节临近,让裕德龄去天津替自己为太后办理一些西洋稀罕年货以尽孝心为由,把她派到了天津,暂且拖延赐婚日期,裕德龄便住在此处。后来在上海的裕德龄父亲裕庚患病,她便直接转道去了上海,1907年2月裕庚病逝后慈禧曾多次召裕德龄回宫,裕德龄以"守孝"等理由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回宫,拖垮了这桩不顺心的婚事。
 
裕德龄精通八国外语,与各国使节夫人沟通自如深得夫人们的喜欢,从"夫人路线"上为清政府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另外,她还擅长西洋艺术,弹得一手好钢琴,芭蕾舞也跳得很有水平,曾拜著名芭蕾舞大师邓肯为师。裕德龄还深谙送礼的决窍,她的送礼之道是要鲜不一定要贵,因此她把母亲从法国带来的小梳子小镜子小香水等小礼品经常会打败大臣们昂贵的金银珠宝而得到慈禧的欢心。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