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亮工

增加 1 位元組, 5 年前
篆学主张
在这段论述里,周亮工提出了印章求变的观点,对历代印人能革新者推崇有加。这种观点与晚明时期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潮有关,正如文学家李贽《焚书·杂说》所言: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这种观点不仅对晚明的文坛有重大的影响,对当时的书画篆刻也有冲击。周亮工认为透过印人的作品,同样可以评价印人的本色胸次。他在《又与济叔论印章》中说:绝去甜俗蹊径,是济叔本色,空夷浩渺,更可见济叔胸次。只有改革,才有生气,有生气则动人,动人则佳。“世人所以不可传者无他,坐使人无所动耳。”(《答黄济叔》)除印章美学的贡献外,其在书画研究方面也有贡献,如在《赖古堂书画跋》中,有“题所作八分书寒鸦歌后”:己亥重九后一日写此卖钱沽酒,缀以二绝。一、谁能隔宿对黄花,度尽重阳更忆家。欲换青钱沽雪酒,八分小字写寒鸦。二、难教去尽外来姿,老腕羞惭力不随。方叠出夸官样好,阿谁解受《阳碑》。命童子携出户,童子笑谓予:“收此冷淡生活,应惟虎林霍君。”已而果为维翰索去,携酒为予作三日醉。维翰雅好笔墨,遂为童子所知,《阳碑》即不方整,亦复为人爱,老人潦倒涂鸦,尚可易三日软饱,皆足记也。从此则题跋,可看出周亮工与人交游的一些情况,对于研究明清之际书画家的创作和生活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值得一读。
 
== 诗作品 ==
自剑津发燕江次西溪
2,634
次編輯