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重福

增加 1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雖是長子,但並不受中宗喜愛。683年,中宗即位前,李重福就被封為'''唐昌王''',次年,李顯被[[武則天|武太后]](後世史稱[[武則天]])所廢,其嫡長子[[李重照]]本為[[唐高宗]]皇太孫,也被廢為庶人。李重福是否被廢不詳。武則天再次立李顯為太子後,聖曆三年(700年)徙封李重福'''平恩王''',長安四年(704年)進封'''譙王'''。神龍元年,中宗復位。李重福的正妃是[[張易之]]的外甥女。此前在701年,[[韋皇后]]獨子[[李重潤]](即李重照,避諱[[武則天]]名武曌而改名)與妹妹、妹夫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而被祖母武則天處死。而李重福夫婦都被嫡母韋皇后所討厭,韦皇后认为自己儿子之死是李重福造谣中伤而致<ref>{{cite book|title=国宝档案: 国宝文物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QqsNAQAAMAAJ|year=2006|publisher=新世界出版社|isbn=978-7-80228-067-0}}</ref>,韋皇后誣陷稱李重潤之死系李重福與張易之兄弟所誣陷,中宗貶李重福為濮州(今山東鄄城)員外刺史,徙[[合州|合]](今重慶合川)、[[均州|均]](今湖北省十堰市)二州,並不讓李重福領事,且屢次大赦天下都不赦免李重福。李重福上表哀求,無果。
710年,中宗駕崩,韋-{後}-臨朝,立中宗少子[[李重茂]]為帝,命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率兵五百人馳驛戍均州,以防備李重福。後[[李隆基]]、[[太平公主]]政變殺韋-{後}-,李隆基派十道使齎璽書宣撫,去均州安撫李重福。後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擁立[[唐睿宗]]復位,睿宗下詔李重福徙集州(今四川南江縣)。未及行,[[張靈均]]勸說李重福以中宗子身份奪取帝位。張靈均和秘書少監[[鄭愔]]合謀,聚集數十人。 [[ 鄭愔新 ]] 貶沅州刺史,留在洛陽等候李重福,為李重福草詔,立李重福為帝,改元中元克復,尊睿宗為皇季叔,被廢的 [[ 李重茂 ]] 為皇太弟(李重福可能無子),鄭愔為左丞相知內外文部尚書知吏部事,意欲恢復中宗一系的皇統。李重福潛募勇士,和 [[ 張靈均 ]] 潛入東都洛陽,在 [[ 鄭愔 ]] 安排下住在駙馬都尉[[裴巽]]府上,意欲發左右屯營兵襲殺洛陽留守,佔據東都。事情敗露,侍御史[[李邕]]閉城據守,左右屯營兵亂箭射向李重福,李重福攻左掖門也未能攻克,只得遁去藏匿。次日,搜索李重福的軍隊接近李重福藏身之處,李重福投大運河而死,年三十一,遭碎屍。追廢為庶人,詔以三品禮葬。
== 參考文獻 ==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