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垦丁

增加 49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垦丁.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垦丁'''位于台湾省屏东县,东临太平洋,西靠台湾海峡,南望巴士海峡。垦丁的名字据说是清朝时期,从大陆来了一批壮丁到这个台湾最南部的 [[ 地方 ]] 开垦,这里便被后人称为“垦丁”。
垦丁地属热带气候,年平均25度。地质以珊瑚礁为主,在三面环海北依山峦的地形下,加上长达半年的落山风吹拂,造就了垦丁特殊的地形风貌。这里的景观具有多样性,有沙滩贝壳,崩崖、沙瀑、群裙、钟乳石洞,有热带雨林稀有植物、种类繁多的昆虫 [[ 蝴蝶 ]] ,长达半年的候鸟迁徙落脚地。<ref>[ https://you.ctrip.com/sight/kenting1380/62822.html 垦丁国家公园], 携程旅行网 , --2015年9月18日</ref>
==地理景观==
1984年,时任台湾 [[ 地区 ]] 领导人蒋经国指示在垦丁成立一个“国家”公园。面积18083公顷。
垦丁省公园是台湾唯一拥有海域和陆地的“国家”公园。
垦丁还被称为是台湾的 [[ 天涯海角 ]] 。这里有鹅銮鼻公园,猫鼻头公园等,其中鹅銮鼻公园有块巨石酷似尼克松,而被当地人称为尼克松石头。这里还有关山,台湾八大景之一的“关山夕照”就在这里。
==地理环境==
垦丁省公园位于台湾本岛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东面 [[ 太平洋 ]] ,西邻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陆地范围西边包括龟山向南至红柴之台地崖与海滨地带,南部包括龙銮潭南面之猫鼻头、南湾、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鹅銮鼻、东沿太平洋岸经佳乐水,北至南仁山区。海域范围包括南湾海域及龟山经猫鼻头、鹅銮鼻北至南仁湾间,距海岸一公里内的海域。
垦丁省公园地理上属于热带性气候区,终年气温和暖,热带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 [[ 珊瑚 ]] 生长繁盛。
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 [[ 草原 ]] 上,为垦丁半岛区最高点。上山须由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牌楼门口进入,穿越垦丁牧场,沿棱线设有登山索可供攀爬。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优美,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但是国家公园法第13条第8款对于国家公园区内之大尖山、青蛙石、船帆石已公告禁止攀爬。
==龙銮潭==
位于国家公园西侧,恒春往猫鼻头的途中,占地137公顷,原本是低洼地势,往年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泽。日据时代虽曾计划建为 [[ 水库 ]] ,但终未实现,战后民国37年(1948年)筹拨专款,将龙銮潭建为水库,为恒春半岛重要的水利设施。潭水经附近溪流相汇由人工泄水口北流,经四沟、头沟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供农田灌溉渠道。每到秋冬之际更成为候鸟群集过冬的地方,是绝佳的赏鸟景点。
龙銮潭旁设有一自然中心,透过玻璃墙面可以欣赏到整个潭面,中心内的观察站提供多部 [[ 望远镜 ]] 和2套播放监视系统,并有4处鸟类展示区,是设备完善的鸟类观察站。龙銮潭自然中心同时也是稀有植物人工复育区的所在,以生态园方式进行人工培育原生树种。生态园区面积约1.5公顷,共分为稀有植物区、诱鸟植物区、诱蝶植物区、草原灌丛植物区、赏花观果植物区、山地植物区、海岸林植物区、珊瑚礁植物区、绿篱植物区等九区。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物种歧异度高,是生态保育与生物族群的自然栖所。
==猫鼻头==
猫鼻头为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岛最南的两端。猫鼻头有一从海崖上断落之 [[ 珊瑚礁 ]] 岩,其外型状若蹲仆之猫,因而得名。 猫鼻头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珊瑚礁因造山运动隆出海面,受到长时间的波浪侵蚀、反复干湿、长期盐粒结晶、沙砾钻蚀、及溶蚀等作用,产生了崩崖、壶穴、礁柱、层间洞穴等奇特景观,海岸线鸟瞰似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极具地形教学与研究价值。
==白沙湾==
白沙湾位于恒春半岛西岸、猫鼻头西北方的海岸线上。又称“白砂”。 [[ 白沙湾 ]] 一带属珊瑚礁海岸,原是一个小渔港,称为白沙港。这一带得天独厚,拥有一段长达百米的沙滩,沙滩由纯白的贝壳砂所组成,由于鲜少有游客造访,因此还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而在此处戏水时需小心此地有三处有强劲的暗流,须特别留意。
而去垦丁白沙滩回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信将会成为垦丁旅游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里,李安营造了唯美震撼的长满怪树的神秘浮岛和墨西哥海滩。
==南仁湖==
“南仁山生态保护区”位于国家公园东侧的满州乡南仁村,保护区海拔最高不过526米,却是台湾少数仅存的低海拔原始热带季风雨林,同时形成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分布于南仁山区,受恒春半岛特殊季风及雨量季节性分布的影响,共有2200余种 [[ 植物 ]] 。如“大头茶”洁白似茶花,是东北季风盛行的迎风陡坡的常见植物。
“南仁湖”位于天然山谷中,仅一条步道能前往,单程4.3公里。沿途生态样貌丰富,常可见“青斑蝶”、“黄蝶”的踪影。南仁湖原本是水稻田,由于稻田东边出水口被堵塞,水量累积逐日增多,形成宽广湖泊,在这一片广大水域之前有处小水潭,才是真正的“南仁古湖”,但由于湖水面积小容易被忽略。湖旁可见的“黄灰泽蟹”,是台湾淡水蟹的特有 [[ 品种 ]] ,属于陆蟹的一种,也是唯一不须到海边进行繁殖的蟹种。
南仁山为生态保护区,仅供学术研究,禁止游客进入。事先必须向垦丁国家公园 [[ 管理 ]] 处提出申请,前往南仁湖也必须先于垦丁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做行前教育,而每年有两个月的封山期间亦不受理申请进入。
龙坑自然生态保护区
龙坑位于恒春半岛东南端岬角,介于太平洋与巴士海峡交界处,该地区为绵延之群状珊瑚礁,为隆起之高位珊瑚礁,面积计61.67公顷。由于重力及海浪之冲击,台地崖之珊瑚 [[ 石灰岩 ]] 逐步破裂,向下崩落,因此龙坑综合了裙礁、崩崖、狭谷、陷坑等绝佳之地形景观。
龙坑生态特殊,海岸植物繁复,有许多特殊少见的滨海 [[ 植物 ]] 。例如“滨斑鸠菊”,全台湾除了兰屿之外就只能在龙坑这里看得到;而花瓣只有一半的“草海桐”,有刺的“飞龙掌血”,以及远从大溪地飘洋过来的“檄树”都是龙坑特有的滨海植物。可惜的是在2001年因为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整个珊瑚礁被原油污染,虽然大部份清除,但是已将整个龙坑生态完全破坏,散落在海床上的货轮残骸,仍使得珊瑚无法顺利复育。
==风吹沙==
风吹沙是风成地形。每年九月至次年四月,沙粒受到冬季东北季风的吹拂,被风向西南方陆地搬运;而被河川及沿岸的潮流携带出来的沙粒,则向东北的海滩搬运。 如此日积月累进行风蚀和风积作用,山谷里的沙子被风和水来回的搬运,形成了“沙丘”与“沙瀑”的特殊景观。 但后来因为当地政府修筑了一条马路并在马路后方种植一大片的木 [[ 麻黄 ]] 防风林,此项不当的道路阻隔与防风林设计,使得垦丁的风吹沙成为绝响。
==龙磐公园==
龙磐公园位于在鹅銮鼻与风吹沙之间。此区域是属于上升的石灰岩台地,由于 [[ 石灰岩 ]] 容易被水溶蚀,因此区内有石灰岩洞、渗穴、崩崖、红土等地形景观。公园内有大草原,可从陡峭的崩崖远眺曲折有致的海岸。此区光害较少,适合观赏日出以及夜晚的星空。
==落山风==
落山风是恒春半岛冬季特有的天气现象。每年十月到翌年三月,冬季的冷气团沿着中央山脉南下,当吹到恒春半岛时,因通过石门狭谷、大武山谷、与满州乡山脉谷地,风力突然增强,加上半岛地势陡降,面海广阔,强风形成直扑之势,当地居民称之为“落山风”。在落山风的 [[ 季节 ]] 里砂尘蔽天,有若台风,常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早期当地的房屋窗户也多采用窄小低矮的设计,居民也会戴上帽子或方巾防止风沙,形成当地特殊的景观。
==垦丁春浪==
台湾地区每年一度的“垦丁春浪音乐节”,定于每年四月初 [[ 清明 ]] 节前后举行音乐嘉年华会。
友善的狗国际音乐逾2006年4月举办了第一届垦丁春浪 [[ 音乐 ]] 节,成功的结合近百名优秀的歌手、DJ以及音乐人,三天的活动吸引了将近四万人次的观众入场,为台湾开启首创全民户外大型音乐活动,以一种更大众、更普罗的音乐文化,为台湾音乐活动注入一股新势力与新活力,充分展现了这块土地上的热情与生命力。
==垦丁大街==
垦丁大街位于垦丁路,为国家公园境内最热闹的商店街。也是世界罕见设于国家公园内的商圈与夜市,加上大街的饭店、旅馆,沙滩旁的水上机车,以及核能发电厂,所造成的光害、污染、水温上升,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维护,没有帮助。从生态保育的观点来看,垦丁大街的存在并不利于国家公园的生态保育。唯这些不利的因素,均早于 [[ 国家 ]] 公园的设立。
国家公园成立之初,垦丁路上商家仅止于贩卖名产的夜市规模。在1986年哈雷彗星接近 [[ 地球 ]] ,经媒体报导垦丁为台湾最佳观赏地点,顿时拥入大量游客。从此观光客与日遽增,带动外围商业繁荣。
垦丁大街范围大约在垦丁大湾(夏都沙滩酒店)至垦丁小湾沙滩之间。沿路有许多夜间营业的酒吧、 [[ 舞场 ]] 、小吃摊等,从白天到深夜,街上充满许多身着海滩裤、比基尼,一身轻松打扮的泳客与国内外游客,街上的霓虹灯将街景妆点得十分热闹,颇有南洋度假胜地的风情。晚上夜店里除了供应餐点以外,也有钢管舞等火热表演。钢管舞女郎身着三点泳装在客人身上磨蹭的行为,曾被媒体点名有害风化,不过并未被禁止。垦丁街有近30多家的个性纪念商品店,有许多的饰品及纪念品的店家及小摊位,商品均具有当地特色。垦丁大街也是垦丁当地 [[ 饭店 ]] 、旅馆最密集的地方,如夏都沙滩酒店、西泽饭店与救国团的垦丁青年活动中心等,都是著名的景点。
==垦丁风铃季==
因垦丁秋冬之际落山风强劲,为平衡旅游淡旺季之人潮,屏东县政府于冬季开办本 [[ 活动 ]] ,悬挂各式风铃于主要景点。2006年最后一届风铃季结束后,将不再举办。总计自2004~2006共三届。
==春天呐喊==
自公元1995年开办,由两位外籍人士Jimi(吉米)和Wade(伟德)首创举办的一个户外大型音乐艺术祭,一向以门票收入为主要活动营运来源,也是 [[ 台湾 ]] 最早、历史最悠久的音乐祭;于每年春假期间(4月5日前后)举行,吸引了大量的人潮。原意是参考1970年代美国Woodstock演唱之精神,提供创作音乐团体或个人发挥的舞台并带动年轻族群爱、和平、自由...等精神。耕耘十几年下来,为垦丁地区带来了庞大的观光商机,也带动了当地繁荣的地方发展。也因为 [[ 活动 ]] 太过知名,为了以正视听,2007年时,台湾内政部营建署也已正式发布消息,以往在四月春假期间被误称为「春天呐喊」等所有户外音乐活动,正式核定的名称为「垦丁国家公园春天音乐季户外音乐活动」。
地点从1995年的梦幻垦丁,到后来的垦丁大街海边、六福山庄等,2007年则正式进驻鹅銮鼻灯塔公园内开办,正宗的春天呐喊 [[ 音乐 ]] 祭只有一个,并以标榜健康纯正的休闲娱乐为主,所有的表演也都一向维持在午夜十二点前即全部结束。
==旅游提示==
1.在寒暑假时.一定要先预定房间.记得要带防晒用品.最好是带很轻松的心情及轻便的 [[ 衣物]].不用很多的行李.那边很多商店都可以买.最好带一双拖鞋.因为绝大部分的时间最方便.
2.到垦丁前.最好先找一些资讯.免得到最后不知道要玩什么..垦丁除了水上活动外.还有很多好 [[ 地方]].值得你去看一看.建议是骑乘机车.到处晃晃.最为方便.但如果是开车.也是可以.记得上午11点到下午二点紫外线最强.最好待在室内不要外出..等下午二点以后.再出去活动.避免中暑.也要观察一下气候.
3.背包客最好的旅游时间是十月、十一月、三月、四月、左右,天气没夏天那般炎热,游客也比较少,重点是进入淡季后民宿的房价都比较便宜,有些为了促销还有更多的优惠折扣.
4.垦丁的海岸线景色优美,台湾盛行的 [[ 旅游 ]] 摄影服务,就常来此取景。
5.垦丁是重要珊瑚繁殖区域,请不要涂抹防晒油下水游玩,也不要踩著 [[ 珊瑚 ]] 下水。
==历史==
“垦丁”本义为“开垦的壮丁”。清领时期光绪三年(1877年)官方设置招垦局,募得粤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垦荒,得名为垦丁寮。《[[恒春县志]]》亦记载垦丁庄为“客番杂居”(客家人与原住民杂居)的村落。另说则为同治年间,当有壮丁开丁而得名。垦丁寮旧址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个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垦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于后来成为省公园名,亦常泛指临近观光地区。
恒春半岛成立国家公园之计划在日据时期即有学者提倡。在台湾最早的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鲁阁三处国立公园成立后,1936年4月台北帝国 [[ 大学 ]] 地质学教授早坂一郎认为既存的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皆为大同小异的山岳地带,主张应在大日本帝国唯一的热带地恒春半岛增设国立公园,范围为台东与屏东一线以南全部区域、包括大武山等高山。同年2月5日《[[台湾日日新报]]》的专栏中也提到台北帝国大学几任教授的设制国立公园见解,认为大武山至恒春方面由姥姑石形成的丘陵为“一种独特的景观与风致”,另外亦有四重溪温泉与琉球屿,成立“相当大规模的国立公园”并非不可能。
现今之垦丁国家公园于1982年9月1日公告计划,但范围仅恒春镇及附近海域、不含高山。稍后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处,为台湾战后第一个国家 [[ 公园 ]] 。大武山附近区域则于1988年1月13日成立大武山自然保留区、琉球一带则有大鹏湾省风景区。
==交通概况==
道路
垦丁地区长久以来仰赖台26线 [[ 公路 ]] 出入,每逢假日,因游客车潮众多,路面交通问题严重。
航空
恒春航空站位于恒春镇五里亭,距垦丁省公园仅十数分钟车程。但时常因落山风关闭,或改降 [[ 高雄 ]] 国际航空站。
铁路
屏东线枋寮车站为垦丁主要门户。
政府计划兴建恒春线铁路解决 [[ 道路 ]] 交通问题。未来旅客将可搭乘高铁至左营站后,站内转乘台铁新左营站,经由恒春线铁路抵达恒春,再利用其它输运系统至垦丁。
公路客运
垦丁街车:由屏东客运负责经营,往返区域内各风景点,以恒春为发车总站。
公路客运:往来高雄与垦丁间的客运班车,是由国光客运、中南客运、高雄客运、屏东客运四家客运业者联合经营,路线分为行经一般道路及88快速 [[ 道路 ]] 两种,24小时均有车班行驶。高铁左营站至垦丁有“垦丁快线”接驳公交。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v0739dx3f74|480|270|qq}}<center>垦丁介绍视频</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