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嘉義縣阿里山鄉

增加 1,34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阿里山鄉的面積佔嘉義縣的五分之一,全境大部分屬於阿里山脈,只有東部小塊屬於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以塔塔加鞍部與玉山相接,是玉山的支系,由太武尖山、大塔山、祝山、石水山等十八座主要山巒構成,是曾文溪、八掌溪、阿里山溪這三大河流的發源地。發源自此的,除了山水、人文,或許還有一份,台灣人的驕傲。<ref>[https://www.tbocc.gov.tw/SightLib/Sight_View.aspx?lang=tw&SelectData_Place=f22f535d-c0c7-e411-9805-e4115b13f301 嘉義縣/阿里山鄉,嘉義縣/阿里山鄉]-嘉義縣文化觀光局</ref>
 
阿里山鄉原名吳鳳鄉,原是為紀念康熙末年阿里山通事吳鳳而以其名命之。後因鄉民有感於「吳鳳成仁事件」與史實不符,乃於民國70年改稱為『阿里山鄉』沿用至今。
 
阿里山鄉是鄒族的大本營,最早到此的鄒族早在約3,000至4,000年前已抵達台灣這個美麗的小島。鄒族相信族人都是由鄒的天神HAMO創造人間事物。流傳早在傳說中的大洪水之前,鄒族人已活躍在嘉南平原一帶,千百年來的輾轉遷徙,最後定居於現今阿里山山脈與曾文溪、濁水溪上游流域。鄒族,這一支人口約五千多人的高山族群,長年活躍在翠鬱的綠色森林裡,在林間創造獨特的生活哲學。他們的傳說、祭儀、歌舞不斷的延續薪傳著古老部落文化,族人發出來的那股內在性格,至今依然遺世獨立地在阿里山迴盪著。
 
鄒族的部落文化,孕育阿里山的山林溪谷,兩者彼此相依,而鄒的文化,長年像日出灑下的萬丈光芒照耀著阿里山大地!  
 
轄下擁有50多條的步道,在阿里山鄉內就佔了一半,而這些步道又散佈在各個部落間,短又不會太累又各有特色的步道。<ref>[http://xn--kwr22her7a6qdvs6a.tw/319/Chiayi/Alishan.htm 阿里山鄉],阿里山鄉-輝哥的天空 </ref>
31,5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